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好像是誰把墨水潑向了天空,惹得它哇哇大哭。而我的心更像是被潑了冷水,心情與灰白的墻壁顏色一致。成績單上的分數像是在嘲笑我的無能,曾經的天之驕子已不復存在。
【資料圖】
回到家,我沒有說一句話。現在的我已經和父母冷戰了三天,誰也不搭理誰。我關上房門獨自一人,想學習卻怎么也學不進去。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心中不知名的委屈也在一層一層地疊加上去。
已經晚上10點了,因為賭氣沒去吃飯,肚子里像住著一群餓鬼似的響個不停。我敢肯定他們沒有為我留晚餐,更何況,天色已晚,爸爸媽媽應該也不會愿意待在冷清的客廳。可現實卻給了我一巴掌。他們沒有去睡覺,熱氣騰騰的牛奶和粥放在餐桌上,而知道我“晚10點必出房門規律”的,只有我的父母!
感動隨著震撼流遍全身,白熾燈光下,他們頭上的白發是那么刺眼。時間殘忍地奪走了他們的青春年華,只留下了歲月的滄桑,而我的叛逆又給了他們重重一擊!
烏鴉反哺,羊羔跪乳。他們完全可以不這么做,完全可以把我丟在房間里,他們明知自身的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他們再這樣熬夜。但他們仍固執地無私奉獻而不求回報,換到的卻是來自女兒一道道心靈的創傷!
那一刻,強忍著的委屈爆發了。我以前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是得到同學的同情還是老師的贊揚?我被所謂“華麗的‘愛’”蒙蔽了雙眼,差點錯過了身邊最珍貴的愛!父母的手放在我肩膀上的一剎那,我能說的只有無數句對不起。
時光時光,走慢些吧,不要再讓父母老去了。多給我些時間去感恩,我不想再次與這個機會擦肩而過了。
時常有情感的飛絮,在我的體內輕輕地飄動,那就叫做——感恩。
也許由于我的性格、氣質,與生活的家庭背景,給予我幫助的人太多太多……
在獨立自主的生活中,我像是一只遠航的帆船,裝載了各樣的生活感受。酸、甜、苦、辣,無一不滲入如煙的歲月。當別人問我,你的學習收獲是什么?我會自豪的告訴他,我學會了感恩!
也許,我因學習而感恩。感恩那些奉獻青春的老師。老師,那支從事教育事業的“蠟燭”。他們常常啟迪我們的困惑,給予我們生命中的激悅與豆蔻年華的歡樂。老師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份養料。他們也常常讓我們學會感恩,建立責任感,為我們指路。
學會感恩,讓它成為生活中最燦爛的陽光。
也許,我們應該感恩父母。我們何不想想那一位位披星而去戴月而歸的父母,為了我們常常奔波。那一位位為我們操勞而兩鬢斑白的父母。常常父母對你的愛,也流露于手間。你還記得嗎?在你踉踉嗆嗆學步時,是誰握著你胖嘟嘟的小手說:“加油,你能行的!”又是誰在為一點小毛病掙開了那雙手。還是那雙手在一個陰雨天,黑暗里還是一個狂風天,握著你的手。還是他們,說:“孩子,跟我回家吧”。
我們更應珍惜,經常或偶爾為父母端上一杯熱茶,為父母獻上一首歌,還是你優異的成績,紅彤彤的獎狀,還是未來在事業上的成就,
不要在很遲的時候才想起,那已太遠、太遠。
同學們,你們只看到人們為你的“理所當然”,你們卻永遠看不到他們無私的“付出”。同學們,今天,從今天起,就讓我們學會感恩,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感恩給予你幫助的人吧!
孺慕之愛、親情之愛是最純潔最暖心的。總于細微處見真情,一點一滴,一切都是那么寧靜、安全,如同置身在溫暖的春天,環抱的都是陽光與春風。讓我們學會感恩,回報那世間最純潔最暖心的愛。
我可以悲嘆,在成長過程中,父母有那么多東西沒能給我,我也可以感恩,因為他們讓我降臨人世。
我可以抱怨那些背地里說我壞話的朋友們,也可以感恩,因為他們讓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讓我通過改正缺點來完善自己。
我可以咒罵上帝為什么給我一個如此糟亂的家,也可以感恩,因為上帝賜給我了一個靈魂、思想和身體的庇護所。
我可以因天氣的糟糕而沮喪,也可以心懷感恩,因為雨雪洗濯了世間的一切,讓骯臟的心靈變得清澈而純潔。
我可以為沒有很多錢而嘟囔不停,也可以感恩,因為蕭條的經濟狀況讓我懂得了父母掙錢的艱辛。
我可以為電腦弄壞了我的眼睛而傷心,也可以感恩,因為電腦讓我學到了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細細回想,當你咒罵一些骯臟的靈魂時,你是否發現了他們的優點?
學會感恩,感恩生活中的每一件事。
感恩每一件事,包括失意和挫折。因為不愿意在失意中沉淪,所以堅定人生志向,鼓起前進的風帆;因為不愿再挫折中折翼,所以一次次在挫折中崛起,讓人生在夕陽下,創造生命的輝煌!
學會感恩,是從一個生命呱呱墜地開始要學的第一門課。以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世間所有生命,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河北蔚縣:文化進萬家老戲傳新聲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蘭德華通訊員藺媛媛“金秋華夏彩旗揚 ”臺上表演精湛,唱腔優美,臺下群眾歡
2022-12-05 08:48
原標題:“陸游的鄉村世界”火了中國文化報記者?黨云峰2022年是南宋詩人陸游誕辰897周年。為進一步弘揚宋韻文化,擦亮“宋韻越城”和“陸游詩
2022-12-05 08:49
【視線】原標題:《風味人間》第四季將谷物匯集成篇(引題)每一種谷物都有自己的“人生故事”(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谷物是人類
2022-12-04 20:40
原標題:重慶合川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出土各類器物278件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后,重慶合川
2022-12-04 05:34
原標題:京津冀三地協同立法推進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為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進一步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2022年12月1日,天津市
2022-12-04 05:38
原標題: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12月1日開售每張300元中新網12月1日電故宮博物院近日發布關于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票發售的公告。2023年故宮博物院年
2022-12-02 19:42
原標題:文旅部:將劇本娛樂經營場所全面納入監管視線據文化和旅游部網站消息,近日,文旅部市場管理司召開全國劇本娛樂管理工作視頻會,督促
2022-12-02 19:43
原標題:嘉陵江下游發現春秋時期巴文化遺存新華社重慶11月30日電(記者劉恩黎)記者日前從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在歷時6個多月的搶救性考
2022-12-02 09:31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對話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中心設計師團隊——(引題)精美靈動的文創產品這樣產生(主題)人民日報記者付文核心
2022-11-30 16:43
原標題:山西展出商周青銅盤珍品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鄒雅婷西周晉叔友父盤。山西博物院供圖近日,“盤之典——商周青銅盤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
2022-11-30 05:49
原標題:剛剛!“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成功通過評審
2022-11-30 05:30
權威快報原標題:“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北京時間11月29日晚,我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
2022-11-30 05:32
原標題:河南仰韶村遺址發現5000多年前大型房屋基址新華社鄭州11月28日電(記者桂娟、史林靜)130平方米的大房子、“混凝土”地坪、大型防御壕
2022-11-29 08:45
解碼·博物館文創產品開發原標題:復原技藝,轉化創意,組建樂團(引題)曾侯乙編鐘的文創旅行(主題)人民日報記者李霞當前,依托博物館等文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江蘇鹽城建湖縣出土1 5噸唐宋錢幣11月28日,新江蘇記者從鹽城市建湖縣文旅部門獲悉,該縣岡西鎮雙墩村發現一處北宋末年的錢幣窖藏遺存
2022-11-29 05:34
原標題:李仁清:拓古傳今“復活”石雕在位于鄭州市金水區文化館的工作室里,李仁清查看完成后的拓印作品(11月16日攝)。新華社記者李安攝上
2022-11-28 22:45
原標題:多元粵劇節目亮相香港“粵劇日”活動新華社香港11月27日電(記者黃茜恬)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27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和香港太空館舉行一年
2022-11-28 17:27
原標題:新聞特寫丨古船“歸港”海洋木質文物該如何保護?眼前,這個在江面上行駛的長方形大家伙,名叫“奮力輪”。在它懷抱里,靜靜躺著一個
2022-11-28 05:25
原標題:海南省第六屆少數民族文藝會演開幕新華社客戶端海口11月27日電(周慧敏、譚生其)為繁榮和發展海南省少數民族文化,促進各民族交往交
2022-11-28 05:38
原標題:在古鎮見證戲劇“豐碩生長”——第九屆烏鎮戲劇節開幕記者:段菁菁、鄭夢雨25日晚,在位于浙江省桐鄉市的烏鎮大劇院,烏鎮戲劇節發起
2022-11-27 15:31
原標題:《愛的二八定律》熱播引發觀眾思考人生態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都市情感劇《愛的二八定律》正在騰訊視頻熱播。該劇
2022-11-27 07:34
【視線】原標題:硬核科技助力中國水下考古取得新的歷史性突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22根巨型弧形梁組成的長48米、寬19米、高9米、重約8800
2022-11-27 07:45
原標題:《平民英雄張富清傳》研討會舉辦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近日,湖北省報告文學學會在省文聯主辦了《平民英雄張富清傳
2022-11-27 05:41
原標題:通向未來的階梯人們常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實際上,這句話因蘊含著形而上的想象而意蘊非常,喜歡開卷的文豪們幾乎難以用有限且
2022-11-27 05:41
【新書榜單】原標題:日常的點滴與自然的優雅《游世與自然生活》顏世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作者以隱者傳統和道家思想為背景,以郭象所注《莊子
2022-11-27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