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辭舊迎新,萬家燈火閃耀,年夜飯如約而至。
對中國人來說,沒有比年夜飯更特殊的一頓餐了。
(相關資料圖)
美食上桌,家人敘聊,燈火可親,新年可期。
歡心:年的熱鬧勁
華燈初上,在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的一家生態園飯店內,幾十個包間座無虛席。
市民趙國強帶著一家人早早來到這里。“今年過年我特別高興,兒子從珠海回來,女兒、女婿、外孫也從北京回來了,80歲的老母親身體也硬朗,四世同堂啊。一家人齊齊整整,這樣的年夜飯吃起來才香。”
一桌年夜飯,吃的是美味,品的是團圓。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迎來這個春節,雖然疫情還未終結,但熟悉的年味兒,已經在神州大地氤氳開來。
據統計,今年春運客流總量預計約為20.95億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其中,探親流約占春運客流的55%。
“小米煎餅、南和酥魚,這是家鄉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要吃魚,表示年年有余;要吃紅燒肉,表示紅紅火火;要吃年糕,表示一年更比一年好……”趙國強的女兒趙爍瑩說。
年夜飯,吃的是年的味道,品的是年的風俗。
在四川一些地方,年夜飯又稱團年飯,當地流行在中午或下午開席。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木坪子聚居點,村民張華一大早就開始忙碌。中午時分,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本地傳統“九大碗”一道道上桌。
“九大碗”是指一般每席有九碗菜,當地視“九”為吉數,有“九九長壽”“九子登科”等說法。
“這是我們搬新家后的第一個春節,能在新家里過年,太‘巴適’了(四川方言:太好了)。”張華說,大河村是“6·1”蘆山地震的震中,經過6個月的緊張施工,如今20棟新居拔地而起。“以后的日子一定會過得越來越紅火,越來越有滋味。”
不遠處廣場上,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蘆山花燈正跳得歡快,花臉哥、幺妹子用詼諧有趣的地方方言唱著木坪子的重建故事……
安心:歲的守護者
18點41分,武昌開往深圳東的T95次列車,正徐徐駛出站臺。
列車貼上了精美的窗花、福字、對聯,透著節日的喜慶,列車員還給旅客免費發放水果、糖果。
“老鄉們,有沒吃晚飯的,餐車準備了餃子,大家一起來吃啊!”剛一開車,列車長姚怡熱情地邀請旅客和工作人員一起吃餃子。
“明天早上七點多才到深圳,本來想吃碗泡面湊合一下,沒想到還能吃到餃子,年味一下就有了!”旅客王先生高興地說。
年夜飯是團圓飯。無論你在哪,總有人陪你吃,總有人守護你。
44歲的姚怡記不清有多少次除夕沒和家人團圓,但陪著旅客吃年夜飯、讓旅客平安到家,看著他們滿意的笑臉,他的內心感到十分滿足。
鐵路、民航、客運、電力、抗疫一線、邊疆哨所……每逢春節,這些堅守崗位的人,迎來不一樣的年夜飯。
巡邏,處理各種旅客求助、突發事件……在太原鐵路公安局太原南站派出所,24歲的民警李尤和同事們值班間歇正在準備年夜飯。
去年她剛從警校畢業參加工作,這是她第一個不在家吃的年夜飯。
煎、炒、烹、炸……廚師提前加工過的食材在民警手里不一會就變成了佳肴。雖然相比家里簡單了一些,但在這里和大家一起吃年夜飯,讓她覺得儀式感十足。
讓她感動的是,越到節假日他們越忙,但總有家屬“逆行”來所里陪著他們過年。
他們守護大家,家人守護他們。
在忙碌一整天之后,28歲的賈晨晨吃上了年夜飯。
炒灌腸、小酥肉、羊肉鍋……“大家伙兒一起吃年夜飯,熱鬧啊。”賈晨晨是中通快遞山西管理中心太原迎澤橋東分部的一名快遞員,除了少數快遞員調休外,其余的除夕基本都在崗。
“前幾天可能因為過年大家寄東西多,我要跑到大晚上。今天還可以,大概想讓我們吃個團圓飯。”他笑著說。
信心:夢的奮進者
一盤紅綠相間的清炒紅菜薹,是中建三局機電工程師彭強三年來最想念的家鄉味道。
蓮藕排骨湯、臘魚、臘肉、臘腸……父母、妻子從早晨6點就開始備菜,看著滿滿當當一大桌家鄉菜,彭強忍不住眼眶泛紅。
2019年10月,47歲的彭強前往馬來西亞,參加海外項目建設。因為疫情和項目履約,一走就是38個月。當時女兒正讀高二。
“我和女兒一樣,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22年11月,彭強負責的項目以高分通過當地質量評估。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后,彭強從吉隆坡登機輾轉十幾個小時,終于回到家鄉湖北。女兒已是大二學生。
“事非經過不知難。來,為了更好的明天,干杯!”
年夜飯,見證一個家庭的堅韌,吃出一家人努力奮斗的信心。
一個家如此,一個企業、行業更是如此。
走進河北唐山美食體驗地“唐山宴”,棋子燒餅、蜂蜜麻糖、花生酥糖等美食十分誘人。
去年11月,“唐山宴”因疫情原因暫停營業。“唐山宴”副總經理魏永說:“停業這段時間,我們苦練內功,對員工進行培訓,同時蓄積力量,為兔年春節專門布展,除了節日燈飾,還布設了大大小小5000多個兔子造型的毛絨玩偶,為服務員定制了兔子圖案的紅色衛衣,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如今,剛恢復營業整10天,人氣已經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93桌除夕“年夜飯”預訂一空。
隨著消費回歸,年貨、年夜飯市場明顯升溫,各地餐飲業年夜飯訂單火爆,線上平臺的年夜飯、預制菜也逐漸受到人們青睞,到處一派紅紅火火的新年景象。
“新春到來,餐飲消費市場也迎來了春天。我們非常有信心。”魏永說。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
夜色愈濃,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人們在家的港灣里停泊,為的是開啟新的遠航。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再創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科幻電影創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