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沈陽市鄉村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截至2022年,休閑農業經營主體478個,其中農家樂392個、休閑農莊65個、民俗村21個,實現年營業收入5.4億元,年接待游客208萬人次。同時,形成了一些旅游品牌,如沈北新區稻夢空間、康平臥龍湖“大遼文化冬捕節”、法庫縣大孤家子鎮半拉山子村等休閑旅游地。
但距離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目標和沈陽現代化都市圈的要求,以及人民群眾多元化的旅游體驗需求還有相當大的差距,仍然面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加快推進鄉村旅游業發展,促進鄉村生活走向富裕是推動沈陽市和遼寧省振興發展急需解決的現實課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遼寧省人大代表朱麗華在調研中了解到,當前鄉村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鄉村基礎設施不健全,雖然實現了村村通公路,但道路排水、路燈、綠化等附屬設施不完善;休閑配套設施不完善,有的旅游休閑地缺少停車場等配套設施或者停車場較小,無法滿足周末及節假日旅游高峰期人們停車的需求;缺少文化品牌和鄉村旅游觀光名片,缺少有特色的“文化觀光游”。
因此朱麗化對發展沈陽市鄉村旅游業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統籌規劃旅游業發展戰略
政府應該從頂層設計著手,統籌規劃,整合資源,抓住鄉村振興的戰略機遇,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戰略目標,做好鄉村旅游業的整體規劃。堅持生態保護、規劃引領,以挖掘民俗文化為載體、以打造精品項目為抓手,推動沈陽鄉村旅游“全域化”,打造一批“鄉村田園秀麗、民俗風情多姿、生態五彩斑斕、功能現代時尚”的鄉村旅游目的地。
——完善旅游休閑配套設施
政府在鄉村積極興建公共道路、地下水管道、河道橋梁、移動網絡等基礎設施,安裝路燈等照明設備,以此改善鄉村生活和居住環境,滿足村民和游客的出行需求。積極完善旅游休閑配套設施,改建和擴建停車場等,使游客安心停車,放心游玩,滿意而歸。
——塑造有影響力的旅游品牌
強化品牌意識,培育鄉村旅游品牌,將鄉村旅游品牌做大做強。借鑒沈陽市沈北新區“稻夢空間”旅游品牌的成功案例及發展模式,大力推廣休閑旅游農業觀光體驗區,充分利用鄉村的特色資源,打造沈陽市旅游觀光名片,打造“一村一品”特色農業。
——開發民族特色文化精品旅游線路
以民族文化為著眼點,突出民族和民俗特色,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為主線,打造幾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民族文化精品旅游線路。重點建設一批設備完善、功能多樣的休閑觀光民宿。積極發展沈北新區稻夢小鎮民宿、推進沈北新區腰長河特色小鎮民宿、康平臥龍湖+巴爾虎山旅游民宿等項目建設。
——落實相關扶持政策
政府應該制訂、落實鼓勵農民創業等一系列優惠政策,扶持鄉村旅游業發展,吸引在外的大學生回鄉發展和創業。尤其應在冬季旅游項目、開發特色旅游紀念品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利用稻夢空間、遼河濕地、棋盤山等現有的旅游空間,打造沈陽市冰雪文化節,開發冰雕、雪雕、滑雪等冰雪旅游項目,帶動沈陽市冬季鄉村旅游業的振興。應該把已經初具規模的鄉村旅游項目打包整理,申請省級或國家級特色小鎮或田園綜合體。
——建立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
鄉村旅游合作社是在農旅深度融合發展中成長起來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鄉村旅游規模經營的有效形式。應多措并舉發展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的模式將鄉村廣大農戶組織起來。有關機構應對鄉村旅游合作社在業務培訓、產品策劃、宣傳推廣等方面進行指導幫助,提升其發展水平。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于險峰 張仁軍
上一篇:一碗粉條中的年味兒 環球消息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融解于故事的“現實真情”(創作談)李浩寫一部完全不同的長篇小說,這個想法出現在10年前左右。那時,我剛寫完長篇小說《鏡子里的父
2023-01-15 15:46
原標題:《野望》:中國新鄉村的“浮世繪”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記者張鵬禹)近日,付秀瑩長篇小說《野望》研討會在線上舉辦,研討會由中國作協
2023-01-15 15:45
原標題:高品質大劇亮相央視電視劇頻道(引題)《狂飆》《三體》好戲連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多部高品質大劇近期陸續定檔開播,其
2023-01-15 15:41
原標題:馮遠征委員: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北京日報記者韓軒擦亮“大戲看北京”的文化品牌、推動演出市場“滿血復活”——1月13日晚,來自
2023-01-15 15:51
原標題:拍出約300萬人民幣AI繪畫會不會搶藝術家飯碗?繪畫AI說:藝術創造不只是人類的專屬品。藝術家說:創造力是人類擁有的最后堡壘。2016年
2023-01-15 14:47
原標題:2022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建筑藝術展揭幕(引題)從歷史和未來展現“藍圖北京”(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王磊?攝影 北京青年報記者王曉溪
2023-01-15 14:57
原標題:面點飄香迎新春1月13日,山東省棗莊市龍山路街道居民在制作傳統“面魚”。新華社發(孫中喆攝)春節將至,我國一些地區有制作花糕、花
2023-01-15 14:46
原標題:陜西西安:傳統民俗迎新春1月14日,演員在西安市永興坊景區表演傳統社火。新華社記者張博文攝1月14日是農歷小年,位于陜西省西安市新
2023-01-15 14:33
原標題:《中國奇譚》引發共鳴導演:用溫暖結局抵達更多觀眾這是一個清風微拂的夏日,在郁郁蔥蔥的森林之中,一只小豬妖正在枝葉茂密的綠樹下
2023-01-15 13:56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舉辦中工網北京1月14日電(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新年臨近,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
2023-01-15 10:48
原標題:國博開年首展閩臺藝術展亮相1月12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南2展廳的“源·緣——閩臺藝術展”上,參觀者們在豐富多彩的展品前駐足觀看。據
2023-01-15 07:40
原標題:“溫暖有你共赴美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新春聯誼會今晚上演(引題)溫暖而美好的小年夜(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郝赫1月15日,農歷
2023-01-15 07:33
原標題:深圳市南山區第十七屆青工文化節啟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通訊員沈亞紅李盛李淑珍)日前,深圳市南山區第十七屆青工文
2023-01-15 06:54
原標題:心靈在天地間徜徉(主題)——張永生《拎著背囊看世界》讀后(副題)張慶和讀張永生的游記《拎著背囊看世界》(北京燕山出版社),是
2023-01-15 05:35
原標題:等待春天的實體書店臨近農歷兔年,記者探訪了一些實體書店。本以為北京的“開放”氛圍里,書店可以分享給我一些復興的風景。然而,比
2023-01-15 05:48
【視線】原標題:“米小圈”出圈兒童劇回來了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蘇墨寒假伊始,《米小圈上學記》在CCTV-8和騰訊視頻同步開播,孩子們和家長們
2023-01-15 05:51
【藝評】原標題:過有文化的年劉兵近日,2023兔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春晚”再度成為人們聚焦的文藝話題。昔日,由于平時
2023-01-15 05:52
原標題:北京朝陽區今年將建設升級80家博物館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記者日前從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兩會”獲悉,該區2023年將
2023-01-15 05:54
原標題:電視劇《三體》明日開播(引題)七年打磨奉獻國產科幻之作(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中央電視臺、騰訊視頻等出品,楊磊執導,
2023-01-14 15:42
原標題:著名歌唱家謝莉斯逝世曾演唱《外婆的澎湖灣》中新網1月14日電據南京藝術學院口述歷史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余泳微博消息,著名歌唱家謝莉
2023-01-14 14:39
原標題:200項展覽“講”年味兒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祺瑤)春節即將來臨之際,市文物局以“博物館之城過大年”為主題,推出200余項展覽和文化活
2023-01-14 14:51
原標題:國潮集市兔躍天街北京晚報訊(記者李瑤)春節期間,前門商圈將舉辦“國潮前門·卯兔迎春”系列活動,并推出古風國潮主題集市,帶領市
2023-01-14 14:47
原標題:《縱有疾風起》中首演喜感角色笑果十足(引題)楊玏:以后爭取多接點喜劇(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正在熱播,演
2023-01-14 14:54
原標題:天津市僑界新春電視晚會正月初一播出(引題)展現濃濃年味傳遞思鄉深情(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帆)由市委統戰部、市僑聯、南開大
2023-01-14 14:52
原標題:馮驥才推出新書《俗世奇人(肆)》《俗世奇人新增本》(引題)感受有滋有味的天津勁兒(主題)天津日報記者仇宇浩新年之際,著名作家
2023-01-14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