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陳皮咖啡、陳皮山楂……新會陳皮借新電商平臺火爆“出圈”

時間:2022-12-20 17:03:59    來源:中國農網    

每年的新會摘柑季開始后,順德的翡翠玩家老張必定在12月初來到東甲村。東甲村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舊城區之東,與梅江村、天馬村、茶坑村并稱為新會陳皮四大核心產區。老張著迷于東甲大紅皮的花香,每年親自摘1000斤果。

新會柑是新會陳皮的原始材料。12月初,新會柑最后的采摘時期,柑園內,老張和老婆拿著剪刀挑選靚柑,摘夠量后到附近找人開皮、翻皮、晾曬。送入倉庫陳化半年后,再接回家繼續陳化,細心照顧。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會柑采摘季,果農正在采摘,用作新會陳皮的制作。蔡偉建 攝

與將陳皮收藏視作愛好的老張不同,疫情后,“00后”的欣然在老媽的瘋狂安利下喝起陳皮水。她雖不懂一張橘子皮為什么這么貴,偶爾在內容平臺刷到存陳皮當嫁妝、藥食同源等話題。對陳皮有所了解后,咖啡重度依賴者的她開始在電商平臺搜索陳皮咖啡,還想買到陳皮氣泡水和茶飲。

因為養生藥用功效,新會陳皮近年消費端需求大增,身價暴漲,徹底出圈。去年,新會陳皮產值已破百億。在產量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新會陳皮產業鏈中的企業已開始行動,拓展線上銷售渠道,進入拼多多百億補貼,同時延伸產業鏈,在拼多多等平臺推出陳皮茶飲、陳皮黑芝麻丸、陳皮咖啡等衍生品,吸引年輕人,再次出圈。

從出名到出圈

老張雖是入坑5年多的陳皮愛好者,從采購量來看,仍算不上柑農小黎的大客戶。“1000斤鮮果可陳化大概20斤皮。中山、東莞的大老板們,一次囤數百上千斤皮。”小黎說,來果園親自采購的大部分是珠三角的陳皮收藏家,不少人建有安裝抽濕機的專業倉庫,用于放置和陳化陳皮。

東甲村的土地由海邊沙洲沖積而成,土壤肥沃,種植新會柑數百年,被譽為柑橘之鄉。作為外界所劃分的“一線產區”,東甲柑售價今年達25元/斤,是三、四線產區的五倍。

東甲村的土地由海邊沙洲沖積而成,土壤肥沃,種植新會柑數百年。蔡偉建 攝

小黎在2011年返鄉種柑,他說,2019年底以前,新會柑的價格每年有小幅上漲,一直比較穩定。銷售方面,一部分靠朋友介紹客戶,另一部分由陳皮村的企業收購。

受交通等因素影響,今年來摘柑的人有所減少。“去年賣得更好,價格是今年的一倍,12月就賣光了。”但小黎并不擔心銷量。“這三年,新會陳皮大火,不用找客戶。”

2020年以來,新會陳皮成為這幾年來養生品類的黑馬。老家與東甲村一河之隔的李嘉圖,三年前開公眾號推廣新會陳皮,他從2020年以來一直關注著陳皮產業的發展。他說,這幾年新會陳皮由出名變成“出圈”。此前,不少人知新會陳皮卻不知其位置。出圈后,線上銷路及普及知識增多,人們更愿意主動了解并購買新會陳皮。

“此前新會陳皮的主要采購商是陳李濟、同仁堂等藥企,以及珠三角散客。2010年之后,東莞、中山的大老板入場,收藏陳皮。這三類訂單占90%。”李嘉圖稱,這三年以來,消費端需求快速上升,新會陳皮徹底出圈。

電商平臺的數據也旁證了他的看法。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的滋補養生品類中排名靠前的福東海,正是在三年前開始發力陳皮,新電商平臺對原產地農產品有系列的扶持政策,目前福東海多款陳皮系列產品,進入了拼多多百億補貼欄目。其創始人葉春彬透露,線上數據顯示,三年來,新會陳皮每年增速達30%-50%。近期防疫政策優化以來,新會陳皮銷量大幅逆勢而上。

新會陳皮“出圈”后,據葉春彬介紹,福東海每年提前與新會合作農戶鎖定產量外,福東海自有的加工廠已建成。“我們未來會自己存儲、陳化。”

尋找增量 新電商平臺助力

隨著新會陳皮產業發展,一塊陳皮已變成百億大產業。數據顯示,新會柑種植面積達10多萬畝,年產新會柑鮮果12.5萬噸、新會柑皮約7000噸,陳皮產業市場主體超1700家,帶動新會區6.5萬人就業,2021年全產業鏈總產值達145億元。

隨著新會陳皮產業發展,小陳皮已變成百億大產業。蔡偉建 攝

盯上這門產業,想創造百億產值的不只是新會。隔壁鄰居廣西多年前即發起沖擊,要用一塊皮開辟出產業新天地。以引進新會柑、四會柑種植的浦北縣為例,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作為陳皮產業發展扶持基金。同時,該縣出臺《浦北縣陳皮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行動方案(2022年-2026年)》,力爭到2026年,全縣大紅柑種植面積累計30萬畝,年產鮮果60萬噸以上,年產陳皮3萬噸以上,實現產值超100億元。

從去年廣西陳皮價格上漲到廣西浦北陳皮產業園今年動工,李嘉圖持續跟進產業的動態。在他看來,廣西顯然看中了這波機會,正加速布局,意與新會爭搶用戶群和產業集群。

“出圈”讓新會陳皮迎來了挑戰,作為地標農產品的新會陳皮,每年產量增長有限,新會要如何迎戰?拓展銷售渠道,提升地標農產品的品牌價值,同時延伸產業鏈,開發可提高產品附加值的衍生品,成為新會陳皮突圍而出的關鍵。

注重本地農業品牌化運營的拼多多成為各陳皮品牌的主戰場之一。2015年,陳李濟與廣東橘香齋成立“廣州陳李濟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陳李濟大健康食品已全面進駐拼多多等多家電商平臺,并開始直播帶貨。

橘香齋副總經理陳丹表示,拼多多對老字號有扶持政策,有助于嶺南養生文化傳播,通過互聯網的方式讓更多消費者認識陳皮,知陳皮和應用陳皮。而新電商平臺的數據反饋,也能幫助陳李濟更好地迭代創新產品。

福東海的數據顯示,拼多多平臺上,買陳皮泡水的年輕人是主力。福東海陳皮產業負責人蔣萍仲說,年輕人對養生類產品接受度高,喜歡嘗鮮。公司將陳皮與茶結合開發出系列產品,接下來還會推出陳皮的湯料、預制菜等。

福東海陳皮產業負責人蔣萍仲介紹,年輕人成為用陳皮養生的主力。蔡偉建 攝

從一塊陳皮到一條產業鏈

“僅僅一塊皮是有限的。”李嘉圖認為,新會陳皮產業未來更多的機會在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如陳皮茶、陳皮飲料、陳皮護膚品等,這些衍生品也是新會陳皮再次出圈的關鍵。

頗有危機感的新會已開始行動。近三年來,新會區級財政累計投入超4000萬元,聚焦健康產品、護膚保健品、食品添加劑等領域,發展新會陳皮特色產業,延伸產業鏈,形成產業聚集。

新會陳皮產業未來更多的機會在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蔡偉建 攝

隨著“95后”“00后”成為消費主力,為打動年輕人,有400年歷史的陳李濟將線上作為陳皮衍生品銷售和推廣的重要渠道,開發出一系列以陳皮為核心的大健康產品。如陳皮養生茶飲、陳皮山楂等健康零食、陳皮茯濕膏等滋補食品。其中,陳皮黑芝麻丸等多款零食成為拼多多平臺爆款,受到寶媽年輕消費者追捧,再次出圈。

今年1-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9190億元,同比下降0.1%。全國網上零售額124585億元,同比增長4.2%。疫情以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網購。李嘉圖提到,疫情三年來,新會陳皮經歷高速增長后,如今價格相對回落,回歸理性。未來,保持現有產值的關鍵是電商。

新會陳皮收藏研究協會會長葉榮杰同樣希望新會陳皮能夠往線上走。他提到,消費端并不具備辨別新會陳皮的能力,如果以試錯心理購買陳皮,將對整個產業造成較大沖擊,甚至劣幣驅逐良幣。“電商平臺集聚一批優質品牌,樹立口碑,并培育市場、教育消費者,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發展。”

他打算抽時間為當地技師學院的學生上課,講解與陳皮相關專業知識。這些熟悉互聯網的年輕人通過電商、短視頻等平臺,向公眾科普新會陳皮,推動新會陳皮更為普及。

作者:余向東

標簽: 數據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