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寫人字 小學寫人物篇一
仙人球沒有別的花鮮艷,而且身上還布滿了“武器”——刺,讓人不得靠近。就像刺猬一樣,用這些刺來防身。它們長得很有規律,每一排都很整齊,像一個閱隊,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資料圖)
仙人球雖然長相不夠出眾,但它能造福于人,仙人球可以用來治病,并且具有神氣的功效,如果你不小心摔倒了,哪里磕破了,就可以把仙人球熬成水,喝下去,不一會兒血就可以止住了。
我愛仙人球,因為它不僅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以此來凈化空氣,美化環境,它還能散發出一種淡淡的的幽香,當你聞到此香,便會立即沉浸在這飄逸的香氣中,什么煩惱都會隨著空氣揮發了。
我愛仙人球,因為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記得有一次下雪,我忘記把它搬到室內,心想,這可壞了,它指定抵不住嚴寒死掉了,可是,第二天,我一看,在大仙人球的周圍還出現了好多個小的仙人球,我真是驚嘆不已,它不僅沒有倒下,還孕育出來許多新的生命,它真是太神奇了!
我愛這仙人球,它給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樂趣;我贊這仙人球,它神氣的藥用功效幫我減少了很多疼痛;我敬這仙人球,它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意志更加堅定。
小學寫人字 小學寫人物篇二
橡皮,我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雖然它外表看起來不怎么樣,但是卻有很大的用處:寫錯字時,我們可以找它;畫圖畫錯時,我們可以找它;甚至當書本封面臟了時,我們也可以用橡皮擦去上面的污跡。
橡皮就是這么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東西。
橡皮的一生很平淡,一旦包裝被拆開,生命就由此開始。漸漸地,橡皮原本干凈的身子變得臟兮兮,飽滿的身材也越來越小,越來越小……
我覺得,橡皮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生命。在修正貼、涂改液走進我們學習生活時,橡皮的作用消失了嗎?不!比起修正貼和涂改液,我們更喜歡、更常用的是橡皮,橡皮擦去錯誤時不會留下一點兒痕跡,使卷面依然干凈整潔;但是涂改液白色的液體掩蓋住錯誤時,會在紙上留下極其不協調的痕跡。這也就是說,有些人雖然外表平凡,但是卻能默默無聞地無私奉獻,幫助別人解決困難,而有些人外表體面,整天吹噓自己,對別人卻起不了什么幫助。
在贊頌橡皮的同時,我也不由得想起了每天為我們辛勤工作的清潔工們。他們穿著橙色的外套,藍色的褲子,他們就像橡皮,每天拿著掃把一點點的清除城市的垃圾,每天都做好“城市美容師”的職責,他們為我們制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不像那些穿著華麗,在工作崗位上不進則的人。
橡皮!清潔工!我贊美你們,幫助了別人,奉獻了自己!
小學寫人字 小學寫人物篇三
巴爾扎克是法國著名的文學巨匠。他與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間,曾發生過一件趣事。
一天,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拿著一本破舊的作業本問巴爾扎克:“大作家,你給我瞧瞧,這小子有沒有天分,將來是不是塊當作家的料?”
巴爾扎克接過作業本后,認真地看了看,胸有成竹地說:“嗯,這小子天賦不高,靈氣不多,憑這很難當作家。”
老太太聽后,發自內心地笑道:“好小子,我以為你們當作家的什么都懂,沒想到,你連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作文都看不出來!”
巴爾扎克也禁不住笑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這個老太太竟是自己30多年前的小學老師。
巴爾扎克的判斷顯然是錯了,因為他只看到了孩子的基礎,卻忽視了孩子將來的努力。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出世就名揚天下,譽滿全球。巴爾扎克在成名之前,他寫的那些文稿不斷地被退了回來,他陷入困境,負債累累。最困難的時候,他甚至只能吃點干面包,喝點白開水。但是他挺樂觀,每當就餐,便在桌上畫上一只只盤子,上面寫上“香腸”“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樣,然后在想象的歡樂中狼吞虎咽。
正是在這段最為失意的日子里,巴爾扎克破費了700法郎,買了一根鑲著瑪瑙的粗大手杖,并在手杖上刻了一行鞭策自己的字:“我將粉碎一切障礙。”
正是這句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座右銘,支持他度過了難關。后來,柳暗花明,他果然成功了,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豪。
巴爾扎克的作業和手杖,又一次證明了無數成功人士堅信的箴言:“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成功就是一直在努力。
小學寫人字 小學寫人物篇四
今天,天空飄飛起了白色的雪花。不一會兒,屋頂上、樹枝上、田地里……全都披上了銀裝。
我和伙伴們在雪地里盡情地玩耍。忽然一個小伙伴說:“哎,你們看!那里有一大堆雪,我們堆雪人行不行?”“好”大家齊聲答應。
開始堆了,吳迪和張華在雪地里滾雪球,只見一個拳頭大的小雪球一會兒就滾成了齊腰高的大雪球。其他人也不甘示弱,馬穩三下五去二就滾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中型雪球。韓順從家里找來了兩塊木碳、一個直辣椒、一個彎辣椒和兩把小掃帚。孫麗從家里拿來一個盆,裝滿了雪,壓得實實的,并把雪塊磕出來,再把中間挖空。
整個雪人的“零件”已經湊齊了,接下來就是“拼裝”了。用大雪球當身子,中雪球當頭,兩塊木碳分別作眼睛,直辣椒當鼻子,彎辣椒當嘴,小掃帚當胳膊,盆里的雪當帽子,這樣雪人就做好了。
可大家還是覺得有點不妥,雪人自己在這里怪孤單的,所以又做了一個小雪人和它作伙伴,我想:有人作伴了,大雪人一不定不會再孤獨寂寞了。
我和伙伴們看著這雪人,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因為是我們的努力使這兩個雪人“活”在了這里,與我們共同玩耍、嬉戲,享受這怡人的冬景和美好的快樂時光。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保存文學記憶賦能美好生活(主題)——文學博物館研討會側記(副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文學
2023-05-25 16:32
原標題:伏爾泰與儒家思想在法國和瑞士邊境的阿爾卑斯山東南方,有一個費爾奈小鎮,鎮上有座城堡,名為“歐
2023-05-25 15:47
原標題:第五屆中國早茶文化節在江蘇揚州開幕共推美食產業發展中新網揚州5月25日電(記者崔佳明)以“好地
2023-05-25 15:55
原標題:“98后”青年藝術家懿晏:以“奇思妙想”繪幻境世界中新網重慶5月25日電?中新網記者鐘旖隨著青年
2023-05-25 15:39
原標題:遼寧凌海發現漢代密集墓葬群??為配合京哈高速改擴建工程中的文物保護工作,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5-25 15:48
原標題:第21屆天津市特殊兒童藝術節開幕(引題)為特殊孩子插上“隱形的翅膀”(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
2023-05-25 14:42
原標題:安徽廣德:非遺“老手藝”變成“新產業”中新網合肥5月25日電(儲瑋瑋)初夏的安徽廣德,綠意盎然
2023-05-25 14:57
原標題:何冰通過自導自演告訴你——(引題)人生的每個選擇都有代價(主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自9年
2023-05-25 14:53
原標題:津甘兩地書畫聯展在天津舉行100余件作品展示東西部協作發展成果中新網天津5月25日電(劉俊蒼)24日
2023-05-25 14:35
原標題:河北沙河:傳承四匹繒布制作技藝5月24日,小學生在河北省沙河市塔子峪村非遺傳習所內體驗四匹繒布
2023-05-25 14:50
原標題:“京韻布魯斯”燃動音樂劇迷的DNA文匯報記者姜方探討曲藝在當代如何創新發展,繼爆款音樂劇《南唐
2023-05-25 13:35
原標題:對話書法家楊再春丨當汗水凝結成墨,讓文字長出骨骼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郎朗)楊再春喜歡竹
2023-05-25 13:33
原標題:緬懷楊絳:離世七周年,她為何令人懷念?中新網北京5月25日電(記者上官云)2016年5月25日,著名作
2023-05-25 13:56
原標題:凝聚藝術力量打造音樂節日(引題)走進天津音樂節的“百人”團隊(主題)天津日報記者翟志鵬?今晚
2023-05-25 13:54
原標題:《溫柔殼》明日上映(主題)王子文與尹昉演繹愛的進階(副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由王沐編劇并
2023-05-25 10:47
原標題:山東歷城:開展藝術教育提升藝術修養5月23日,在濟南市歷城二中聞韶藝術館,臧杰老師帶著同學們練
2023-05-25 10:40
原標題: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圖〉》8月登陸澳門新華社澳門5月24日電舞蹈詩劇《只此青綠—
2023-05-25 10:38
原標題:上海出品攬下五項華表獎新民晚報記者孫佳音昨晚,第18屆、第19屆中國電影華表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
2023-05-25 10:44
“名著改編系列談”原標題:經典的“探源”與“修復”(主題)——以上海昆劇團全本《牡丹亭》演出為例(副
2023-05-25 09:37
原標題:“茶和天下·雅集”活動繼續在多國舉行5月23日,工作人員在韓國首爾中國文化中心參加“茶和天下·
2023-05-25 09:52
“名人書房”原標題:朱秀海:閱讀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張鵬禹開欄的話:書房是人們閱讀、
2023-05-25 09:52
原標題:200余件文物譜寫沈陽現代化都市圈歷史華章中新網沈陽5月24日電(記者韓宏)骨針與骨魚叉、直腹筒形
2023-05-25 09:49
原標題:《志愿軍:雄兵出擊》定檔國慶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5月23日,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總制片人傅若
2023-05-25 09:51
原標題:北京:文物“活起來”博物館“火起來”光明日報記者張景華通訊員張紫旖“咚——”5月18日一早,伴
2023-05-25 08:56
原標題:胡軍:演員想留住番位,就保持不住純粹劉越第一次見到胡軍,是在某影院的休息室中。他當天一身休閑
2023-05-25 0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