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引領國家綠色農藥創新 助力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訪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

時間:2022-03-07 17:23:27    來源:中國農網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支持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高校招生繼續加大對中西部傾斜力度’,讓我們倍感溫暖和信心滿滿。”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貴州大學校長宋寶安在審議報告時說。

“貴州大學將以科技創新為核心,以服務地方為根本,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省高質量發展大局,立足自身人才和學科優勢,在大數據、新能源動力電池、工業廢棄資源轉化利用、山地高效農業等重點領域強化攻關,找準結合點、瞄準關鍵點、選準切入點,全力以赴圍繞‘四新’”主攻‘四化’,為貴州在‘闖新路、開新局、搶新機、出新績’中不斷彰顯‘貴’的地位、貢獻‘大’的作為。”宋寶安說。

作為一位從事植物保護研究的全國人大代表,宋寶安常年奔波在農村的田間地頭和實驗室。今年春節假期剛結束,宋寶安便馬不停蹄地前往貴州鳳岡、湄潭、甕安、貞豐、清鎮等茶葉主產區實地調研,了解當地做好“干凈茶”“生態茶”的情況。每每談到植物保護和農業病蟲害綠色防控等話題,宋寶安總是精神抖擻,這是他為之奉獻了大半輩子的科研事業。

“貴州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近年來始終堅持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努力挖掘綠色經濟潛力,成就了像茶產業這樣的一批特色優勢農業產業,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打下了堅實的產業基礎,更為守護好生態作出了貢獻。”宋寶安說,“這些年,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匯集民智是我作為人大代表的重要職責,目的是幫助解決地區農業產業面臨的困難。”

多年來,宋寶安構建了“生態為根、農藝為本、生防為先”的綠色防控技術體系,大力推行“以蟲治蟲、以草抑草、免疫誘抗”的防控措施。

如何助力貴州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宋寶安談起了三個方面的打算。

——在以農業領域戰略科學家為引領,持續發力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方面。宋寶安表示,貴州大學將依托植物保護世界一流建設學科,建立一支含院士、長江、杰青等12位國家級人才的科研團隊,積極開展綠色農藥的創制及糧經果蔬茶等重大作物病蟲害的持續治理。瞄準建設綠色農藥與山地農業生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目標,引領國家綠色農藥創新,助力貴州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發展,保障糧食安全、食品安全以及生態安全。同時,通過教育部直屬院校對口支援計劃,引進中國農業大學譙仕彥院士,全職引進長江學者楊富裕教授等高層次人才,圍繞貴州畜牧產業發展中的重大難題,開展生態畜牧產業科技攻關與產業化轉化。繼續發揮博士產業專家團隊作用,抓好一院一產業特色,全面助推農業現代化建設。

——在以大數據戰略科學家為引領,集合優勢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方面。宋寶安表示,貴州大學將通過教育部直屬院校對口支援工作安排,華東師大副校長、大數據領域長江學者周傲英教授掛職我校副校長領銜組建團隊,利用全國唯一一個大數據戰略領域的國家重點實驗室,面向大數據電子信息、航空航天裝備制造、磷煤化工,以大數據技術賦能新型工業化,與相關龍頭企業持續開展合作,重點圍繞東數西算、數據要素流通、數字政府建設等方面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成果轉化。

——在以資源環境戰略科學家為引領,主動作為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方面。宋寶安談起了貴州大學正在開展的工作。“目前,貴州大學以周少奇教授等國家級人才為領銜的資源環境科研團隊,針對困擾我國西部7省區典型缺水地區農村給排水一體化處理的難題提出了技術創新方案。”而貴州省科技最高獎獲得者陳肖虎教授提出的錳渣分類、資源化綜合回收的創新新工藝已被大龍匯成采納,建成了年處理10萬噸錳渣生產裝置,產生了良好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標簽: 貴州大學 植物保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