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黑龍江寶清縣強基礎興產業 促進鄉村振興-實時

時間:2023-01-19 16:10:53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

近日,黑龍江省寶清縣入選2023年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擬督查激勵名單,這是激勵全縣加快鄉村振興步伐的一大喜事。寶清縣通過統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配套基礎設施3大板塊,開拓創新模式,不斷提升產業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

該縣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富農的理念,不斷加強第一產業產出能力,2019年以來,累計投入資金9.3億元,實施農業基礎設施項目22個,改造農田68.7萬畝,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再上新臺階;落實綠色食品基地50萬畝,建設“互聯網+農業”基地12萬畝。

依托富硒、黑土等特色資源等發展理念,加快推進中藥材、富硒等高附加值特色產業發展。以龍頭示范帶動孵化,扶持建設了齒留鮮大米加工廠、綠塔和錦團鮮食玉米加工廠等30余家本土企業,帶動全縣10個鄉鎮近百個村屯2萬人以上投入富硒產業發展。目前,富硒農作物種植面積由7萬畝發展到53萬畝,企業、合作社由9家發展到70家,富硒產業綜合產值從2017年的9億元提升至2022年的30億元,農戶每公頃增收4000元左右。高位打造“龍江第一藥材大縣”,重點發展白鮮皮、刺五加、蒼術等道地和特色品種,建設優質種苗繁育基地11萬畝,產量2.6萬噸,市值3.2億元,白鮮皮產量居全省之首,被授予“中國白鮮皮之鄉”稱號。全縣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全年生產食用菌菌包1000萬袋,種植鮮食玉米9萬畝、蔬菜4萬畝,落實農業訂單面積15萬畝,農產品銷售總額達18億元。累計建設完成特色產業強鎮2個,重點產業村屯10個。

全縣有機、綠色種植基地面積達到42.97萬畝。2022年全年處理畜禽養殖糞污總量約56萬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90.17%。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1%。2018年開始首創了“政府購買服務、企業市場化運作、帶動貧困戶參與、相關部門協調監督”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機制,制定出臺了《寶清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實施方案》,累計投入資金1200余萬元,回收處置農藥瓶3000余萬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98%。

該縣立足特色資源,緊扣“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產業發展走上發展快車道。

拓展農副產品精深加工領域,充分利用種植養殖產品資源優勢,打造特色鮮明的寶清縣農副產品加工園區。重點推進以“萬里潤達”企業為依托的精制蘇氨酸、賴氨酸、玉米肽等玉米深加工適配衍生項目。推進山東益生集團200萬頭生豬繁育養殖加工屠宰一體化項目,構建現代養殖體系。2022年末農副產品加工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0億元,同比增長5%,實現工業增加值10億元,同比增長4.6%,實現稅收8200萬元。

為突破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瓶頸,全縣高質量開發旅游資源,打造“全域全季旅游”新模式,塑造了生態濕地、紅色教育、北國冰雪、歷史文化等精品旅游線路,推出了七星河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圣潔搖籃山滑雪場、翡翠湖礦坑森林公園、彩云嶺文化旅游民俗景區、東湖公園主題游樂園等特色景區,龍江東部地區旅游熱門城市和文旅康養名城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帶動了住宿、餐飲、農產品銷售等相關產業的發展。2021年以來,寶清縣累計接待游客62.5萬人次,旅游收入3.52億元。

同時,積極打造農產品加工流通、休閑農業、全程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等功能性產業園。投資15.8億元實施了寶清縣冷鏈物流園建設項目,力爭通過三年建設打造集配送、儲藏、冷鏈物流為一體的現代物流園區。

寶清縣有注冊備案合作社1300家、家庭農場5186家,入社農戶比重達到68.2%,土地流轉面積412萬畝,占比66%,服務規模經營占比82%。通過規模經營帶動實施鄉村振興產業項目56個,探索建立了“產業項目+幫扶車間”、“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合作社+農戶庭院+訂單種植”、“村級公益性崗位+勞動收入”、“產業項目直接帶動”等五種利益聯結模式,通過鄉村振興產業不斷促進脫貧人口、監測對象、小農戶持續增收,年帶動農戶參與3000余人次,增收2000余萬元,帶動脫貧人口、防返貧監測對象930戶,帶貧增收353萬元。脫貧人口人均收入1.32萬元,增速達到9.03%,實現高于當地農民增速工作目標。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

標簽: 農副產品 人居環境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