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原創 > 正文

充換電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啟新一輪高速增長

時間:2021-08-22 20:43:42    來源:中國能源報    

近日,有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產品迭代迅速,全新亮相的車型銷量占新能源汽車總銷量近四成,且這些車型在智能化領域有著更優秀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為保障越來越智能的新能源汽車上路“順暢”,包括充換電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正開啟新一輪高速增長,同時,基礎設施智能化、網絡化、低碳化升級也迎來新機遇。

眾所周知,隨著理想、蔚來、小鵬等新造車企業及百度、小米、恒大等跨界力量涌入,越來越多汽車品牌進入新能源賽道,使得新能源汽車之間、新能源汽車與傳統燃油車之間的競爭加劇。為搶占市場制高點,越來越多汽車品牌將更多資源投入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具有差異化、先發優勢的領域,這在引入新興技術的同時,將有利于規避質量問題,把握制勝新賽道的機會。

其實,為支撐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功能發揮,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一直在“補短板”,但始終未及預期。究其根本,運營商普遍虧損,難以支撐基礎設施良性發展是主因。在這種情況下,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商業模式必須加快創新,從過去單一的補能服務向設備運維、大數據價值挖掘等增值服務升級,支撐運營商收入多元化。

然而,要實現這些增值服務,需要在基礎設施數量增加、服務網絡不斷完善的同時,與車輛匹配的智能化等升級亦不可或缺,如增加藍牙充電功能可實現樁和手機配對,增設遠程控制功能可實現錯峰充電等,這不僅有利于提升客戶體驗,還將提高基礎設施利用率。如蔚來汽車加快布局的第二代換電站,具有自動停泊、自動換電等功能,換電時間僅需4分30秒,換電效率大幅提升,未來有望實現24小時無人值守運營,而此前的一代站換電時需將車輛舉升到一定高度才能完成,操作過程具有一定危險性。

隨著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要求在各行各業落地,大眾等車企相繼推出碳中和時間表、路線圖,其中,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落實減碳工作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顯。如特斯拉近日相繼在拉薩、上海投運光儲充一體化超級充電站,致力于打造太陽能“利用、儲存、再利用”的清潔能源循環生態鏈,提高清潔能源利用率,為國內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布局、升級提供了借鑒。

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此前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升充換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明確,不僅要加強充換電設施運維和網絡服務,還要推動V2G(車網互動)協同創新與試點示范等工作,以及鼓勵探索無線充電、自動無人充電等新技術應用,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等基礎設施升級指明了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要順應新基建發展趨勢,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核心技術實現與車輛互動,從而形成預約、查詢、支付及遠程操控等增值服務及新運營模式,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良性發展。(王旭輝)

標簽: 新能源汽車 汽車市場 產品迭代 汽車銷量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