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2月6日農歷正月十六,黑龍江省綏棱縣300多農民工前往江蘇天朔醫療用品有限公司、農民工“點對點”踏上了返崗務工之旅。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三農工作的核心,也是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的首要任務。為此,綏棱縣緊盯農民增收,搶前抓早,堅持早謀劃,早部署,早啟動,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勞務輸出,兩手抓、兩不誤,采取調查摸底、精準對接、專線運送等多項舉措,有組織有計劃地推動農民就地就業和外出務工,實現首季開門紅,開創穩就業、促增收、助振興的良好局面。今春,全縣將輸送外出務工人員1.2萬人。
縣委、縣政府對勞務經濟高度重視,按照就業優先、農業農村優先的要求,成立了由主管副縣長任組長,政府辦、農業農村局、人社局等16個部門為成員的全縣農民勞務輸出工作專班,制定工作方案,細化工作措施,統籌推進農民務工就業。充分發揮全縣15個鄉(鎮、街道)勞務服務站、76個行政村勞務聯絡員、34個勞務合作社(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及時發布用工信息和組織農民務工出行。
依托農民勞務輸出工作專班電子信息平臺與當地疫情研判分流中心客戶端互聯互通、無縫銜接。充分利用大數據手段,實現精準防控,在降低疫情輸入風險的同時,也為農民工返鄉出行作足了充分準備。縣勞務輸出工作專班利用春節前夕農民工返鄉之際,及時建立了各鄉鎮、街道81名返鄉務工人員的信息管理臺賬,做好農民工信息采集工作,持續完善務工人員信息庫,對務工崗位需求、出行安排、身體狀況等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網上可查,網格化動態管理,為農民返崗復工提供數據支撐。與縣內及周邊縣市主要用工主體聯系,收集并梳理506個用工崗位通過線上就業大集推送給務工農民,促進就地就業。持續與象嶼集團、青島福爾康制衣有限公司、大連云飛復合地板廠等外埠260多家企業保持密切溝通,及時組織用工主體與務工農民開展精準對接。
為了保證外出務工人員安全,嚴防病源輸出,縣政府專班組織政府辦、衛健局、市監局、營商局、公安局、交通局、火車站等部門和鄉鎮、街道對外出務工人員、統一購買車票、統一發放防疫物資、統一出發時間和地點,分批分類,由交警等一路護送,實現“點對點”送達、“一站式”服務,做到“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真正做到讓農民工健康、有序、安全、舒心務工出行。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 見習記者 岳海興
上一篇:黑龍江甘南縣:“甘南牛市”喜迎兔年“開門紅”|世界快報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熊出沒”大電影系列為何票房越來越高?這個春節檔,中國電影打了一個大大的翻身仗,6部新片共取得了67億多元的票房,排在春節檔歷史
2023-02-06 18:44
原標題:我國載人潛水器研發題材的首部科普文學作品《深潛》出版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林出版社全新推出了有關我國載人潛水器研
2023-02-06 15:37
原標題:北京銀行工會舉辦“華燈萬盞樂京行”元宵節文化活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通訊員趙李凡?為創新開展員工文化活動,并讓廣大干部
2023-02-06 15:54
原標題:四川閬中:正月十六“游百病”傳統文化演繹全民健身中新網成都2月6日電(王爵張曉東袁天文)6日上午9點30分,四川省南充閬中市在滕王閣
2023-02-06 15:34
原標題:劉培強陪韓朵朵回娘家,郭帆透露4年后《流浪地球3》再見2月5日元宵佳節,電影《流浪地球2》“我們,來了”全國路演來到上海。吳京笑稱
2023-02-06 15:45
原標題:公路喜劇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全國首映,為千萬小人物代言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陳俊宇2月4日,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在北京舉行全國首映
2023-02-06 15:35
原標題:杭州:絢爛煙花慶元宵這是2月5日在錢塘江畔拍攝的杭州“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表演。當晚,“迎亞運、慶元宵”煙花燈光秀在浙江
2023-02-06 14:46
原標題:易代之際的桃源圖與題圖詩作者:潘磊晉宋之交的陶淵明用《桃花源記并詩》描繪了一個自在平等的理想世界,構筑了后世無數士人的精神原
2023-02-06 14:36
原標題:秦陵的考古發現、研究及其價值作者:焦南峰【光明學術筆談】秦陵是指從公元前770年秦襄公立國到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的560余年中,秦人
2023-02-06 14:46
原標題:白鹿原上的編燈人王學坤在編織竹篾燈籠(2月4日攝)。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的孫家溝是遠近聞名的“燈籠村”,300多年來這里家家戶戶都會編
2023-02-06 14:47
原標題:“逛燈會,賞花燈,年味兒滿格”(主題)——西安城墻打造多元化沉浸式文化體驗(副題)光明日報記者李潔張哲浩“逛燈會,賞花燈,年
2023-02-06 14:55
原標題:陜西綏德:濃濃年味盡在秧歌中光明日報記者張哲浩李潔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濤農歷正月十五,在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隨著一隊隊秧歌的火熱
2023-02-06 13:34
原標題:熒屏“鬧元宵”:傳統文化之美的耀眼“C位”中新社北京2月6日電(記者高凱)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集合東南西北中特色燈彩的“花燈耀四海”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從《滿江紅》到“元宵奇妙游”“戲曲+”為何“出圈”?中新網鄭州2月6日電(記者韓章云)2月4日晚間,河南衛視播出的《國風浩蕩2023元
2023-02-06 13:37
原標題:各地舉行民俗燈會(引題)流光溢彩慶元宵(主題)上海豫園燈會——“山海奇豫”煥彩今宵人民日報記者曹玲娟下午4點,豫園中心廣場主燈
2023-02-06 11:56
原標題:打造“演藝之都”(引題)北京文化發展添新翼(深觀察)(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遍布城市各處的多元演出空間,匯聚全國優秀的
2023-02-06 11:38
原標題:傳統文化“破壁”二次元(新國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鄭娜“沒想到我竟然通過二次元游戲了解到中國民間文化!”“這手藝真是了不起,
2023-02-06 11:54
原標題:遼寧發現紅山先民“住址”(主題)——實證紅山文化從漁獵走向農業定居(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劉勇?光明日報通訊員劉新經過考古發掘,
2023-02-06 11:55
原標題:京郊特色花會回歸北京日報記者孫云柯陳強王可心天南地北的小吃、鑼鼓喧天的花會、各有絕活的手藝人……正月十五鬧元宵是最熱鬧的年味
2023-02-06 11:38
原標題:秦漢社會對海洋的觀察和理解,開啟了新的更寬廣的文化視界——(引題)秦漢文化中的“海洋”元素(主題)王子今近年來,關于海疆問題
2023-02-06 10:53
原標題:非遺館上演傳統皮影戲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昨天,“歡天喜地鬧元宵——陜西皮影專場”在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精彩
2023-02-06 10:50
原標題:聆聽國樂《花好月圓》爭睹國寶《雪景寒林圖》(引題)正月十五,天博賞國寶鬧元宵(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昨天上午,伴隨天津歌
2023-02-06 10:50
原標題:(新春見聞)中國各地鬧元宵中新社北京2月5日電2月5日正月十五,中國各地鬧元宵,多地非遺民俗活動等百花競放。春節期間,江西景德鎮
2023-02-06 09:56
原標題:曲劇《離婚》:透過婚姻解讀人生百味李俐上世紀四十年代初,老舍在云南龍泉鎮要求北平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的一批研究生選舉他的最佳作品
2023-02-06 09:47
原標題:北美票房:《拜訪小屋》口碑參差票房奪魁中新社洛杉磯2月5日電(記者張朔)伴隨著參差不齊的口碑,《拜訪小屋》(KnockattheCabin)登
2023-02-06 0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