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全球快訊:陜西咸陽:讓每一塊煙地成為豐收的沃土

時間:2022-12-08 16:11:43    來源:中國農網    

閑冬時節人不閑,走進陜西省咸陽市旬邑縣馬欄鎮哲琪煙草種植家庭農場,34歲的煙農門彥飛正清理著他的煙田,回收殘膜,準備冬深翻,為來年烤煙種植開局打好基礎。

閑冬時節,煙農開展煙田冬深翻,為來年烤煙生產打基礎。


(相關資料圖)

“回鄉種植烤煙,這是第三個年頭了,從最初的二三十畝到現在110畝的規模,收益穩步上升。今年畝產值4000元,總產值44萬元。”11月28日,門彥飛交售完了最后一批煙葉。

規模化種植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好田好地才能種好煙。結合煙區土地實際情況和布局特點,咸陽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堅持以優化布局、規模種植穩固煙葉產業發展基本盤,積極協調市縣兩級政府的支持,落實基本煙田規劃和保護制度,著力解決“在哪種煙”問題,以優化區域、優化田塊、優化煙農為重點,保護發展核心煙區、穩定鞏固重點煙區、逐步壓縮普通煙區,實現了煙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由產業綜合體、合作社、煙農自行流轉土地,政府采取行業雙重補貼、生產政策配套、新技術優先推廣等扶持措施,促進了核心煙區土地穩定有序流轉。2022年,共流轉土地6000畝,占比75%。

田為煙本,田固煙穩。旬邑縣具有較長的烤煙種植歷史。海拔1200米左右的馬欄鎮,群山綿延,川道公路兩邊,連片栽種的烤煙,成為沿途一道別致的風景。

今年,旬邑縣種植烤煙6300畝,涵蓋5鎮9村146戶,戶均種植43.15畝。馬欄鎮達到“萬擔鎮”,后掌、馬欄、新合村成為“千畝村”。全縣集中流轉土地4587畝,占比72.81%,100畝以上連片16塊4178畝,占比66.32%。

馬欄農機農藝融合示范區種植戶李林珂和90后兒子李永強流轉510畝土地種植烤煙,總產量92031公斤,公斤均價24.32元,畝產值4388.62元,總產值達223.82萬元。

全程機械化讓種煙輕松高效

“之前種煙大部分環節需要人工完成,費時費工,現在全程機械化,一切都變得輕松高效了 。”旬邑縣底塬子烤煙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相平,靠著靈活的頭腦和勤勞的雙手,借助煙葉生產全程機械化過上了屬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時也帶動其他群眾通過發展煙葉產業走上了致富之路。

冬翻煙田、起壟施肥覆膜、井窖移栽、中耕培土、編煙烘烤等環節實現全程機械化,機械效率比人工作業高4倍以上。全程機械化生產成為咸陽煙草業一張靚麗名片。

“兩頭工場化、中間機械化”, 2020-2022年,全市累計投入資金1600多萬元,配備各種煙用機械1100多臺(套),建立育苗工場6處,烘烤工場11處。工廠化濕潤育苗、增氮促產、土壤改良三大技術革新率達到100%,機械化施肥起壟覆膜達到100%,機械化中耕除草達到100%,煙夾烘烤達到100%,無人機植保作業面積達到60%以上……在重點生產環節為煙農提供專業化、機械化服務, 基本解決了“怎么種煙”的難題。

多元化發展保證煙農穩增收

產業振興關鍵在于人。為了破解“誰來種煙”的難題,在穩定好現有煙農戶的基礎上,咸陽市做起了“引雁歸巢”強產業大文章,34歲的門彥飛是咸陽市局(公司)2022年表彰的10名“卓越之星”煙農之一。

近年來,咸陽市局(公司)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對返鄉種植烤煙的農戶在設施配套、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方面優先保障,在生產技術指導、物資供應上提供“保姆式”服務。

“黨建+”,穩增收。 全市系統20個基層黨組織結對建立煙葉責任田12處1787畝、幫扶煙農19戶,在煙葉移栽、大田管理等生產關鍵環節,組織開展送技術、送服務、送溫暖等活動,以鞏固拓展“我為煙農辦實事”活動的實際成效,實現煙農依靠種煙增收致富。

“多元+”,促增收。圍繞打造“旬馬產業長廊”,按照“以煙為主,一二三產業融合,創新驅動,多方共建”的原則,咸陽市一期規劃投資3000余萬元,全力打造馬欄田園綜合體。以建立土地長期穩定流轉為保障,堅持政府引導,合作社、農業公司、煙農、煙草公司、工業企業、科研院所多方參與,聯合開發,因地制宜,建立“煙葉+糧食”“煙葉+中草藥”“煙葉+蔬菜”輪作倒茬種植制度,實現產業綠色循環發展,讓每一塊農田都成為豐收的沃土。

11月29日,咸陽市煙葉收購工作全面結束。2022年,咸陽市種植煙葉8000畝,簽訂電子合同193份,收購煙葉19500擔,實現煙農收入2079萬, 煙農戶均收入連續兩年超過10萬元,較去年增加0.67萬元,增幅6.6%。

作者:魏鋒文/圖

標簽: 生產技術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