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汽解放上市三周年:逆境下塑造韌性,變革中加固競爭力)
(資料圖片)
證券時報網訊,5月20日,一汽解放迎來了上市3周年。
在經歷了重卡行業的周期波動之后,一汽解放加速了自我變革。面對中重卡行業的挑戰與機遇,我們能夠感受到一汽解放的壓力,在聚焦業務精細化運營的同時,也在“下苦功夫”開拓增量市場,在不斷加固競爭力的過程中,一個更具韌性的“新解放”正呼之欲出。
下行周期堅持“共生共贏”
回顧過去幾年,重卡行業發展可謂“跌宕起伏”。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在市場需求萎縮、貨運市場低迷、油價暴漲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重卡市場步入下行周期,重卡銷量從2020年162.3萬輛斷崖式下跌至2022年的67萬輛,一時間寒氣逼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銷量下滑所引發的庫存風險影響著廠家、經銷商、用戶的經營計劃,也進一步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何活下來”成為擺在所有人面前最現實的問題,而一汽解放想的是,不能只保全己身,與經銷商以及終端用戶一起“活下來”才是關鍵。一汽解放認為,推動終端市場的上行是行業實現持續發展的關鍵。
因此,自2022年伊始,一汽解放主動調整經營策略,選擇聚焦終端市場, “犧牲”短期業績為經銷商和用戶減負。
經銷商層面,一汽解放為經銷商提振信心、消化庫存、制定措施持續賦能。比如,針對巨額資金積壓和庫存壓力,一汽解放對經銷商給予了金融、買斷庫存、線上活動等支持政策,幫助經銷商緩解壓力;用戶層面,一汽解放推出了6個月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同時圍繞客戶運營及生活場景難點,推出“卡友紓困十項舉措”,幫助卡友解決車貸及養車問題。
據悉,2022年一汽解放累計為經銷商金融紓困近192億元,幫助經銷商度過了最困難的時期,同時,累計為客戶紓困320億,集聚14.5萬用戶朋友的燃眉之急,累計品牌關懷2萬余人次。一汽解放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在困境重重的2022年,沒有一家經銷商因資金鏈斷裂而掉隊,同時,2022年一汽解放在中重卡的終端份額達到25.7%,穩居行業第一。
與此同時,面對行業困境,一汽解放內部已過起了精打細算的“苦日子”。
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2年,一汽解放的管理費用分別為27.16億元、24.54億元、20.4億元,銷售費用分別為26.54億元、17.54億元、12.56億元,其成本管控能力持續強化,
對行業的擔當和對經營要求的提高,體現出一汽解放在面對困境時的發展韌性,這也是國車長子近年來的成長。
“下苦功夫”,加固競爭力
另一方面,一汽解放的成長還體現在“危機感”下的主動求變。自2020年重組上市以來,
一汽解放在新能源業務、海外業務、汽車后市場業務等方向發力,下苦功夫探索增量市場,重塑并加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新能源方面,一汽解放持續推進“15333”新能源的落地,加大新能源產品投放力度,保障全場景覆蓋。2022年,一汽解放投放新能源產品達到163款,場景覆蓋牽引運輸、市政工程、城市環衛、城市物流、城市公交等,新能源產品實現銷量2723臺,同比增長22.22%。
海外市場方面,一汽解放打造了協同“出海”體系,構建“人才+服務+汽車+金融”海外營銷平臺,并打造海外市場“一站驅三網”服務模式,推動其海外業務競爭力快速提升。在2020年成立商用車海外營銷部后,一汽解放的出口銷量實現跨越式增長,海外銷量近三年復合增長率達90%,2022年的海外出口銷量達2.8萬輛,實現幾乎翻番增長。
在服務業態方面,一汽解放加速推進哥倫布智慧物流開放計劃落地,構建新興產業內外協同創新機制,完善生態圈建設。2022年,打造行業第一車聯網品牌,解放行注冊用戶突破210萬,保持行業第一;深耕后市場,擴大“四劍客”運營,累計服務車輛超13萬輛;著力加速二手車、網絡貨運平臺等新生態產品落地,二手車業務交易額突破1億元。
業務布局升級的同時,一汽解放也在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實力。
數據顯示,近三年一汽解放研發費用投入合計達90億元,居于行業前列,2022年,一汽解放突破行業領先關鍵核心技術近70 項;同時,公司產出標準近300 項、專利超1500 項,國資委卡脖子技術攻關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并先后榮獲了機械工業科技進步四項大獎、工信部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廠揭榜單位、國家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項目、金磚國家工業創新大賽優秀獎。
比如,在新能源領域,一汽解放自主開發電機、燃電系統和儲氣系統,掌握39項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核心技術,2022年,其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并穩定運行,推動我國氫氣直噴發動機自主研發取得重大突破;產品端,一汽解放自研的體系節油、長換油技術等黑科技,讓J7等高端產品躋身“世界級高端重卡”,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顯著低于行業競品。
對一汽解放來說,業務的升級拓展和硬核科技的研發都并非易事,現有成果的背后,是“下苦功夫”的結晶,只有做“難而正確的事”,才能加固自身的競爭力。
風物長宜放眼量 中特估行情帶來估值重塑機遇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國企身份的一汽解放有望在“中特估”概念的助力下實現估值重塑。
業內人士分析,中特估的底層邏輯是中國資本市場的估值體系從一味追求高增長、高增速,強調上市公司產業規模效應的評估模式,轉化為穩增長的評估模式。后者的主要特點是高分紅,穩定的現金流與盈利能力,一汽解放上市以來的表現與中特估底層邏輯有相當契合。
而從中長期來看,“中特估”漲勢行情還會延續,但市場情緒和共識的培育需要很長一段時期,期間在板塊輪動的行情中頻繁調整仍將是主旋律。也就是說,盡管短期內仍處于估值低位,具備了“中特估”概念特征的一汽解放有望在中長期迎來估值重塑的機會。(易知微)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52歲瞿穎的“松弛人生”:長得漂亮,活得更漂亮!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安紅,我想你!”粗糙又野性
2023-05-20 19:46
原標題:第九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終評結果公示共15名演員獲獎總臺央視記者許滸5月19日,中國戲劇家協
2023-05-20 16:47
原標題:重慶民族樂團臺灣省籍演奏員陳品程:逐夢大陸,讓民族音樂走進更多尋常百姓家人民政協報記者修菁“
2023-05-20 10:50
原標題:“激揚家國情奮斗新征程”中華好家風主題展覽展演活動舉行光明日報北京5月19日電(記者王海磬)全
2023-05-20 10:46
原標題:福建上杭首次發現恐龍蛋化石光明日報福建龍巖5月19日電記者馮家照、高建進、張亞雄從福建省龍巖市
2023-05-20 10:46
原標題:五月天演唱會“黃牛票”價格狂跌,粉絲勝了?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王詩堯)距離五月天北京演唱
2023-05-20 08:32
原標題:陳許用一批油畫作品,記錄下港珠澳大橋的建設風貌(引題)“我是建設者,也是藝術家”(主題)工人
2023-05-20 07:39
【作品廣議】原標題:超乎想象的煎熬肖承森更睡不著了 于昌偉服務于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新時代中國漫畫
2023-05-20 07:56
原標題:首個縣級國家一級綜合性博物館運營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靜)明代趙秉忠的“狀元卷”、
2023-05-20 07:50
原標題:來這座博物館,看中國錢幣史|探館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王羨茹曹玥中國錢幣博物館成立于1992年,它是
2023-05-20 05:47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風景如畫左二:向往左三:前車之鑒右一:條件反射北京 趙春青
2023-05-20 05:34
原標題:黃河岸邊“一日游”:登鸛雀樓、觀大鐵牛、游普救寺中新網運城5月19日電?作者楊佩佩“白日依山盡
2023-05-20 05:56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44期)尋 吉林 孫德民雙面人 河南 巫德華身價 黑龍江 王真猶抱琵琶半遮面 吉
2023-05-20 05:47
原標題:【尋味中華|文博】從海昏侯墓一窺西漢“食”尚編者按:?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國際博物
2023-05-19 20:32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開創生活懸疑的創新表達,傳遞視聽語言的溫度與質感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近日
2023-05-19 20:35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六一冒險起航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將于6月1日上映的《哆啦A夢》系列
2023-05-19 20:51
原標題:全新修復版《天空之城》六一上映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吉卜力工作室開山之作,由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
2023-05-19 16:48
原標題:開掛不如接地氣《平凡之路》戳中打工人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這是一部“不一樣”的職場劇!辦公室茶水
2023-05-19 15:35
原標題:郭麒麟:飾演“小人物”是我的舒適區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從《慶余年》中的范思轍,到《贅婿》中的寧
2023-05-19 15:38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5月18日,國家文物局正式發布中國博物館發展數據
2023-05-19 15:34
原標題:《消失的丙察察》記錄進藏公路的蛻變羊城晚報記者李麗5月17日下午,電影《消失的丙察察》亮相由廣
2023-05-19 15:33
原標題:中醫故事也能拍得青春活潑(主題)熱播劇《后浪》導演希望觀劇同時學點養生(副題)北京晚報記者邱
2023-05-19 15:50
原標題:山東:搭建博物館與公眾溝通的平臺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馮帆【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本報訊(記者趙
2023-05-19 14:47
原標題:運城博物館中的中華文明光明日報記者李建斌【國際博物館日專題報道】從4500萬年前的“世紀曙猿”化
2023-05-19 14:36
原標題:聚焦高分劇《漫長的季節》專家:走出類型局限中新社北京5月19日電(記者高凱)作為近五年來豆瓣平臺
2023-05-19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