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稿也叫演講詞,是指在群眾集會上或會議上發表講話的文稿。演講稿是進行宣傳經常使用的一種文體。演講的作用是表達個人的主張與見解,介紹一些學習、工作中的情況、經驗,以便互相交流思想和感情。那么演講稿該怎么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演講稿吧,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大家好!
【資料圖】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環保在我心》。
綠樹,紅葉,青山,藍天,是大自然賦予人類世界的美妙絕倫的事物。而如今,樹已不再蒼翠,山已不再青秀,天空也不再湛藍,這一切都是人類自己釀成的后果。
在平常的生活里,我們不難看到,在附中的校園內,也有同樣存在環保意識淡薄,肆意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現象。“嘩啦啦”的流水聲在我們耳畔時常響起,“明晃晃”的長明燈在我們眼前映照,隨手丟棄果皮紙屑的現象也時有發生。為什么我們隨手就能做的事,我們就沒有做起呢?電燈沒關,我們將它順手關掉,水龍頭在滴水,我們過去將它輕輕一擰,看到地上有果皮紙屑,請大家彎彎腰。因此,我們x班向全校師生發出以下倡議:
(1)自覺保護校園衛生環境,不隨意丟棄瓜果皮屑、廢舊紙張、電池等雜物垃圾。
(2)在餐廳吃飯時,不隨意浪費糧食;在寫作業時,要盡量雙面利用紙張,不鋪張浪費。
(3)隨手在離開教室宿舍關燈,在接水之后擰緊水龍頭,盡量將比較干凈的水反復利用,用水澆花,沖廁所等。
(4)將垃圾分類丟棄,回收利用可再次使用的硬紙板、易拉罐,塑制飲料瓶、啤酒瓶、廢舊的報紙書本和電池,為國家資源的可持續發張獻計獻策。
(5)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紙杯等制品,防止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日益減少,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
(6)在去超市購物時盡量自帶環保購物袋,杜絕“白色污染”的蔓延。
(7)在家庭生活中,節約能源,減少排污,做到“節能減排”,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節約型校園、社會。
天空的幸福,是它穿著一身藍;光的幸福,是它擁有如水晶般耀眼的光彩;大地的幸福,是它孕育出多彩的生命;人類的幸福,是它擁有一個美麗的地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將附中融入社會這一集體中,將附中建成一個環境優美的大校園。
謝謝大家!
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怎么能袖手旁觀,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地球媽媽聲淚俱下呢?謎底是肯定的:不能!低碳已經成了我們的話題。可是該如何低碳呢?這可是個讓各人頭疼的問題。
首先我們各人要從身旁的小事做起。只管即便少用紙巾,重拾手絹兒,保護森林;每張紙都雙面打印,相當于保留下半片原本將被砍掉的森林;隨手關燈、開關、拔插頭;不坐電梯爬樓梯,省下各人的電,換自己的健康;只管即便少施用一次性牙刷兒、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因為制造她們所施用的石油也是一次小學生低碳生活圖片性的……
在學校里,我們可以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好比當教室里空無一人的時候,我們要伸伸手,關掉教室里的照明燈;在水龍頭邊,當我們看見細水長流的時候,我們要彎彎腰,把水龍頭關緊;在食堂里,當你看見今天的菜不和你胃口的時候,我們要牢記“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做到不挑食、不華侈糧食的好習慣……
同學們,不要讓我們自己親手毀了賴以生存的地球。讓我們攜起手來,低碳生活,共創美好家園。
以前,我總是把電燈開上個徹夜到明,水從晚上滴到明早,冰箱塞滿亂七八糟的東西,既浪費水,又浪費電……
現在,我聽到了城市在宣傳倡導低碳生活,我漸漸有些懂了。我開始了“低碳生活”。
低碳的生活,在生活的細節上注重節能減耗。除了做作業開燈之外,其余的事情都靠窗外的照明燈來相助。的客廳大,窗外的照明燈照進來都可以醒目地看到室內的一切,吃飯時,真像一桌“燭光晚餐”,這真是一大盞“天然的燈啊!”
只要我洗好手,就都把水龍頭擰的緊緊地,不讓水“逃”我就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擔憂爸爸媽媽會不會,每次看見爸爸媽媽進洗手間洗手并順其自然的把水龍頭關緊,我高興,我希望 “低碳家庭”會做的。
冰箱里放著亂七八糟的東西,媽媽說很浪費電,我靈機一動,想出了妙招:于是,我就拿起以前堆積如山的硬紙板,把它做成個大小不一的盒子,上面貼上了分類的標志,然后,按分類去整理,不一會兒,冰箱變得又干凈又整潔,煥然一新,一眼就目睹擺放整整齊齊的東西。,既幫助了,又節省了電。
原來,電器開著,就連小小的手機電池在插座上插著時都會排放出可怕的二氧化碳,只要充完電就應該將電池立刻取下。我本來以為,二氧化碳汽車尾氣、煤炭燃燒會排放,沒想到生活中處處都有微弱的“碳”在侵害著大家的生活和地球。
每當我看見媽媽洗衣粉的桶扔掉時,我會上前去阻止。我會把它做成小垃圾桶,像個洋娃娃,粉嘟嘟的臉,可愛極了!又的像只小動物,活靈活現的,真像一道美麗的“風景”!
當夜幕降臨,晚飯過后,路邊的霓虹燈為夜晚增添了一份光彩,老爸總是把家里所燈都關掉,只剩下一片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然后,趴在窗戶上,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一邊唱著一首歌:“月亮代表我的心……”真是五音不全,一塌糊涂。
養花是媽媽的愛好。家里的吊蘭、常春藤一年四季綠意盎然。在每個炎炎的夏日,媽媽總會把花搬進家里來,大家看著那些綠色,允吸這那些綠色,心中頓時感覺絲絲的涼意,好空氣又養眼,真是一舉兩得啊!
這么好的家居環境,并且充滿了創意的小歡樂。
隨著時間的飛速發展,我國的發展也跟著科學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卻造成水土流失,空氣污染,森林面積大量減少……
就拿我們的坦洲來說。雖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寬的、筆直的馬路,人們的生活水平也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市場經濟頁不斷的隨科技發展……舊貌換新顏,高樓拔地而起。但人們卻忘記了我們的美好的家園。
昔日我們的家園很美。
小河清澈見底,仿佛是一條綠色無塵的綠綢帶。靜靜地躺在大地的懷抱里。小魚在水里嬉戲,可開心了,小朋友也在水里嬉戲,打水仗。不時還傳來一陣陣歡樂地笑聲。
馬路兩邊的綠帶種著各種花草樹木,有 穿“紅衣”的楓樹,迎風“起舞”的垂柳,綠扇一般的梧桐,花壇里還點綴著金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映山紅……瞅瞅樹木,聞聞花香,讓人頓覺心情舒暢。
到處都是五顏六色的彩燈,每當晚上就成了燈的海洋,馬路里閃耀著燈光,像五顏六色的煙花濺落人間。這些燈光倒映在小河里,仿佛無數的銀蛇在游動,呈現出令人贊嘆。
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
但今天的坦洲卻成了烏煙瘴氣。
小河的河岸有數家小造紙廠、染布廠、化肥廠……它們每年將十幾噸的工業廢水、生活廢水傾瀉到小河里,這些廢水把我染的面目全非了,其中也導致了人們的健康和危害。小河養育了人類,人類卻污染了小河,人們還到小河里洗衣服……使魚類無法生存,植物無法成活,變得臭氣熏天,這些都是人類一手造成的。
馬路兩邊的綠化帶內有許多人們亂扔的垃圾袋、廢紙……有時風一吹,垃圾袋、廢紙和一些比較輕的垃圾就慢悠悠地飄到樹上了,把樹木變得面目全非,難看極了。
燈的柱子上、建筑物的墻壁上貼滿了像牛皮癬一樣的電話號碼、手機號碼、廣告詞……讓人看了十分惡心。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卿卿日常》里,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
原標題:《故鄉潮州》出版專訪陳平原教授(引題)談論故鄉,是一門學問,也是一種心境(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勉而心境好解,這學問又是如
2022-12-13 20:33
原標題:《逐光的孩子》高校“開講”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卓張鵬胡蘭楊倩文攝影彭佳12月11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藝術大思政課《逐
2022-12-13 17:34
原標題:打磨六七年小說《天圣令》講了什么故事?中新網12月12日電近日,兩場主題為“從‘天圣令’看宋韻文化”的講座舉行,著名作家蔣勝男從
2022-12-13 13:50
原標題:《人在草木間》系列融媒體報道今起推出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
2022-12-12 21:39
原標題:山西明日起多個文化場館恢復開放記者日前了解到,山西博物院、山西青銅博物館、太原市博物館、臨汾市博物館以及太原市圖書館等文化場
2022-12-12 20:36
原標題:《三體》上線首日播量放過億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張翀12月10日,《三體》動畫在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全網獨家上線,首周兩集連
2022-12-12 19:33
原標題:郭沫若屈原研究的時代氣象晚清七十年,中西文化在激烈碰撞中相互借鑒、吸收和融合。在這一時代大背景之下,20世紀上半葉的楚辭研究在
2022-12-12 14:45
原標題:中國近代日記研究的拓展、反思與未來(主題)——從“日記研究叢書”說起(副題)日記這種文獻類型和書寫方式,在中國具有悠久的傳統
2022-12-12 14:43
原標題:《詩經》的禮義、樂義、詩義與經義《詩經》所載樂歌,本為兩周禮儀的用樂與歌舞的歌詞,要對其詩義進行清晰的解讀,需要回到歷史現場
2022-12-12 11:32
原標題:微短劇靠什么贏得觀眾喜歡最近一段時間,單集不超過10分鐘的微短劇深受觀眾喜愛。數據顯示,今年僅快手平臺的微短劇日活躍用戶便增長
2022-12-12 08:32
原標題:考古還原青藏高原絲路的樣貌仝濤【考古中國】??●青海都蘭熱水一號大墓出土大量來自唐朝、中亞和西亞的絲織品、金銀器,以及各類寶石
2022-12-12 08:52
圖片故事原標題:劍川木雕:傳承千年技藝段四興在進行木雕制作中的打坯流程(12月1日攝)。劍川木雕是云南省劍川縣傳統美術項目,歷史悠久,具
2022-12-12 08:37
原標題:劇場藝術如何拓展邊界找尋多樣表達北京晚報記者高倩12月8日至9日,“2022世界劇院北京論壇”和“2022臺湖舞美國際論壇”在國家大劇院
2022-12-12 05:40
原標題:想學藝、想掙錢?快來村里這塊“寶地”集合!據12月8日甘肅省文旅廳、人社廳、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的通知,甘肅新認定28家省級非遺工坊
2022-12-11 21:55
原標題:西安多家博物館明天起陸續開放陜西西安多家博物館11日發布公告,明天(12日)起陸續恢復開放。西安博物院12月12日(星期一)起恢復對
2022-12-11 21:36
原標題:世界杯的魅力韓立群1990年世界杯我17歲,我家黑白電視14寸。記得馬拉多納無能為力的淚水。1994年巴喬橫空出世,一路帶著意大利打入決
2022-12-11 20:42
原標題:初冬張燕峰初冬。田野空曠,露出黑油油的泥土,像一位剛剛生產過的母親,袒露著的胸膛,平靜而疲憊。靠近她,似乎能聽到來自大地深處
2022-12-11 11:36
原標題:別了,青石板的巷陌田海明夏雨猛烈而迅疾,砸在屋檐上,迸濺出水花,瀉出朦朧的水簾,隔絕了我望向窗外的視線。爸從外邊回來,穿著的
2022-12-11 11:44
原標題:一把檀木梳鄧素芳《牡丹花瓶》 文森特·凡高[荷] 瑪咖供圖月光從門外涌進來,閃著銀色的粼光。我坐在梳妝臺前,檀木梳隱發著淡淡的
2022-12-11 11:32
【藝評】原標題:最好的書店氛圍,是看得見的對閱讀的愛羅筱曉最近,位于杭州解放路的新華書店因內部改造暫時閉店。這家書店建成于1954年,是
2022-12-11 05:44
原標題:從“中文熱”到“天宮熱”(主題)——中文教學助推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文化交流(副題)藺妍林建杰“這是中國,這是阿聯酋,我們是好朋
2022-12-11 05:32
【視線】原標題:電視劇、小說同時推出(引題)《大博弈》書寫時代浪潮下的中國工業制造(主題)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
2022-12-11 05:34
原標題:“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12月7日,觀眾參觀“凌家灘文化展”。12月7日起,“璀璨星光——凌家灘文化展”在安徽博物院開展。
2022-12-11 0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