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專欄 > 正文

云南祿豐:不誤農時不負春

時間:2023-02-11 18:12:53    來源:中國農網    

時下,云南省楚雄州祿豐市田野春潮涌動,到處是一派生機盎然的繁忙景象。廣大群眾搶抓節令播種青早玉米、修剪果樹枝條、精心管理蔬菜,人勤春早迎豐年。


【資料圖】

青早玉米播希望

走進中村鄉中村、河西等地,村民們正在田間地頭開墑、播種、施肥、蓋膜種植青早玉米,播下開春的種子。

該鄉借助水資源豐富、光照充足、溝渠配套、機耕道互通等優勢,通過農技部門技術指導,去年示范種植花超、玉龍1號青早玉米100余畝。到了成熟季,外地商販紛紛收購,每公斤4.5-5.5元,青早玉米供不應求;之后,農戶搶節令種水稻或早玉米,實現“雙豐收”。經技術人員測產,青早玉米平均畝產1800-2000公斤,產值100余萬元。今年,該鄉又推廣青早玉米200余畝,5月中下旬上市銷售。

“農戶都嘗到種青早玉米投資少、見效快、增效益的甜頭!”河西村委會白塔村村民張春榮說,他家去年種青早玉米2.5畝,第一茬收入2.1萬元,第二茬收入1.3萬元,兩茬增收3.4萬余元,今年又種了3畝。

萬畝桃園忙“整容”

龍鄉土官鎮萬畝桃園迎來“修剪季”,眾多桃農抓住桃樹最后的休眠期,對桃樹整形修剪、除蟲殺菌,為豐收打基礎。

烏龍潭村何曉紅在桃園地里說:“桃樹管理是關鍵,春節前后抓緊給桃樹修枝打杈、噴灑石硫合劑,就能結出好果子、賣上好價錢;桃花即將盛開,我們下足‘繡花’功夫,準備迎接各地游客賞桃花。”

近年來,該鎮做優“桃文化”、做活“桃經濟”、做大“桃蛋糕”,加強與省農村干部學院專家聯系,更新桃子品種,推廣嫁接和水肥等新技術,全面提升科學管理水平。如今,烏龍潭“滇中桃源”名片越擦越亮,2021年來成功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寨腳社區(桃子)被認定為州級“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128戶群眾從“種桃樹”到“賞桃景”“賣桃子”,戶均年收入11.8萬元,形成“生態好、旅游活、民受益”的良好局面。以桃為媒、以桃會友、以桃招商的特色旅游,吸引昆明、安寧、玉溪等地游客觀光旅游,消費綠色生態農產品,促進更多群眾增收致富。全鎮共培育油桃、水蜜桃、黑美人等36個新品種,種植桃樹1.2萬畝,平均畝產1200公斤,2022年產值3870萬元。

土官鎮寨腳社區烏龍潭村村民何曉紅正在給桃樹整形修剪。

萬畝“糧倉”增效益

在金山鎮小鋪子村委會二組,村民鄔兆翠與工人們一起對年前種下的白菜鋤草、揭膜時說:“以前這片田缺水,只種包谷、小麥;現在路通、水也通,能種蔬菜和水稻了,經濟收入也增加。這茬蔬菜,3月中旬就能賣上好價錢!”

金山鎮小鋪子村委會二組村民鄔兆翠精心管理蔬菜。

該鎮全面實施“千畝良田”改造工程,去年完成土地提質改造2500畝,其中南沖村委會800畝,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今年計劃投資1902.09萬元實施土地提質增效650畝,擬建抽水泵站3個、水池6座,改建田間道2.76公里,新建機耕道2.644公里、改建1.698公里,建管路4.978公里、農溝渠11.724公里,平整土地609.7畝。春節過后,各項目點抓緊施工,確保4月初投入使用, 廣大群眾搶抓節令“鬧”春耕。

中村鄉河西村委會白塔村村民張春榮正在種植青早玉米。

2020年來,祿豐市在碧城、仁興、金山、勤豐、高峰等鄉鎮實施土地整治項目27個,累計投資30386.31萬元,擴建21450.88畝“糧倉”。其中2022年投資13246.62萬元,實施提質改造項目18個,改造土地6649.86畝,預計新增糧食產能607327.68公斤。

作者:吳正江 丁向陽 楊潔 黃坤

標簽: 萬畝桃園 技術指導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