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邁入立春,華北平原就開始被近看隱隱、遠觀片片的麥苗綠,從南到北次第刷新著。元宵節第二天上午,河北省保定市望都縣高嶺鎮一片麥田地頭路邊,一長溜停了數十輛私家小汽車。來自這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和其周邊縣的種糧大戶們,三五成群一下到田里,就扒拉著麥苗,找到了他們共同的話題。
(資料圖片)
“王老師,咱這里一冬天也沒怎么見明顯的降水,我們真怕麥苗開春受旱,想找合適時候早點澆上水,您看行嗎?”種著2000多畝小麥的黑堡鄉種糧大戶李建峰,見到望都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王建威,趕緊撇開嘮嗑的糧友,追過來蹲在專家身旁,誠懇討教起來。
2月6日,王建威(左)指導種糧大戶李建峰如何科學有效做好麥田春管。
“現在千萬別著急澆水,要等過些天麥田鎮壓、化除之后,再根據天氣狀況實施澆水。”怕李建峰不信,王建威附身摳出一株麥苗,指點著白嫩的根部說:“咱們這里去年都是趕在雨后搶墑播下的麥種,又基本上澆過一遍入冬水,目前看苗情應該是近年來最好的,一類苗能占到90%以上,幾乎沒有三類苗。別看冬天沒怎么下雪,田間地表略顯干裂,等氣溫回升地下濕土層解凍,墑情自然上來之后,再適當澆水補肥也不遲。”聽王建威說這是他連日來在全縣各處查看苗情、墑情后得出的綜合結論,李建峰不住地點頭稱是。
王建威手里的小麥根部生長情況顯示,當前苗情、墑情令人滿意。
此時,在高嶺鎮侯坨村村北的高優農業技術服務合作社,理事長黃曉松正和同伴忙著熟悉一臺新農機的無人駕駛作業功能。他身后的農機具倉庫里,數十臺各種規格的植保機、澆水機,已經全部完成維修調試,只等著春管時機一到,就下田馳騁大顯身手了。“這些地里跑的不算,我們還有10多架天上飛的農用無人機相助呢。合作社自己耕種的5000畝小麥,2天時間就能完成全部春管作業。”黃曉松說除了這部分“自留地”,這家被評為國家級示范社的合作社,還擔負著每年11萬畝次的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
2月6日,高優農業技術服務合作社理事長黃曉松抓緊調試新購置大型農機的無人駕駛作業功能。
“市里、縣里號召要提高單產水平,努力達到全年畝產3000斤的‘噸半糧’目標,今后我們要在小麥品種優中選優、玉米改大小壟播種上多作嘗試,雙向發力奪高產。”對當下小麥苗情、春管作業充滿信心的黃曉松,說起種糧雖然格外興奮,但作為種糧大戶,他和李建峰一樣,也表達了共同的擔憂。
“從去年小麥播種開始,我們這里土地流轉的價格漲幅太大了,最高的每畝漲了300元,達到1500元,考慮到種子、農資等去年開始的漲價因素,流轉費再這樣漲下去,種糧大戶就要面臨高風險甚至虧本了。”黃曉松說他這里雖然沒有漲到李建峰焦心的價位,但也克服困難做了不小的主動上調。同時,他還提到一個種糧環節亟待解決的問題,即在玉米播種期,澆地越來越難雇到人工。
“玉米都是在麥收后播種,那時天氣正是暑熱難耐季節,誰都不愿頂著烈日一連10來天守在地里。一畝地50元工錢都很難雇到人澆地,就是好不容易能雇到,也是以老年人居多。過去種糧就數打藥最撓心,現在有了無人機,一下全解決了。”黃曉松認為解決澆水難的最好辦法,是全部實現農田自動化噴罐,“人在地頭一按開關,甚至是手機遠程操控,大田澆水就能輕松完成。政府已經支持我們搞了一些,盼望繼續加大投入和支持的力度,讓澆地也能像現在打藥一樣變得輕松無憂。”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維福 文/圖
上一篇:暢銷年貨節,擦亮“有機旱作·晉品”金名片-世界快播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花燈耀四海!總臺《2023年元宵晚會》中國韻味驚艷舞臺人民網北京2月6日電(記者劉微)2月5日(正月十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
2023-02-07 09:42
原標題:《西游記之大圣歸來》導演表示新作《深海》是任性的冒險(引題)田曉鵬心之向往比海更深(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張嘉?七年之前,動畫
2023-02-07 09:34
原標題:春節檔票房搶眼“觀眾都還在”(引題)電影的春天回來了嗎(主題)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王雪兒 今年春節,走進電影院的觀眾超過1
2023-02-07 08:33
原標題:朱一龍倪妮“尋找”《消失的她》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6日,由陳思誠監制,崔睿、劉翔執導,朱一龍、倪妮、文詠珊領銜主演,杜江特邀主演
2023-02-07 08:44
原標題:湖南桑植官田遺址,有重要發現!2月6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外發布消息,湖南桑植官田遺址考古發掘取得重大收獲,發掘明確了官田
2023-02-07 08:48
原標題:“00后”遇上傳統戲曲:百年湖劇傳出“新聲”中新網湖州2月6日電(施紫楠王一堡)“唱到這句的時候,眼神一定要看前方。”“這里手要
2023-02-07 08:56
原標題:視藝術為學問,視藝術為生命——追思表演藝術家鄭榕新華社北京2月6日電新華社記者白瀛他是話劇《茶館》中的常四爺、《雷雨》中的周樸
2023-02-07 07:38
新華全媒+原標題:社火道具帶“火”了這個村新華社鄭州2月6日電(記者張浩然)“春節前有一天收到了30只舞獅道具的訂單,可以說是一個‘爆單’
2023-02-07 07:48
原標題:新華全媒+|多彩非遺扎根青海鄉土傳統年俗展現“新氣象”新華社西寧2月6日電(記者白瑪央措)立春這天,多杰扎西結束了最后一場演出。
2023-02-07 05:35
原標題:電影《天龍八部之喬峰傳》上線播出(引題)甄子丹:原著寫得這么好沒必要“魔改”(主題)北京晚報記者袁云兒首次挑戰出演金庸武俠世
2023-02-06 22:40
原標題:“熊出沒”大電影系列為何票房越來越高?這個春節檔,中國電影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6部新片共取得了67億多元的票房,排在春節檔歷史
2023-02-06 18:44
原標題:我國載人潛水器研發題材的首部科普文學作品《深潛》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全新推出了有關我國載人潛水器研
2023-02-06 15:37
原標題:北京銀行工會舉辦“華燈萬盞樂京行”元宵節文化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趙李凡?為創新開展員工文化活動,并讓廣大干部
2023-02-06 15:54
原標題:四川閬中:正月十六“游百病”傳統文化演繹全民健身中新網成都2月6日電(王爵張曉東袁天文)6日上午9點30分,四川省南充閬中市在滕王閣
2023-02-06 15:34
原標題:劉培強陪韓朵朵回娘家,郭帆透露4年后《流浪地球3》再見2月5日元宵佳節,電影《流浪地球2》“我們,來了”全國路演來到上海。吳京笑稱
2023-02-06 15:45
原標題:公路喜劇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全國首映,為千萬小人物代言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陳俊宇2月4日,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
2023-02-06 15:35
原標題:杭州:絢爛煙花慶元宵這是2月5日在錢塘江畔拍攝的杭州“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表演。當晚,“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在浙江
2023-02-06 14:46
原標題:易代之際的桃源圖與題圖詩作者:潘磊晉宋之交的陶淵明用《桃花源記并詩》描繪了一個自在平等的理想世界,構筑了后世無數士人的精神原
2023-02-06 14:36
原標題:秦陵的考古發現、研究及其價值作者:焦南峰【光明學術筆談】秦陵是指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國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的560余年中,秦人
2023-02-06 14:46
原標題:白鹿原上的編燈人王學坤在編織竹篾燈籠(2月4日攝)。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的孫家溝是遠近聞名的“燈籠村”,300多年來這里家家戶戶都會編
2023-02-06 14:47
原標題:“逛燈會,賞花燈,年味兒滿格”(主題)——西安城墻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文化體驗(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潔張哲浩“逛燈會,賞花燈,年
2023-02-06 14:55
原標題:陜西綏德:濃濃年味盡在秧歌中光明日報記者張哲浩李潔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濤農歷正月十五,在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隨著一隊隊秧歌的火熱
2023-02-06 13:34
原標題:熒屏“鬧元宵”:傳統文化之美的耀眼“C位”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高凱)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合東南西北中特色燈彩的“花燈耀四海”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從《滿江紅》到“元宵奇妙游”“戲曲+”為何“出圈”?中新網鄭州2月6日電(記者韓章云)2月4日晚間,河南衛視播出的《國風浩蕩2023元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各地舉行民俗燈會(引題)流光溢彩慶元宵(主題)上海豫園燈會——“山海奇豫”煥彩今宵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下午4點,豫園中心廣場主燈
2023-02-06 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