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 > 原創 > 正文

打通匯率風險管理服務供給的“最后一公里”

時間:2021-01-26 09:13:49    來源:人民網    

“中國外匯市場已經具備了國際成熟市場的基礎產品體系。人民幣匯率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波動是非常自然的特征。”今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國新辦舉行的2020年外匯收支數據情況發布會上表示,作為企業的經營者,要認清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大方向,把匯率波動納入日常財務決策中考慮。

王春英表示,從企業角度來看,企業要有正確的匯率風險管理意識。2020年企業的套保意識有所上升,套保比率是17.1%,比2019年上升了2.7個百分點。“調研中發現有部分企業,從高管到操作層,對匯率風險高度重視,采取了很多積極有效的措施,企業套保行為更加理性。”王春英表示,企業樹立正確的匯率風險管理意識主要有幾點,就是立足主業,理性面對匯率漲跌,審慎安排資產負債的貨幣結構;合理管理匯率風險,以保持財務狀況的穩健和可持續為導向,而不以套保的盈虧論英雄。

從銀行的角度來講,繼續完善對企業匯率避險需求的服務和供給。不僅在總行層面要做好產品設計、風險控制,也要考慮在基層為企業量身定做有效的匯率風險管理策略,打通匯率風險管理服務供給的“最后一公里”。

“從2020年整個外匯市場交易規模來看,交易量是30萬億美元,比2005年匯改時已經增長了22倍。在30萬億美元的交易量中,60%是外匯衍生品交易。”王春英表示,參與外匯衍生品交易的銀行日益增多,外匯局已經批準了518家銀行對客戶提供即期人民幣外幣兌換服務,105家銀行提供外匯衍生品交易服務,種類包括大中小型和中外資銀行,服務范圍覆蓋了幾乎全國所有地區,基本是全覆蓋,不存在空白。

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外匯局會配合人民銀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穩定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外匯市場深化發展和對外開放,提升外匯市場的廣度和深度,支持企業管理好匯率風險。(記者杜燕飛、實習生楊華)

標簽: 匯率風險 人民幣匯率波動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