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國內 > 正文

廣東深入實施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

時間:2022-12-30 18:08:58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餐飲質量提升行動以來,廣東不斷強化各項監管措施,制定《廣東省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方案》,穩步推進餐飲質量提升行動,餐飲質量安全持續向好發展,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事故。


(資料圖片)

一、通過開展從業人員培訓考核促進規范經營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自2021年起連續兩年推動餐飲從業人員培訓工作,為全省餐飲從業人員提供免費的線上食品安全培訓考核平臺,創新實施按崗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食品安全法律法規、餐飲加工操作規范、食品安全風險預警等,對全省約50萬家在營餐飲服務單位實施全覆蓋培訓考核,目前已基本完成三輪的培訓考核全覆蓋,培訓餐飲從業人員逾兩百萬人次,有效地規范餐飲加工操作行為,促進規范經營。

二、通過開展“查餐廳”督促主體責任落實

2021年起,廣東持續組織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全民“查餐廳”活動,以網絡直播公開監督檢查過程的方式,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督促其嚴格把好原料采購關,落實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從業人員培訓、設施設備維護、餐飲加工操作規范、餐飲具清洗消毒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讓消費者深入了解餐飲食品安全監管執法,積極回應消費者關心關切。據統計,2021年以來,全省累計開展“查餐廳”活動769期,出動執法人員19026人次,檢查經營主體12200家,其中網紅餐廳566家,發現問題經營主體2213家,立案68宗,媒體宣傳報道2614次,網絡點擊達7278.6萬次,邀請社會人士參與1452人次。

三、通過開展“以網管網”加強網絡訂餐監管

持續開展網絡訂餐監測,監測“美團外賣”“餓了么”兩大網絡訂餐平臺的入網餐飲經營戶約90萬家(含重復統計),監測內容包括:證照公示情況、食品安全相關信息公示情況、是否超范圍經營,是否經營野生動物、長江禁捕水產品、金箔食品等情況,發現涉嫌違法違規行為及時通報、組織屬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現場核查處置,屏蔽或下線相關菜品,依法處罰。2019年,網絡訂餐監測證照不全率為2.29%,2022年,網絡訂餐監測證照不全率為0.14%,下降了2.15個百分點。通過持續監測、通報、核查,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證照不全的問題得到有效整治,證照不全率呈逐步下降趨勢,網絡訂餐向著更好更規范的方向發展。2022年上半年,通過網絡訂餐監測發現涉及經營河豚魚的線索19條,經現場核查,發現問題6家,立案4宗,罰沒128400元,更精準地打擊河豚魚非法經營違法行為。

四、通過推廣“食安封簽”打造放心外賣

2020年,廣東向網絡訂餐平臺推廣使用外賣食品“食安封簽”,并印制了400萬張作為推廣引導,由“餓了么”“美團”平臺向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免費派送,鼓勵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在打包網絡訂餐食品時,使用“食安封簽”,推動消費者提高網絡訂餐食品安全消費意識,推動訂餐平臺落實食品安全管理責任,以及推動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餐食配送過程不被污染。“食安封簽”投放市場后,社會反映良好,紛紛為此項舉措點贊。

五、通過探索“智慧監管”推動社會共治

在堅持“政府引導、企業自律、社會監督”的原則下,積極推動社會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加強對餐飲服務的監管,著力提升餐飲服務提供者食品安全管理水平,2021年底出臺《關于推進社會餐飲“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規范公開餐飲食品加工制作過程,督促餐飲服務經營者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誠信守法經營。同時,督促引導網絡訂餐平臺積極配合參與“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將開通“互聯網+明廚亮灶”的商戶監控視頻實時接入平臺,向消費者開放查閱,并通過“陽光餐飲專區”“品牌專區”“店鋪打標”“直播接入”等方式,推動平臺內經營者主動加入建設,對開通“互聯網+明廚亮灶”的商戶給予流量扶持、排名靠前、傭金優惠等優惠政策,同時引導消費者積極參與監督,提升開通“互聯網+明廚亮灶”商戶在平臺的識別度、知名度、品牌度,進一步提高社會餐飲商戶參與“互聯網+明廚亮灶”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據統計,截至目前,全省548家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已建成441家,覆蓋率為80.47%;331家中央廚房,已建成136家,覆蓋率43.73%;2.87萬家餐飲服務單位、3670家單位食堂(不包括學校幼兒園食堂)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

六、通過強化監督抽檢打擊違法行為

每年投入大量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經費,對餐飲環節開展常規抽檢及專項抽檢,加強對餐飲食品的監督抽檢頻次和批次。據統計,近三年來全省共監督抽檢餐飲食品約342433批次,不合格11096批次;風險監測30313批次,問題樣品批次2290批次。對發現的不合格食品依法開展核查處置,嚴厲打擊食品經營違法行為,有效保障餐飲食品消費安全。

七、通過宣傳教育促進餐飲消費安全

針對不同時間節點和春節、中秋、五一、十一等重大節假日,不定期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醒,包括野生蘑菇、斷腸草、河豚魚、“濕米粉”等高風險食品消費提醒或風險警示,提高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意識,自覺拒食高風險食品。據不完全統計,近3年來新媒體發布了216篇河豚魚的推文,總閱讀量約為16.4萬人次,短視頻2個,閱讀量約37.2萬次。

(通訊員 粵市監)

標簽: 食品安全 從業人員 質量安全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