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706萬尾冷水魚苗“游歸”黑龍江

時間:2023-08-08 22:23:46    來源:中國農網    


(資料圖片)

8月8日,“燃情夏日 魚躍愛輝”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干流愛輝段舉行,作為2023年黑龍江冷水魚增殖放流季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站,此次活動共向黑龍江放流鰱魚苗538萬尾、草魚苗160萬尾、施氏鱘魚苗8萬尾。

隨著水袋的傾瀉而出,706萬尾冷水魚苗種,緩緩游入黑龍江。在黑河市愛輝區璦琿鎮活動現場,一場全民性的增殖放流活動在黑龍江愛輝段江域開啟。此次增殖放流苗種均為黑龍江本土品種,既包括經濟魚類,也包括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施氏鱘等瀕危魚類。愛輝區水產總站副站長郗明君介紹,增殖放流的鰱魚苗和草魚苗規格都已經達到了5—6公分,瀕危魚類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施氏鱘的規格也達到了15—16公分。為了提高鱘黃魚在自然界的成活率,黑龍江省水生動物資源養護中心從今年5月20日開始,便開始了大規格魚苗的培育力度,投放的1萬尾鱘黃幼魚,規格均達到了13—15公分。

黑龍江特殊的生長環境造就了冷水魚產品肉質細膩、韌性的出眾品質。2008年開始,愛輝區連續15年向黑龍江內增殖放流冷水魚,增殖品種既包括黑龍江野鯉、鰱、草魚、懷頭鯰、翹嘴鲌、細鱗魚、鱖等常規魚類,也包括施氏鱘、達氏鰉等瀕危保護魚類。15年來,超4200萬余尾魚苗,通過增殖放流活動相繼“安家”黑龍江,其中,有“水中活化石”之稱的施氏鱘苗種26萬尾、達氏鰉苗種35萬尾,已經達到性成熟可以繁殖的后備親魚,也達到2.55萬尾。持續開展的增殖放流活動,有效補充了黑龍江水域漁業種群數量,對于改善黑龍江水域生態環境,通過與提高公眾參與意識緊密相結合,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果。

作者:郭洋 張瑤 敬斌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