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特別關注 > 正文

青平:讓大學生就業“春風徐來” 全球消息

時間:2023-03-14 19:54:27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資料圖)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實保障好基本民生。今年高校畢業生達1158萬人,比去年增加80余萬人,創歷史新高。大學生是寶貴的人力資源,大學生就業問題是個人和家庭的大事,也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未來,穩就業既是穩經濟、穩社會,也是穩民生、穩人心。

穩住就業基本盤,激活就業“最大存量”。著力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實現就業增長與經濟運行同步恢復。一方面,需要調整產業結構提升對知識型勞動就業吸納度。另一方面,要通過建立政策體系和培訓機制,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對接精準度不夠的問題,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適應就業發展趨勢。

鼓勵就業多元化,開發就業“最大增量”。一方面,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各個行業的深度融合,不斷催生新經濟、新業態、新賽道、新崗位,就需要更加靈活、多元化的就業模式,為畢業生“靈活就業”提供施展空間。另一方面,要突出做好大學生群體就業觀念的塑造,開展成才觀、職業觀、就業觀教育,厚植家國情懷,圍繞國家戰略推進教育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積極引導畢業生圍繞國家導向就業創業,如到基層就業、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等。

對接就業供需鏈,提升就業“最高質量”。一方面,要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和新工科、新醫科、新文科人才培養,在有組織的科研管理中培養“頂天立地”的高層次人才。另一方面,要促進就業市場的供需有效銜接。面向企業需求,增強畢業生就業創業和職業轉換能力,推動專業動態調整與產業發展趨勢對接、教育改革與市場需求對接,解決大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錯位匹配,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大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和價值創造能力,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

“春風如貴客,一到便繁華。”大學生就業事關民生福祉和發展大局,要持續打好“組合拳”,助力大學生把個人理想融入新時代的奮斗中,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