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最近一段時期,國內部分地方從個別進口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生鮮產品外包裝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引發社會關注。如何在進口冷凍食品上確保“舌尖上的安全”?人們在挑選、處置這些食品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電商平臺構建進口食品安全閉環
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楊女士一家愛吃海鮮,平日里楊女士沒少網購進口海鮮。不過,最近她不太敢買了,“時不時看到進口海鮮外包裝樣本等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新聞,有點擔心。”
楊女士的擔心有一定普遍性。7月份以來,國內零散發生幾起進口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情況。比如,7月10日,海關總署通報,由厄瓜多爾三家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一個集裝箱內壁樣本和五個外包裝樣本中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8月13日,廣東省深圳市通報,一份從巴西進口的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從已經公開的情況看,“中招”的進口食品大多來自南美洲,且以海鮮為主。不少業內人士注意到,這些海鮮肉類漂洋過海,都涉及一種廣泛應用的食品保鮮技術——冷鏈。
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在相對低溫的冷鏈運輸中,新冠病毒可以保持更久的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沒有證據證實冷鏈可以“生產”病毒。進口食品外包裝上的新冠病毒究竟從何而來,仍需科學研究鑒定。
正是注意到與冷鏈運輸潛在相關的新冠病毒輸入風險,我國相關部門和地方已經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
海關總署已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源頭管控,嚴格口岸檢驗檢疫,保障進出口食品安全。
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浙江6月上線全省冷鏈食品追溯系統,利用“冷鏈食品溯源碼”實現從供應鏈首站到消費環節最小包裝的閉環追溯管理。消費者通過掃碼,可以知道購買或食用的進口和省外冷鏈食品的產品信息。
各大電商同樣有所行動。京東零售集團7FRESH生鮮業務部總經理唐詣深告訴記者,京東生鮮為平臺上銷售的每件冷鏈商品配了一張“身份證”,做到流通環節全流程可追溯,構建進口食品安全閉環。
“購、運、儲、銷、食”全鏈條防控
眼下,疫情還在全球蔓延擴散。對于進口冷凍食品,沒有必要過分擔心,但絕不能放松警惕,常態化疫情防控下,要在“購、運、儲、銷、食”上做好預防。
做好聯防聯控,首先要做好源頭管控。海關總署近期發布多份公告,要么暫停境外部分企業向我國出口相關食品,要么一些國家和企業因疫情原因主動暫停向我國出口相關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海關總署在守護進口食品衛生安全方面發揮著“第一關”的作用,做了大量工作,應該繼續嚴加監管,并加強與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溝通。
對市場監管部門而言,要及時采取相關風險控制措施,該停售的停售,該下架的下架,該召回的召回,該處置的處置。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認為,各部門術業有專攻,業務有側重,為了共同的目標,既要各司其職,更要精誠協作,不留監管死角。
進口食品經營方則應該更好落實主體責任,嚴格執行進貨查驗、索證索票、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加工制作規范,以及相關清洗消毒等要求。
廣大消費者選購、處置進口冷凍食品時也應注意防護。業內人士建議,購買、處置進口冷凍食品時盡量避免用手直接觸碰;注意生熟食品分開處理;對進口食品外包裝解凍后用酒精消毒;清洗時做到不用手觸碰口鼻眼睛;生鮮產品充分烹飪后食用。
專家表示無需因噎廢食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弗近日在一場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對“數以十萬計”的進口食品包裝袋實施相關檢測,結果發現“非常非常少、低于10個”的陽性結果。
換句話說,“中招”的進口冷凍食品占我國進口食品總量的比例相當低,并且及時被“鎖定控制”。
人們也很關心,冷凍食品“中招”,會不會食客“遭殃”?陳君石告訴新華社記者,從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袋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只能表示食品外包裝曾經被病毒污染過,不能指向病毒是否仍具活性。“簡單說就是,它不能確定病毒是‘死的’還是‘活的’。”
世衛組織專家也在不同場合表示,目前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全球確診報告病例中,也都沒有因進食食品而出現病例的報道。
陳君石和范凱爾克霍弗等中外專家都表示,即便新冠病毒確實存在于食品中,只要處置得當、高溫烹調,它跟別的病毒一樣可以被很快殺死。“對于極少數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大家不必過度擔心,更沒必要因噎廢食。”陳君石說,“但需要提示的是,良好衛生習慣一定要保持。”供圖/視覺中國
世衛組織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能通過食物傳播
世界衛生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瑞安博士在日內瓦總部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目前“沒有證據表明食品或食物鏈正在參與這種病毒的傳播”。
他說:“人們不應該害怕食物,或者害怕食物包裝、加工或運輸。食物非常重要。我不希望我們會造成這樣的印象,即我們的食物有問題,或者我們的食物鏈有問題。我們現在已經面臨足夠大的壓力了。”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節目報道,過去四天中國有三個城市報告在進口冷凍食品表面發現了這種病毒,從而引發了人們對這種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并引發新的疫情的擔憂。
世衛組織官員說,中國衛生部門對“幾十萬”份冷凍食品樣本進行了檢測,結果發現“很少、很少”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官員們說,他們已經與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起就食品處理人員如何安全地處理食物發布了指導意見。
世衛組織新型疾病和動物傳染病部門負責人瑪麗亞·范克爾克霍夫說,即使這種病毒確實通過食物傳播也可以在食用前將其殺死,而且目前沒有證據說明病毒能通過食物傳播。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子夜外賣》描繪城市的夜色畫卷(主題)總制片人張燁鏑:帶觀
2023-06-17 15:43
原標題:用腳和筆丈量世界(引題)?阿來《西高地行記》出版(主題)華
2023-06-17 13:45
原標題:“這里是三星堆”:高清手繪圖“復活”國寶華西都市報-封面新
2023-06-17 13:49
原標題:90多個“關鍵詞”還原蘇軾(引題)?蔣藍新作《蘇東坡辭典》出
2023-06-17 11:34
原標題:圖博會天津出版傳媒集團再創佳績(引題)?《閱讀天津·津渡》
2023-06-17 11:35
原標題:良渚遺址“琮王”“鉞王”現身上博(主題)6月20日起亮相“實
2023-06-17 11:51
原標題:《魚廬記》:鄂地小人物的傳奇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近
2023-06-17 11:52
原標題: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飛速發展,科幻電影創作將走向何方──(引
2023-06-17 11:56
原標題:國標舞劇《人間四月天》啟動創排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北京舞
2023-06-17 10:40
原標題:2023年青年攝影獎申報啟動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近日,世界
2023-06-17 10:37
原標題:別樣《鳳求凰》百人合唱點擊量百億次作品(主題)中國古詩詞藝
2023-06-17 10:53
原標題:首屆天津音樂節中國天津·2023圣彼得堡愛樂樂團演繹經典(引題
2023-06-17 10:32
原標題:電視劇《淬火丹心》唱響武鋼人的青春之歌長江日報訊(記者萬旭
2023-06-17 10:53
【作品廣議】原標題:主動自覺,珍視生命肖承森汗流禾下土 蘇慶眼下正
2023-06-17 05:45
解碼文化自信的城市樣本原標題:長沙:千載星城吐芳華天上一顆星,地上
2023-06-17 05:56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西藏旅游文化國際博覽會6月16日晚開幕由文化和旅游
2023-06-17 05:54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節約用水左二:面具左三:——把衣服穿上!右一:
2023-06-17 06:00
原標題:“中國戲曲節2023”在香港開鑼新華社香港6月16日電(記者褚萌
2023-06-17 06:01
原標題:取材于武鋼的發展歷史(引題)《淬火丹心》凝聚鋼鐵人的青春與
2023-06-16 21:32
原標題:山東:文化館里涌動“青春力量”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蘇銳剛過
2023-06-16 17:49
原標題: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開幕6月15日,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現場,參
2023-06-16 16:42
原標題:芭蕾舞劇,如何圈粉諸多觀眾?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上官云
2023-06-16 14:44
原標題:中新人物丨演員楊蓉:學演戲,得先學做人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2023-06-16 14:49
原標題:《尋她》首映舒淇暢聊與九零后導演的“碰撞”(引題)我心里曾
2023-06-16 14:52
原標題:“京城飄書香五洲共閱讀”(引題)第21屆北京國際圖書節開幕(
2023-06-16 1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