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即時 > 正文

全球熱頭條丨套現1500億元?傳騰訊計劃拋售美團全部股權

時間:2022-08-17 17:41:39    來源:網經社    

8月16日,“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或大部分股權”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受此傳言影響,美團股價大跌超10%,盤中市值更一度跌破1萬億港元。盡管雙方對于此事不做評論,但從騰訊過去的動作來看,消息并非空穴來風。看來,互聯網的投資風向,正在悄然改變。

出品|網經社數字生活部

作者|無痕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編輯|十九

題圖丨網經社圖庫

一則傳聞蒸發美團近千億市值 騰訊或拋下美團?

8月16日,據路透社援引四名知情人士消息稱,騰訊控股計劃出售所持美團240億美元股份的全部或大部分,并將一項歷時八年的投資變現。并表示,持有美團17%股權的騰訊近幾個月來一直在與財務顧問接觸,以研究如何執行其所持美團股份的大規模出售。(詳見網經社專題傳騰訊計劃拋售美團全部股權約1500億元 美團港股一度大跌超10%:http://www.100ec.cn/zt/txjhmt/ )。

受此傳言影響,8月16日午后,美團股價閃跌超10%,市值蒸發近1000億,盤中市值更一度跌破1萬億港元。與此同時,騰訊控股也一度跌超2.5%。同時,“騰訊系”企業也紛紛受到影響:閱文集團跌逾7%,快手跌超4%,拼多多、嗶哩嗶哩、京東等公司股價也相繼下跌。

對于市場傳聞真實性,網經社第一時間分別聯系騰訊集團負責投資的公關人士及美團高級公關經理陳雪求證。騰訊回應稱“不評論傳言”,美團截止發稿至今尚未有任何回應。

公開資料顯示,騰訊曾經在美團2016年E輪融資、2017年的戰略融資和2018年Pre-IPO輪次的融資中深度參與,同時還在2021年4月參與了美團的定向增發。據統計,騰訊在過去一共投資美團超40億美元,目前持有美團約17%的股份,按8月16日收盤市值計算,騰訊持股價值1500億人民幣。

此外,業務上雙方也多個領域展開合作。作為流量入口,美團外賣、美團團購分別于2016年、2020年進入了微信支付相關板塊。除此之外,美團還與騰訊在微信錢包、小程序,以及地圖、微信卡包等多項業務和產品上有合作。

如此緊密的而聯系,也是為何騰訊減持美團僅僅傳聞就引起股價動蕩的原因所在。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字生活分析師陳禮騰認為,從騰訊近一年來的幾次拋售動作來看,拋售美團傳言并非空穴來風。但前眾多互聯網企業股價都處于歷史低位,處于價值調整期。美團也從此前巔峰3萬億港元市值跌至如今約1萬億港元,現階段拋售美團股票或不是最佳時機。

陳禮騰人物,如若傳言成真,也將意味著美團被孤立于“騰訊系”之外,從利益伙伴關系變為“普通朋友”關系,這對于投資者對于美團的信心也會有所影響。

騰訊接連拋售 反壟斷背景下 與平臺經濟類企業分手已成定局

事實上,騰訊近期拋售股票動作不斷。

2021年10月,騰訊減持了手中的海瀾之家股份,從原來的5.52%減少到了4.99%。2021年12月23日,騰訊宣布將以中期派息方式,把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派息后,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將卸任京東董事。

2022年以來,騰訊繼續減持計劃:1月,騰訊減持了2.6%的Sea股權,變現了32億美元。6月15日、16日,騰訊出售了新東方在線7460萬股,減持后持股比例從9.04%降至1.58%;8月5日,騰訊減持“華誼兄弟”,股份比例從約7.94%下降至4.99%。

對此,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表示,騰訊拋售美團全部股權傳聞,雖說已被辟謠,但結合之前拋售京東、新東方的股權可以看出,在國家加強互聯網企業監管,避免互聯網壟斷及無需擴張之后,騰訊正在尋求轉型。

李旻律師表示,一方面,騰訊在逐步加大投入自己的優勢產業,主要是金融+企服、社交、文娛。另一方面,騰訊正在更大力度地轉向科技創新以及更多的基礎設施層面的項目,按照自身戰略方向請進。因此,砍除細枝末節,回籠資金,是理所應當的結果。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董毅智律師猜測,無論從業務層面還是監管層面,騰訊的撤資、減持還會持續,監管層面主要面臨的就是反壟斷問題。同時,這也是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共同面臨的抉擇。

此前,騰訊持有大量頭部企業的股票。公開資料顯示,在騰訊投資系中,快手21.49%、美團17.2%,拼多多15.6%,貝殼11.5%,滴滴6.4%。其中,騰訊是美團、58同城、快手的第一大股東;是拼多多、B站、蔚來的第二大股東。

反壟斷大潮下,這些手中的股票反而成了“燙手的山芋”。此前,騰訊十余次因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被市監總局作出行政處罰,這對于騰訊未來的指導意義遠大于現實意義。

此外,阿里被罰182億、螞蟻金服暫停上市、美團被罰34.42億都是前車之鑒。陳禮騰認為,反壟斷監管大潮下,騰訊能及時進行調整投資策略,是其順應時代主旋律“講大局”政治敏感度高的體現。

美團失去騰訊? 或面臨流量、現金流等挑戰

董毅智律師表示,從產業上分析,如果騰訊的拋售或影響到美團的流量問題,且美團也一直存在這流量焦慮。

近年來,抖音憑借著巨大的流量不斷涉足本地生活領域:通過美食達人或者網紅的探店、吃播等視頻推薦,并在視頻頁面以及評論區附上團購鏈接以及團購優惠,逐步逼近美團團購、外賣等核心業務。另一方面,背靠阿里的餓了么一直窮追不舍,一旦騰訊“離開”美團,當下競爭局面或將存在更多變數。

另外,資金問題上,美團一直在打造本地生活的生態圈,美團閃購、美團買菜及美團優選等新興業務目前依舊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其現金流不斷承壓。

財報顯示,美團第一季度營收462.69億元,較2021年一季度相比增長25.0%;經營虧損55.84億元,同比增長17.1%;期內虧損57.03億元,同比增長17.7%;經調整凈利潤-35.9億元,同比減少7.8%。

此外,在利潤方面,美團優選等新業務拖了后腿,一季度美團新業務虧損90.2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0.44億元虧損同比擴大12.20%。

而隨著社區團購紅利的消失,美團的社區團購業務面臨兩難的境地。要想繼續維持增長就需要持續燒錢補貼,那其虧損也將持續;若進行業務收縮,其前期的成本或將付諸東流。而就目前來看,美團在新業務的投入依舊持續,這對于資金的需求也將持續。換句話說,美團的“燒錢”之路還遠沒有結束,這場以虧損換增長的道路,美團還在走下去。

尾聲

2017年5月,美團CEO王興接受《財經》雜志專訪,在面對“互聯網圈有誰是你的朋友嗎?”這個問題時,王興的答案是騰訊。彼時,騰訊作為美團一個很重要的股東,同時也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時過境遷,現如今美團面臨被騰訊“拋棄”的可能,未來的路,沒了騰訊這座“靠山”,美團該如何走下去?

網經社數字生活臺(DL.100EC.CN)是專業數字生活門戶,重點關注餐飲外賣、旅游出行、婚戀交友、互聯網房產、互聯網招聘、互聯網家裝等;有資訊、數據、研究、權益等內容,提供媒體發布、報告榜單、融資、會員、售后顧問等服務,是數字生活從業者、媒體、投資者、用戶的首選平臺。(如果您是業內人士,歡迎合作咨詢加分析師微信:clt7513)

標簽: 數字生活 電子商務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