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深圳樓市釋放回暖信號 二手房成交量連續上升)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春節以來,深圳樓市釋放出一些“回暖”的信號,特別是二手房成交數據連續上升,使得市場預期“陽春”將至。不過,記者通過在深圳羅湖、福田和南山等片區實探以及對相關業內人士的采訪發現,二手房成交數據起色多數是積壓需求釋放或者業主讓價所促成,也與樓市在農歷春節過后的慣性回暖有關,購房者觀望情緒仍在。
從交易數據上看,春節過后的深圳樓市的確有所回暖。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深圳二手房(含自助)錄得1096套,環比增長24.4%。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錄得量是以二手房買賣合同發起時間為口徑統計的數據,并非最終成交過戶套數,因此,與網簽數據比起來,該數據更能及時反映市場的動態。截至2月26日,深圳當月錄得量已經突破3000套,而且春節假期過后每周的二手房錄得量均呈現環比上漲態勢。
樂有家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深圳當月二手房成交2219套,環比增長近90%。今年1月,深圳二手住宅成交量不足1400套。新房市場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復蘇,截至2月26日深圳當月一手住宅累計網簽1863套,環比增長約25%。
房產中介一直站在市場前線,他們的感覺如何?“春節過后,我們團隊的同事就已經賣出去兩套。”在深圳南山大沖片區,房產中介陳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成交價格還沒有回到最頂峰,但價格相比去年最低時回漲10%左右,也出現一些主業反價,但也只是在試探市場,南山大沖作為深圳樓市最被關注的片區之一,去年這邊的房價也出現下跌,房子并不好賣。”
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統計,2022年深圳二手房源高峰期有超10萬套在售,成交周期達到了近5年的高峰153天。換言之,從業主掛牌到最終出售,平均需要5個月的時間。記者實探發現,許多二手房業主選擇“提前準備”,應對成交周期拉長。多位受訪的購房者則表示,現在市場上的房源還是比較多,加之新一批深圳可售型人才房即將入市,調控政策也未見放松,自己不會盲目入市。
“春節過后,前來看房的購房者比年前的確有所增多,但主要是以關注學區房、大戶型的改善型客戶居多,但一些急切換房的客戶還是會主動降價出售手上的房子,剛需客戶依舊很謹慎,整體價格維持穩定。”在深圳羅湖翠竹從事房產中介工作的黃經理認為,二手房成交回暖能否持續下去還取決于經濟復蘇帶來的購買力信心。
記者還發現一些中介機構開始招兵買馬,甚至還主動“放低”招聘門檻。“我們已經開始聯系之前離開的同事、加快招聘及培訓新人,希望可以抓住這波回溫的契機。”黃經理說。
有業內人士認為,只有購房者信心恢復,再配合樓市政策的支持,才有望真正回歸正常交易水平。除了深圳,近段時間以來一線城市的樓市吹來一股暖風。以北京市場為例,中指研究院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6日,北京當月二手住宅成交近1.3萬套,較1月全月增長接近50%,較去年2月全月增長近6成。新房市場方面,2月一線城市成交量整體環比上升5%,其中廣州整體漲幅最大,環比成交漲幅為79%,同比成交漲幅為16%。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斷網》廣州首映(引題)郭富城:打斗比“孫悟空”還多(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2月25日,“首映在廣州”系列活動迎來電影《斷網》
2023-02-27 15:52
原標題:智能農業未來已來——《智能農機技術路線圖1 0版》圖書推介會在京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白至潔2月25日下午2點,由電子科技大學出版
2023-02-27 14:48
原標題:云南文山新春彝族文化藝術展演異彩紛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通訊員普佳勇2月25日,在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七花廣場,由
2023-02-27 14:43
原標題:關注留守兒童議題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廣州展映青年導演白志強(右2)、主角惠王軍(右1)與觀眾見面廣州市電影家協會供圖中新網廣州2
2023-02-27 14:43
原標題: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22個項目入圍終評中新網2月27日電27日,據國家文物局微信公眾號消息,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
2023-02-27 14:35
原標題:圖書館、博物館、檔案館、研究院之間打破館際、行業資源壁壘創新聯動(引題)解密古文獻四大發明背后的文化密碼(主題)北京晚報記者
2023-02-27 14:48
原標題:講述香港故事推廣香港旅游2月24日,“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主題展亮相北京。該展覽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2023年全面推廣香港旅游
2023-02-27 09:37
原標題:國產電影“全球能見度”不斷上升(專家解讀)受訪專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梁君健西班牙《機密報》網站報道稱,當下是視聽
2023-02-27 09:41
原標題:2022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引題)填補研究空白刷新歷史認知(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趙曉霞“哪些研究空白被填補?中華民族多元一
2023-02-27 09:42
原標題:嗨,這夠勁兒的秦腔!人民日報記者詹媛張哲浩李潔【這些文化遺存現今的模樣?】“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一個“
2023-02-27 09:39
原標題:人們對這場“讀書人的聚會”有何期待(主題)——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側記(副題)光明日報記者陳雪直到2月26日,為期3天的第35屆北
2023-02-27 09:48
原標題:新華全媒+丨123歲的上海佘山天文臺即將完成修繕向公眾開放興建于1900年的上海佘山天文臺歷經兩年修繕后即將向公眾開放。作為我國首座
2023-02-27 08:40
原標題:城市轉角的“逆光”書店照亮你的心在上海有這樣一家書店,面積不大,但一進門就鋪著平緩的盲道,每一件家具都沒有棱角,還分布著無障
2023-02-27 08:37
原標題:北京人藝話劇《雷雨》新一輪演出圓滿收官(引題)隨時代發展賦予經典更深理解(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不愧是經典!從劇本到表演,
2023-02-27 08:52
原標題:“桑巴往事”音樂會在國家大劇院上演(引題)楊雪霏:彈出古典吉他的更多可能(主題)北京日報記者高倩上半場,埃托爾·維拉-羅伯斯《
2023-02-27 08:34
原標題:金巍為全部16首作品譜曲(引題)中央歌劇院古詩詞音樂會情韻動人(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鋼琴氣勢十足地奏出強音,舞臺正后方
2023-02-27 08:36
原標題:上海愛樂登臺國家大劇院,上昆全本《牡丹亭》晉京,上芭海外巡演蓄勢待發(引題)?春風借力,上海出品抵達更多“詩和遠方”(主題)
2023-02-26 18:51
原標題:從歷史學角度重新審視“平庸之惡”張弘納粹德國的高官阿道夫·艾希曼1942年出席萬湖會議,被任命負責執行屠殺猶太人的最終方案,并且
2023-02-26 17:55
原標題:來自北大荒的女作家陸星兒鐘振奮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的中國文壇,有一個特別的現象,那就是一大批知青作家的集體登場,他們以自己過
2023-02-26 15:42
原標題:《斷網》廣州辦首映禮郭富城林家棟上演“相愛相殺”中新網廣州2月26日電(記者程景偉)“首映在廣州”——電影《斷網》首映禮25日在廣州
2023-02-26 15:53
原標題:《女士的品格》中出演職場女強人(引題)?萬茜:自己跟姚薇的打拼心態很接近(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都市劇《女士的品格》正在湖南
2023-02-26 15:52
原標題:為什么我們期待去現場看演唱會等待了1170天,浙江的演唱會市場終于回歸了。2月14日,薛之謙2023年“天外來物”巡演首站官宣——3月18
2023-02-26 15:41
原標題:《安娜·卡列尼娜》華麗舞美詮釋安娜愛情悲劇王潤俄語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將托爾斯泰文學巨著濃縮成為兩個小時的舞臺劇本,自201
2023-02-26 15:40
原標題:文學批評不可能遠離“現實”洪子誠我認識孟繁華是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他當時是我的領導,所以我一直尊稱他為“老孟”,都不敢直呼他
2023-02-26 14:48
原標題:天津:老城里的手藝人光明日報記者劉茜陳建強一處處非遺展館,一件件非遺實物,一個個非遺故事,承載著獨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彰顯
2023-02-26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