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戰略性擴種增產大豆的政策背景之下,未來我國大豆產量或將進一步提升,如何促進國產大豆產業加工端與食用消費端的活力、如何提升國產大豆消費地位增強市場競爭力、如何有效利用金融工具應對風險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8月17日,由中國大豆產業協會、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等主辦的“2023年大豆行業年會暨第七屆中國大豆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哈爾濱舉行。會上,受邀嘉賓與行業專家等共同交流了國內大豆市場的最新形勢,深度解析了我國大豆產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探討了我國大豆未來發展路徑。
要想農戶豐產且豐收,在國家糧油信息中心市場監測處副處長王遼衛看來,其根源在于處理好供需關系。當前國產豆用于食用消費,少量的是蛋白,再有小部分用于壓榨。王遼衛表示,除了國內1500萬噸至1700萬噸穩定的食用消費量,去年國家和地方加強了收儲,另外,生產和壓榨領域也有部分消耗。未來要想辦法把我們國產大豆引入到壓榨領域里面來,進一步增強國產大豆在壓榨飼用加工方面競爭力。
(資料圖片)
產業鏈條較短、加工技術水平相對薄弱、產品較為單一制約了國產大豆消費量和消費群體廣泛度。哈爾濱商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教授朱秀清表示,國產大豆要想真正振興,需要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創新,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完善大豆加工生產設備和相關設施,抓住未來消費趨勢,挖掘大豆在植物基領域潛力。
大豆是我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糧食品種,與國際市場聯動性強。中國大豆產業協會會長楊寶龍表示,中國大豆加工企業要想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跳出傳統的農業思維,站在全球角度、資本角度、全產業鏈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國產大豆價格近兩年波動較大,國產大豆價格從2022年下半年的5800元/噸跌到今年5月初的4900元/噸,隨后又漲到5200元/噸。這體現了大豆產業所面臨的困難。楊寶龍建議,中國大豆產業鏈企業要主動擁抱金融和資本市場。“我們不僅要練就自己農業種植、大豆生產、食品加工、產品銷售的能力,更要主動掌握金融和資本工具,如保險、期貨及期權等,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規避風險。”楊寶龍說。
為產業端規避種植和市場風險,保障豆農收益,代表市場力量的期貨和保險行業也一直在想方設法尋找解決方案。
“今年是大豆期貨上市交易的第30年,也是大商所的第30年。大豆系列品種已經成為大商所產業客戶參與度最高和企業風險管理模式最為豐富多樣的品種板塊,增強了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性和韌性,促進油脂油料產業現代化和高質量發展。”大連商品交易所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偉軍介紹,至2022年底,在大豆產業鏈上,大商所上市交易了黃大豆1號、黃大豆2號、豆粕、豆油期貨和期權,并在全部豆類產品上引入境外交易者,實現了大豆產業鏈系列品種期貨期權產品全覆蓋,進一步強化了國內大豆市場在國際大豆產業及全球油脂油料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地位。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執行會長、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會長唐啟軍表示,我們2023年大豆行業年會暨第七屆中國大豆產業高峰論壇匯集全國大豆產業鏈精英,共同為中國大豆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我們大豆產業人始終把促進中國大豆產業持續發展、振興大豆產業為己任。相信通過我們的不斷努力,大豆產業高峰論壇在助力大豆產業發展上會再次寫下濃重而精彩的一筆。
此次活動由中國大豆產業協會、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北大荒集團、海倫市委市政府、克山縣委縣政府、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南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主辦,黑龍江省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糧貿易有限公司、九三分公司、北大荒融媒體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大豆種業公司、種植企業、貿易流通企業、加工企業、主產區政府部門的800余名嘉賓參加了活動。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歐陽靖雯
標簽:
上一篇:2023年鄉村教育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沿著大運河看中國|為千年運河文化譜寫工業發展篇章為了保護傳
2023-08-22 14:03
原標題:沿著大運河看中國|江蘇常州:讓工業遺產活在當下中國青年報客
2023-08-22 14:00
原標題:《閱古樓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新書發布中新網北京8月21日
2023-08-22 14:01
原標題:中外文保工作者發布“宣言”吁石窟寺保護國際交流合作中新社重
2023-08-22 14:03
原標題:游長江登武當進古城(引題)兩岸青年探秘荊楚歷史文化(主題)
2023-08-22 14:06
原標題:“詩歌高鐵”促進“高鐵+”文化傳播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娜通
2023-08-22 11:59
原標題:歌手演唱會僅舉辦首場,就有完整版視頻被上傳網絡(引題)觀眾
2023-08-22 09:58
原標題:首屆中國(唐河)李季詩歌獎頒獎成功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8-22 10:06
原標題:紀錄片《食在云南》上線開啟輕量有“梗”的鐵路美食之旅中新網
2023-08-22 09:58
原標題:在這個“國際夏令營”傾聽青春之聲,共享多元文化“請把我的歌
2023-08-22 08:59
原標題:“獎項會讓純文學‘破圈’,走向大眾”(主題)──訪第十一屆
2023-08-22 09:00
講述原標題:《灶王傳奇》呈現小人物世界觀(引題)民間文學寶庫取之不
2023-08-22 09:00
眾議原標題:暑期檔票房為何創紀錄國家電影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
2023-08-22 09:04
原標題:九嶷山下孩子們的鄉村藝術節8月19日,孩子們在晚餐后蕩秋千玩
2023-08-22 08:00
原標題:七夕小知識:為何流行吃“巧果”?中新網北京8月22日電(記者上
2023-08-22 08:00
原標題:電影《念念相忘》天津路演進校園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由劉雨
2023-08-22 08:04
原標題:周華健時隔七年來京再開唱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因演唱《刀劍
2023-08-22 08:05
原標題:口碑每況愈下網絡評分呈斷崖式下跌(引題)《好聲音》為何難覓
2023-08-22 05:59
原標題:鄭州鄭東新區白沙鎮:小書屋發揮大作用全民閱讀引領新風尚人民
2023-08-22 06:01
原標題:嘉峪關長城,蘊含了古今的這些智慧河西走廊現存漢長城1400多公
2023-08-21 23:01
原標題:科技助力考古,勾勒生動歷史細節光明日報記者李韻王笑妃如今,
2023-08-21 14:59
原標題:河北隆堯:(引題)柏人城遺址開始第四次考古發掘(主題)光明
2023-08-21 15:03
原標題:一戲繪千載飄飄傳四海圖為侗族“行歌坐月”習俗展示現場。科技
2023-08-21 14:57
原標題:歷史文化也能接地氣(主題)名家們在南國書香節現場開講讓觀眾
2023-08-21 13:54
原標題:青年導演李旭處女作《傍晚向日葵》,詩意化呈現生命最后的時光
2023-08-21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