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天天速讀:網經社陳虎東:農豐節是一個非常廣闊下沉市場

時間:2022-09-23 18:46:52    來源:網經社    


(資料圖片)

9月23日,農歷秋分,迎來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今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為9月23日-10月7日,活動主題為“慶豐收迎盛會”。五年來,各大電商平臺如拼多多、京東、阿里、抖音電商、快手電商、美團優選、本來生活等紛紛參與其中,帶動農戶增產增收,實現農業產業升級。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詳見網經社專題:第五屆“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啟這一次拼多多阿里等電商平臺如何助力?http://www.100ec.cn/zt/dwjfsj)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陳虎東表示:

1.電商紛紛加碼農豐節,也是看中了農豐節蘊藏的不僅僅是消費能力的巨大潛力。首先,農豐節是一個非常廣闊下沉市場,電商肯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當前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有目共睹,縣域經濟和鄉村特色經濟的推動,都會借助農豐節展示出來,其中的參與人群不可想象,在城市電商紅利見頂的情況下,電商關注農豐節,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其次,農豐節所凸顯出來的農村動員能力,是任何電商都組織不起來的。農豐節的本質是讓廣大農民參與互動、發揮農民群眾的主觀能動性、發揮農民的創造力,形成多樣化的豐富活動形式。這種動員能力是非常之大的,電商入局“借勢”,自然不可避免。

最后是增強電商的文化內涵。電商加碼農豐節,不排除潛意識中是想獲得一些價值認同的(助農后的社會認同感、商業地位等),從而形成一種文化身份,彰顯出來一些文化符號,稍微擺脫一些自身僅僅是“賣貨的”淺層文化身份感。

2.直播電商進入農豐節,和媒體進入到農豐節中沒有本質區別。例如農豐節中的媒介參與是非常深度化的,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短視頻等新老媒體紛紛參與其中,多視角的展現“人+節日+活動+文化”的整體場景。直播帶貨能展現出來一些當地的產品特色,并且介紹一些當地的風俗文化底蘊,這在很大程度上對于特色化的地域經濟有助推作用,并且能夠讓很多消費者關注到,這也是直播電商加入農豐節當中的優勢。因此,直播進入到農豐節當中,就是發揮“媒體賣貨”的直接屬性,因此媒體的優勢能帶動賣貨的銷量,這個優勢還是比較突出的。

3.互聯網的數字技術在驅動數字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農產品的數字化銷售將會獲得蓬勃發展。例如農產品直播將會帶動農產品出村進城,提高消費市場對于農村產品的消費效率。其次,農業供應鏈的發展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前端消費提升,后端供應鏈勢必要跟上,這也是基于農產品銷售平臺的高效帶貨,所必然要開掘的一條道路。最后,助推涉農科技企業獲得發展。農業市場的涉農科技企業眾多,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有效推動這些企業在農業產業鏈的上中下游不斷深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勢必導致這些企業的發展有巨大的空間。

標簽: 中國農民 研究中心 電子商務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