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內蒙古興安盟突泉縣高標準農田建設點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景象。突泉縣緊抓農閑時節,加快農田設施改造,為2023年的糧食生產打下堅實基礎。
“冬閑人不閑,我們搶抓有利天氣,搶排工期,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搶進度,按照田、土、水、路、林、電、技、管綜合配套建設,達到集中連片、能排能灌、旱澇保收、宜機作業、穩產高產的效果。”突泉縣農科局農田建設管理股股長王東剛介紹。為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按期完成,突泉縣精心組織,細化分工、優化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及時協調處理項目推進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資料圖)
工人正在對高標準農田首部樞紐進行安裝。
學田鄉洪泉村土地分散零碎,山洪溝沖刷耕地嚴重,耕地面積也在逐漸減少,適合耕種的土地有限。學田鄉針對這一情況,與縣農科局協商,為洪泉村建設旱作高標準農田4039畝,更新機電井15眼,修建田間生產路17.9公里,面對局部地段沖刷嚴重、溝坡較大的中型侵蝕溝,農科局因地制宜、綜合施策,修建溝頭防護1處,谷坊32座,護坡120米。采取護岸方式進行治理,經修坡整形后,用石籠進行防護,既排上游來水又穩定溝床,有效保證機械作業安全,進一步提高了農業機械作業效率,為大型機械化耕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望著改造好的大片農田,洪泉村種糧大戶侯元會高興地說:“以前我們這的耕地這一塊那一塊,到處都是‘雞窩地’‘巴掌田’,耕種效率太低,種地收糧都不方便。現在政府免費為我們把田修整齊了,不但在生產路上修建了過水路面,還為我們更新了機電井,收割機、旋耕機這些大型機械下田作業方便得很,這以后啊,我們種地方便了,糧食產量肯定也跟著往上漲。”
來到寶石鎮寶合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現場只見田野上機聲隆隆,推土機、挖掘機等大型農機在田地里來回穿梭、輪番作業,一條條筆直通暢的田間機耕路、一塊塊平整方正的良田正在緊張有序建設中,昔日一塊塊巴掌大參差不齊的土地被整理得錯落有致,成了種植戶競相承包的“香餑餑”。
突泉縣旱作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第一標段黎明村安裝的護坡。
“這些田塊以前零碎不平、排水也不暢通,現在灌排渠道、機械化道路都完善了,種田用工成本減少、糧食增收,我們今后種莊稼可有奔頭了。”寶石鎮寶合村村民王震說。
據了解,突泉縣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完成后,將實現節水、節電、節省人工、減肥、減藥,減少病蟲害的目標,有效破解原有耕地面積小、不連片、無法機械化作業等難題,實現規模化種植、機械化管理、高效化灌溉。從經濟效益來看,以種植玉米為例,每畝可增產400斤左右,增收500元以上。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我局將搶抓當前有效施工期,科學安排施工工序,推動項目提速建設,切實把好質量關、進度關,確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程按期完成。”農科局局長付長華說。
截至目前,突泉縣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27.11萬畝,其中,2019年至2021年建成高效節水高標準農田18萬畝,總投資21677.31萬元,2022投資3.25億元年建設25萬畝旱作高標準農田,目前已完成24.5萬畝,占總工程進度的98%,項目預計12月末完工。
作者:王昊宇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150件中阿藝術家作品亮相千年瓷都新華社南昌12月19日電(記者黃浩然)19日至20日,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江西省景德鎮市舉行。作為
2022-12-20 08:52
原標題:說《氓》《詩經·衛風·氓》是中國傳世第一首棄婦詩,向為詩學家所重。近現代學者一般認為,詩歌的男女主人公都是農民,詩歌的主要內
2022-12-20 07:35
原標題:《甲骨文摹本大系》發布:系目前收錄甲骨最多的大型甲骨著錄書澎湃新聞記者程婷澎湃新聞從清華大學獲悉,12月18日,由清華大學出土文
2022-12-20 06:40
原標題:第四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開幕光明日報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光明日報三亞12月18日電(記者王曉櫻、陳怡見習記者王軒堯)12月17
2022-12-19 21:34
原標題:重啟劇場大門奉上“高清戲劇放映計劃”第三期(引題)北京人藝重溫莫里哀人生謝幕之作(主題)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記者從北京人藝
2022-12-19 20:48
原標題:北美票房:《阿凡達:水之道》強勢拉動北美票房回升中新社洛杉磯12月18日電(記者張朔)《阿凡達:水之道》(Avatar:TheWayofW
2022-12-19 18:49
原標題:“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12月17日晚,“博物館的力量——上博之光·博物館奇妙夜”活動在上海博物館舉行。當晚,“博物
2022-12-19 11:52
原標題:接連推送新歌《馬上就會好的》《來讓我抱抱你吧》傳遞溫暖(引題)小柯再為網友寫“黃桃罐頭歌”(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韓軒昨天有個小
2022-12-19 11:49
原標題:《巨然雪圖·軸》(局部)作者巨然(五代)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巨然,生卒年不詳,江寧(江蘇南京)人,五代畫家。他是位僧人,早年在南
2022-12-18 13:47
【視線】原標題:職場節目:唯有真實才動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鄧崎凡就讀于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19歲姑娘王星星為了在一次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
2022-12-18 07:56
【藝評】原標題:文字謀心音樂謀魂劉穎余上個世紀90年代,是一個奇妙的時代。有一陣子,我們都熱衷成為一個音樂發燒友,以幾百元的月薪,去購
2022-12-18 07:56
原標題:清清的小河周養俊送信送報,每天都要過幾趟河。送了河東送河西,送了河西又送河東;只因河水是繞山走的,人又都住在河兩岸的半山腰上
2022-12-18 06:34
原標題:鄉村老屋苑廣闊以前農村的房子,都是土打墻,草苫頂,不能說是茅草屋,但肯定沒有青磚紅瓦的房子那么結實。農村老家有一個習俗,搬了
2022-12-18 06:54
原標題:一壺老白茶李風玲周末。深秋。下午。伏案疾書,忽然就覺得喉嚨干,于是起身泡茶。剛鋪下茶席,書房里的兒子走過來說:“媽,今天我來
2022-12-18 06:48
原標題:小雪有味劉芳在我的童年記憶里,小雪,是二十四節氣里最有味的。小雪到,有美味。小時候,最盼著小雪,因為放學回家后,能享用“一鮮
2022-12-18 06:52
原標題:鮮美的豆腐乳李成在我家鄉,差不多家家都做豆腐乳。我們那里都是春節做“年豆腐”時,特意留出幾板豆腐,擱在陰涼處,稍稍被風吹干,
2022-12-18 06:46
【作品廣議】原標題:重新認識“熊樣”肖承森漫畫,是觀察和洞悉人性的藝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漫畫作者經常把各種動物請到自己的作品中,熊
2022-12-17 18:47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3期)高度重視?山東?于昌偉拷問?陜西?李天躍消失的音符?山東?張運河盼兒?江蘇?陳景凱脫了皮,命休矣?山西?
2022-12-17 16:52
原標題:助力中軸線申遺北京鐘鼓樓周邊歷史風貌逐步恢復北京的中軸線申遺文本將于2023年正式提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目前,申遺工作進入到了倒
2022-12-17 05:54
鄉村工匠原標題:“一見鐘琴”守匠心從2008年白玉昆選擇返鄉創業投身馬頭琴制作行業,到如今成為內蒙古興安盟內首屈一指的民族手工藝非遺傳承
2022-12-17 05:48
原標題:澳門舉辦大型會展呈獻五個“美食之都”魅力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澳門之味巡禮——五都薈萃”16日晚在澳門金光大
2022-12-17 05:48
原標題:“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在澳門開展新華社澳門12月16日電(記者李寒芳劉剛)“賀歲迎祥——紫禁城里的春節文化展”16日
2022-12-17 05:50
實證西域為中國固有領土之⑤原標題:古稱高昌的吐魯番,為什么被贊為“世界上最富有的露天考古博物館”?吐魯番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這里有
2022-12-15 19:38
原標題:《卿卿日常》里,九川禮儀為何各不同?這部戲的禮儀從最開始的時候,最吸引觀眾的就是九川禮儀各不相同了。從第一集開始,我們就看到
2022-12-15 05:44
原標題:此“郁金香”非彼“郁金香”唐代的外來香料真“香”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陳品中國香文化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就有焚香祭祀的行為,先祖
2022-12-14 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