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黑龍江省寶清縣入選2023年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擬督查激勵名單,這是激勵全縣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的一大喜事。寶清縣通過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3大板塊,開拓創新模式,不斷提升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該縣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富農的理念,不斷加強第一產業產出能力,2019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9.3億元,實施農業基礎設施項目22個,改造農田68.7萬畝,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臺階;落實綠色食品基地50萬畝,建設“互聯網+農業”基地12萬畝。
依托富硒、黑土等特色資源等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中藥材、富硒等高附加值特色產業發展。以龍頭示范帶動孵化,扶持建設了齒留鮮大米加工廠、綠塔和錦團鮮食玉米加工廠等30余家本土企業,帶動全縣10個鄉鎮近百個村屯2萬人以上投入富硒產業發展。目前,富硒農作物種植面積由7萬畝發展到53萬畝,企業、合作社由9家發展到70家,富硒產業綜合產值從2017年的9億元提升至2022年的30億元,農戶每公頃增收4000元左右。高位打造“龍江第一藥材大縣”,重點發展白鮮皮、刺五加、蒼術等道地和特色品種,建設優質種苗繁育基地11萬畝,產量2.6萬噸,市值3.2億元,白鮮皮產量居全省之首,被授予“中國白鮮皮之鄉”稱號。全縣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全年生產食用菌菌包1000萬袋,種植鮮食玉米9萬畝、蔬菜4萬畝,落實農業訂單面積15萬畝,農產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累計建設完成特色產業強鎮2個,重點產業村屯10個。
全縣有機、綠色種植基地面積達到42.97萬畝。2022年全年處理畜禽養殖糞污總量約56萬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90.17%。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2018年開始首創了“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市場化運作、帶動貧困戶參與、相關部門協調監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機制,制定出臺了《寶清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施方案》,累計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回收處置農藥瓶3000余萬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98%。
該縣立足特色資源,緊扣“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發展走上發展快車道。
拓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充分利用種植養殖產品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寶清縣農副產品加工園區。重點推進以“萬里潤達”企業為依托的精制蘇氨酸、賴氨酸、玉米肽等玉米深加工適配衍生項目。推進山東益生集團200萬頭生豬繁育養殖加工屠宰一體化項目,構建現代養殖體系。2022年末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0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工業增加值10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稅收8200萬元。
為突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瓶頸,全縣高質量開發旅游資源,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新模式,塑造了生態濕地、紅色教育、北國冰雪、歷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推出了七星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圣潔搖籃山滑雪場、翡翠湖礦坑森林公園、彩云嶺文化旅游民俗景區、東湖公園主題游樂園等特色景區,龍江東部地區旅游熱門城市和文旅康養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帶動了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21年以來,寶清縣累計接待游客62.5萬人次,旅游收入3.52億元。
同時,積極打造農產品加工流通、休閑農業、全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功能性產業園。投資15.8億元實施了寶清縣冷鏈物流園建設項目,力爭通過三年建設打造集配送、儲藏、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
寶清縣有注冊備案合作社1300家、家庭農場5186家,入社農戶比重達到68.2%,土地流轉面積412萬畝,占比66%,服務規模經營占比82%。通過規模經營帶動實施鄉村振興產業項目56個,探索建立了“產業項目+幫扶車間”、“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庭院+訂單種植”、“村級公益性崗位+勞動收入”、“產業項目直接帶動”等五種利益聯結模式,通過鄉村振興產業不斷促進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小農戶持續增收,年帶動農戶參與3000余人次,增收2000余萬元,帶動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對象930戶,帶貧增收353萬元。脫貧人口人均收入1.32萬元,增速達到9.03%,實現高于當地農民增速工作目標。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
上一篇:【當前獨家】四川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99.5%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傳統廣式過大年最富年味煙火氣文 羊城晚報記者黎存根今年的春節假期,煙火氣、年味,成為極高頻的熱詞。在廣東春節期間豐富的非遺展示
2023-01-19 14:34
原標題:南沙再現先秦遺址(主題)出土重要文物標本172件(副題)羊城晚報訊記者文藝、通訊員穗文考報道:記者1月18日從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19 14:47
原標題:《古韻新聲》:在70余件文物中感受春節文化之美“文物話春節,古韻迎新年”。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國家文物局聯合攝制的大型文化系列
2023-01-19 14:50
原標題:國博二〇二三新春展用文物帶觀眾感受喜慶祥和節日氛圍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應妮)雪花飄落、煙花綻放、鞭炮聲陣陣……營造一派喜慶
2023-01-19 14:56
原標題:平遙國際影展揭曉榮譽歸屬山西影片斬獲百萬獎金中新網晉中1月18日電(記者胡健)第六屆平遙國際電影展“平遙之夜”特別活動17日晚在山西
2023-01-19 14:36
原標題:《滿江紅》北京首映(引題)張藝謀坦言各種類型融合難度大(主題)羊城晚報記者王莉1月17日晚,即將于1月22日(大年初一)上映的電影
2023-01-19 13:35
原標題:《三體》上線,科幻迷進入狂歡模式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三體》電視劇在1月15日晚開播,這個中國科幻的最大IP千呼萬喚始出來。在
2023-01-19 11:47
原標題:“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現代攝影作品展開展中新網西安1月18日電(記者阿琳娜)18日,“‘我們’的生活記錄——古代畫像磚與
2023-01-19 11:49
原標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博”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上線中新網北京1月18日電(記者高凱)18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數字文化藝術博物館“央博”平
2023-01-19 11:41
原標題:上海博物館“玉兔精靈”兔年迎春展開幕中新網上海1月18日電(王笈)2023年是癸卯兔年。上海博物館精選5件館藏文物,并從山西博物院和衢
2023-01-19 11:51
原標題:《歡樂灣區年夜飯——2023除夕特別節目》大年三十上演(引題)三地一起鬧新春水下醒獅超驚艷(主題)羊城晚報記者艾修煜實習生李詩靜2
2023-01-19 11:48
原標題:40余件徐悲鴻海派收藏展出北京日報訊(記者李祺瑤)“海上客次——徐悲鴻收藏海派繪畫展”近日在徐悲鴻紀念館開幕。展出的40余件海派
2023-01-19 10:48
原標題:北京人藝開年大戲在首都劇場首演(引題)《正紅旗下》展現“新京味”致敬老舍(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俐“我是老舍,學名舒舍予……”
2023-01-19 10:56
原標題:星空有約丨大寒、除夕、春節“喜相連”,本世紀僅有五次!新華社天津1月18日電(記者周潤健)農歷新年將至,一些細心的公眾發現,1月2
2023-01-19 10:52
原標題:二十八,把面發“二十八,把面發”舊時人們會在臘月二十八這天把面發好準備初一到初五的主食如今仍有一些家庭保有這一習俗“八”與“
2023-01-19 10:47
原標題:郎朗、吉娜首彈《動物狂歡節》(引題)“新春華爾茲”音樂會熱烈奏響(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臘月廿七的夜晚,國家大劇院年味
2023-01-19 10:53
原標題:頤和園百歲梅花飄出“傲骨幽香”(主題)時隔兩年重新舉辦線下展(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做福字、繪梅花、扎兔燈……昨天,
2023-01-19 09:44
原標題:圓明園福海冰場將現傳統冰嬉(主題)20萬張春節通票免費發放(副題)北京日報訊(記者代麗麗)臨近新春,圓明園的大紅燈籠已經高高掛
2023-01-19 09:35
原標題:春節近年味濃丨非遺迎新春潮流文創消費旺春節臨近,年味漸濃。在北京、上海、遼寧、福建等地,大家用喜聞樂見的方式迎接新春的到來。
2023-01-19 09:43
原標題:迎春納福、冰雪游園、賞花觀展、科普互動……(引題)市屬公園76項精彩活動陪您過大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代麗麗朱松梅春節的腳步
2023-01-19 09:50
原標題:國博連開兩展圓明園兔首領銜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春風有形,瑞兔留痕。昨天,“癸卯金安——二〇二三新春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圓
2023-01-19 09:35
全球連線原標題:云南騰沖:“動”起來的非遺迎新春云南騰沖永周皮影第六代傳承人劉朝侃出身皮影世家,祖輩都是做皮影的,在傳承的同時,他不
2023-01-19 08:42
原標題:“數”看中國知識產權成績單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劉峣發明專利授權79 8萬件、商標注冊量617 7萬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發證9106件……近日
2023-01-19 08:32
春山可望,向新出發。1月18日下午,“首韻花開向未來”2023首開集團新春詩會上線播出。集團領導、職工代表與知名演播藝術家攜手登臺,用誦讀致
2023-01-19 08:33
原標題:《滿江紅》北京首映禮張譯與沈騰隔空高情商“互夸”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楊召奎竇菲濤1月17日,在北京英皇電影城,《滿江紅》北京首映
2023-01-19 0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