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當前視點!深耕“兩深一非”新領域 為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重科”力量

時間:2023-05-25 19:08:47    來源:華龍網    

重慶科技學院已有70余年背靠石油行業辦學的歷史,在與新中國石油工業同步而生、發展壯大中,深耕海洋深水、陸地深層和非常規“兩深一非”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新領域,為我國石油工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相關資料圖)

5月24日下午,當來自全國主流網絡媒體的記者們走進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時,泛黃的老照片,當前的先進實驗室,時光在這個學院身上打下了無數光榮印記。

稠油不愁 建“大三維”實驗裝置,首創“超臨界”熱采新技術

在重慶科技學院稠油開采重慶市重點實驗室,最引人注目的是這樣一個大型圓柱體,它長4米、直徑1米,模型體量居世界首位;內部溫度可達425攝氏度,壓力可達35兆帕;最大地層傾角可達45度;可模擬任意井型的重稠油開采環境……這個被稱為“大三維”的實驗裝置,是由重慶科技學院歷時4年自主研發的,其各項技術指標均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利用“大三維”實驗裝置,在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周守為院士的指導和幫助下,重慶科技學院首創了稠油注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熱采新技術。依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十四五”中海油重大專項等重大課題,重慶科技學院揭示了稠油注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技術開采機理、形成了大尺度三維物模實驗評價和稠油注超臨界多源多元熱流體開采工藝參數優化等配套技術,收獲發明專利近40項,為“稠油不愁”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和技術基礎。

面向海洋深水 支撐“海洋石油981”建設,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在海洋深水鉆井中,以往是依靠人工來調節泥漿密度,隨著井深的增加,人工調節會出現誤差,這樣就容易發生井涌井漏等事故。而重慶科技學院自主研發的自動控制裝置突破了四項關鍵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一是多相流體混合器的設計研制技術;二是泥漿密度動態調節控制的理論和方法與控制系統設計研制技術;三是深水表層鉆井隨鉆井底壓力預測與控制技術;四是深水表層動態壓井鉆井工藝技術及配套裝備技術集成。

該成果在我國海洋石油981鉆井平臺上應用,各項技術指標、工藝方法均優于國外公司,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我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保障國家海洋權益做出了突出貢獻,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斬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重慶科技學院助力四川盆地“氣大慶”建設

在天然氣開發領域,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連續2年斬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為四川盆地“氣大慶”建設提供了重要支撐,給在場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耕陸地深層 解決氣田開發“頭號殺手”,實現有水氣田高效開發

水是氣田高效開發的“頭號殺手”,水侵會造成氣田采收率大幅降低。針對四川盆地碳酸鹽巖有水氣田儲集空間組合關系多樣、非均質性極強、氣水關系特別復雜,導致其高效開發面臨水侵規律認識難、水侵動態預測難和水侵有效防控難三大技術難題。

重慶科技學院通過多學科聯合攻關,揭示了四川盆地碳酸鹽巖氣田水侵機理及規律,創建了水侵防控關鍵技術體系。項目成果在中石油安岳氣田、中石化普光氣田等(特)大型碳酸鹽巖氣田實現了規模化推廣應用,3年新增天然氣產量177.5億方。成果總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多維多尺度物理模擬實驗裝置、水侵機理研究和水侵動態預測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為我國碳酸鹽巖氣田的高效開發提供了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撐,獲2021年度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深耕海相頁巖 解決效益開發關鍵技術難題,實現海相頁巖氣規模開發

四川盆地海相頁巖氣資源豐富,具有優質儲層厚度薄、非均質性強、水平應力差大的典型特征,面臨如何“準確認識開發規律、有效建立關鍵技術、創新形成開發模式”三大挑戰,開發難度遠超北美,亟需自主建立本土化的理論和技術體系。

重慶科技學院聯合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等單位,創建了“三優三控”頁巖氣開發理論,自主建立了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六大關鍵技術系列,形成了地質-工程一體化平臺和高產井培育模式。成果在威遠、渝西等頁巖氣田推廣應用,3年累計增產頁巖氣69.3億方,助推我國頁巖氣產量超200億方,使四川盆地成為繼北美之后全球第二大頁巖氣產區。

建“天然氣水合物動力學實驗室”,打造全球首套水合物開發地層風險研究科研利器

參觀途中,重慶科技學院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院長戚志林忍不住給記者們透了個“家底兒”。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過程中的環境風險問題,科技學院已于2022年6月啟動了天然氣水合物動力學實驗室的建設工作。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儲量巨大,約八百億噸油當量,是重要的接替能源。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時由于溫度和壓力改變可能引起海底滑坡等地質災害,是制約其商業開發的關鍵因素之一。通過建設天然氣水合物動力學實驗室,重慶科技學院有望建成全球首套基于離心原理的天然氣水合物開發地層風險研究大型物理模擬實驗裝置,填補我國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環境風險預測及防控理論與技術領域大型物理模擬實驗研究的空白,為早日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的高效安全和商業開發奠定關鍵理論與技術基礎。

服務“能源安全”國家重大需求,攻克“兩深一非”關鍵科技問題,這就是重慶科技學院的使命與擔當。未來,學校將深度探索發展路徑,以國重實驗室籌建、國創中心共建等為抓手,不斷助推我國油氣勘探開發理論與技術進步,持續為國家能源安全貢獻“重科”力量。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