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環球訊息:甘肅定西:山海情深共繪精彩畫卷

時間:2022-12-16 17:00:56    來源:中國農網    

自2021年青島城陽區與定西渭源縣結對協作以來,兩地黨委政府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健全協作機制,拓展協作領域,優化協作方式,廣泛發動社會力量,圍繞產業協作、人才交流、勞務協作、消費協作、資金投入等重點任務,深化協作,譜寫東西部協作新篇章。

山海同心,攜手并進。近兩年時間,青島市及城陽區撥付渭源縣東西部財政資金共1.62億元,其中產業項目投入共1.16億元,實施產業項目23個,占總資金72.3%,帶動近十萬戶農戶受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協作伊始,城陽區與渭源縣兩地政府共同制定了《城陽區·渭源縣“十四五”東西部協作行動方案》,謀劃協作項目5類19個,規劃總投資5.5億元,協作重點是開展產業協作,主要是引進企業投資興業、攜手共建產業園區、引進農業適用技術三部分。兩地黨政領導率團互訪,靶向定標,高站位深層次推進協作工作。衛生、教育、文旅等多部門積極開展互訪對接,共話發展藍圖,形成上下聯動、合力推進的工作格局。2021年春,來自青島市和城陽區的掛職干部來到渭源,扎根黃土地,實地謀劃推進協作。

沐浴著東西部協作政策的春風,一批重點產業項目落地渭源。引進青島佳一集團萬壽菊訂單種植收購及葉黃素提取項目,總投資2.5億元;引進山東天成藥業集團中藥精制飲片加工及顆粒配方項目,總投資4.3億元。兩地攜手共建省級產業示范園區,2021年,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095萬元,建設了路園鎮光伏食用菌產業項目和渭源縣中草藥種質資源庫建設項目。2022年,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064萬元,建設鍬峪鎮蔬菜大棚230個,種植高原夏菜打造川沿經濟帶。積極學習借鑒青島經驗,先后投入東西部協作幫扶資金2200萬元,著力打造元古堆村、羅家磨村、峽口村等5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圍繞打造優質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引進城陽區重茬土地治理技術,解決當歸、黨參、食用菌等長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品質下降和產量降低等問題。利用ETS技術對重茬種植土地進行土壤改良600畝,解決重茬和化肥農藥殘留問題,恢復傳統種植,提高單畝產量和農特品品質。在渭源縣峽城鄉秋池灣村、脫甲山村、康家村,清源鎮紅峴村、秦王村、小石岔村等6個村統一開展測土配方施肥,集成推廣“綠色標準化高產栽培技術+綠色防控技術+機械化耕作技術”等旱作農業綜合配套技術,每個村示范推廣馬鈴薯、中藥材等特色產業綠色標準化種植500畝。

青島市城陽區聚合國家鄉村振興局共同助力元古堆村打造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

定西市渭源縣是國家鄉村振興局定點幫扶縣。城陽區搶抓機遇,聚合中央定點幫扶單位國家鄉村振興局,建立“定點幫扶+東西協作”強強聯合機制,共同培育一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共同建設一個省級示范村,共同打造一個百美村宿,共同幫扶一個第一書記駐村,為渭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

為教育、醫療發展注入新活力。積極開展教育“組團式”幫扶,青島三十九中幫扶渭源一中,助力渭源教育高質量發展;結合渭源縣實際情況,投入用于醫療項目東西部協作資金644萬元,以增強全域基層醫療水平為突破口,強力支援引入“大健康幫扶新技術”,喉返神經顯露與保護、甲狀旁腺辨認與功能保護、手術切口縫合、內靜脈置管化療等11個醫療技術和優質醫療資源的引進,推動醫療幫扶向縱深開展,打通醫療技術幫扶“最后一公里”。

引進山東天成藥業集團精制飲片加工項目,總投資4.3億元。

積極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廣泛動員青島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等參與協作幫扶,城陽區8個街道結對渭源縣16個鄉鎮,37個社區、24個企業分別結對渭源縣38個村、26個村,22所學校、10家醫院分別結對渭源縣21所學校、15家醫院,2家社會組織結對幫扶6個村。近兩年時間,落實社會捐贈物款1450萬元,支持和幫助渭源縣延長產業鏈條、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強化消費協作,借助城陽力量,助力渭源農特產品走向全國各地,目前城陽區建成定西農特館11家,占全市農特館的三分之一,向全國助銷渭源農特產品超3億元。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魯明

標簽: 全面推進 積極開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