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撥浪鼓咚咚響》“素顏”出圈(主題)
小人物故事搭載素人演員和方言是爆款密碼?(副題)
【資料圖】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孔小平
電影《撥浪鼓咚咚響》正在全國路演,7日晚來到南京幸福藍海影城荔枝廣場店。概括來說,這是一部跟土地、相遇和治愈有關的故事,主角指甲縫里的黑泥、孩子亮晶晶的鼻涕,以及被寒風吹得皸裂的高原紅臉蛋等,都呈現出難得一見的“真實”。
近年來,不少方言電影以當地為背景,講述小人物故事,再啟用素人演員,佳作頻現。比如,以河北農村為背景的《平原上的夏洛克》,講述兩個農民有勇有謀的“土法破案”,豆瓣7.8分;再比如,以杭州富春江畔四個家庭為背景的《春江水暖》,豆瓣7.3分。它們為啥能“出圈”?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
《撥浪鼓咚咚響》在2020年入圍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在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上獲得獎項,還被列入第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展映名單。
該片由著名編劇蘆葦監制,青年導演白志強執導,講述貨車司機茍仁和留守兒童毛豆“不是冤家不聚頭”,踏上為毛豆尋父之旅,并漸漸情同父子。
這對“半路父子”,一個是找希望的人,一個是絕望的人,在途中上演一幕幕幽默、苦澀而感人的公路輕喜劇,同時,像電影的英文名那樣,兩人的情感也走向“如父如子”,真摯又純粹。
不少觀眾從中看到了北野武《菊次郎的夏天》、是枝裕和《小偷家族》等溫情治愈類電影的影子,淡淡的感覺,但又直擊人心。
電影被稱為“素顏電影”,毫無修飾的粗糲感,從大銀幕上真實地砸向觀眾:胡子拉碴的陜北糙漢,說著陌生的方言,孩子們玩摔炮,熱鬧的廟會,報數的計算器,黃土高坡上空蕩蕩的盤山公路,工人們依靠小貨車買生活用品,縫在棉服里的百元大鈔……
路演途中,有觀眾感慨表示,電影展示了毫無濾鏡的陜北鄉村風貌,“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用這句話來形容《撥浪鼓咚咚響》也很貼切。
還有網友評論:“故事里,沒有獵奇的視角,兩個小人物在現實的放大鏡下把喜憂苦樂真實地表露出來。這些小人物構成了這個世界的大多數,我們是‘主旋律’。也許這趟旅途中會有苦澀和刺痛,但綻放在夜空中的煙花會點亮我們內心深處的角落。”
素人演員,能帶來什么奇妙的大銀幕反應
該片采用“全素人”演員陣容,留守兒童毛豆的扮演者白澤澤,是從故事發生地陜西清澗縣解家溝鎮的孩子中“海選”出來的,貨車司機茍仁的扮演者惠王軍則是一名出租車司機。
兩位素人演員身上自有的生活氣息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專訪時,白澤澤告訴記者,2018年底的臘月拍的這部電影,那會自己8歲上三年級,整個寒假都在劇組,前后差不多兩個月,全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天氣,所以才會有大銀幕上的凍鼻涕和臉上高原紅這些畫面。
有趣的是,這段經歷他后來還寫到了一次語文考試的作文里,拿到了43分(滿分50分),老師點評“情真意切”。惠王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數度哽咽,他坦言,導演白志強是自己的發小,電影拍攝前自己正在人生低谷,狀態跟茍仁很像。
“導演是那種陽光文藝青年,常常照亮我,他約我去聊故事,聊完希望我演男主角。”惠王軍直言,當時很蒙圈,但導演一直鼓勵自己,“他跟我說,要相信這一切都是真的”,于是惠王軍繼續一邊跑出租,一邊留起了頭發和胡子,每個月向導演報告長度,“這樣做,是為了達到人物的粗糙質感”,到第三個月,就進組拍攝了。
電影路演以來,很多觀眾在互動中表示,不相信惠王軍是素人,因為演活了糙漢子的各種維度,包括喪子之痛,維系艱難生活之艱辛,一路尋仇的堅定,與“半路兒子”毛豆,從討厭,到接納,并產生親情,情感遞進處理得很到位。
“我本來就很喜歡看電影,中外的都看。而且日常跑出租車,見識人生百態,也熟悉各種情緒。這次演電影我不僅特別享受,也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惠王軍為了保持入戲,進組后就上交了手機。
如今白澤澤和惠王軍都簽約了影業公司,接演了不少影視劇,包括《我和我的家鄉》《外太空的莫扎特》《凡人英雄》《龍嶺迷窟》等大制作。惠王軍表示,他會堅持開出租車,繼續積累更多生活體驗,要更有底氣地進入下一部戲。
對話導演白志強
記者:您之前是紀錄片導演,這是您的首部劇情長片,拿獎無數,“飄”過嗎?
導演:其實,獲獎時剛好是我的人生最低谷,那會電影還沒找到贊助,負債幾百萬。整個人都有些抑郁。
記者:對,電影里不少場景能感受到您的怨念。有一輛卡車身上印著“電影廣告招商”字樣,有個欠錢工頭的名字叫白志強。青年導演的處女作大多很辛苦,您具體是怎樣的?
導演:四處碰壁,我們團隊跑了兩百多個廣告商,都沒拉來贊助。
他們都很直接,說我們電影沒有大銀幕的感覺,也沒有網感,還沒有明星演員,土得掉渣。
其實,你剛才也看到我們電影結尾的花絮了,像里面那場煙花戲非常重要。在農村,小孩特別渴望坐在父親的肩膀上,一個強大的男性是他們安全的后盾,所以從視覺上,這一個特別美好的場景,也代表著他們倆已經成為父子了。但是我們的道具煙花放完后,劇組老師說,賬上只有七塊錢了,連加油都不夠。怎么辦?我們就蹭當地廟會的煙花,他們是一口氣放完的,稍顯多了一些,但我們沒錢重拍,只好這樣了。這種苦兮兮的例子還有很多。
記者:這段煙火確實是點睛之筆,觸摸到了人物的內心溫度。那劇組從只剩7塊錢,到獲得很多獎,這個期間,您是咋走過來的?
導演:我那會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下面5年干其他活,來補這個窟窿。后來,我們不抱啥希望地往一些電影節投片子,沒想到火了,在FIRST影展還被加場了。
這種從底端反彈到高空的感覺,真的像坐過山車,天天感覺自己在做夢,反反復復不相信白日夢就這樣實現了。后來還有大單位投資了我們工作室,各方面都有了保障,整個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當時的腦海里有兩個聲音,一個聲音很理智,從人生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平凡的時刻,不要太在意它,要繼續拍作品,用作品說話。另一個聲音是那種強烈地驕傲和開心。因為被投了很多錢,又有一種虛空的感覺,要抓住又怕抓不住那種。
大概用了半年時間,我才回到拍《撥浪鼓咚咚響》的狀態,理解了鄭大圣導演那句話,“拍電影就是找朋友,找到理解自己的朋友”。我很幸運,找到了朋友。就是這樣。
記者:《撥浪鼓咚咚響》關注留守兒童,故事靈感來自哪里?
導演:拍攝紀錄片《邊走邊唱》時,在一所學校留宿,發現這里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其中有一個孩子跑出去找爸爸被村長拽了回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坐在爸爸的肩膀上看煙花。那時就埋下了種子。
記者:這些年,不少青年導演的處女作,都以他們的家鄉為背景,用素人演員講小人物的故事,基本都取得了成功,比如,以河北農村為背景的《平原上的夏洛克》,杭州的《春江水暖》。您認為共同點是什么呢?
導演:我自己就是土生土長的陜北人,拿我們陜北來說,常常有一些外面的導演,來拍我們大山的故事,最后拍出一個“看上去是我們”的電影,而我就是從陜北大山出來的,離開過大山,現在又回頭看大山,也許還帶著鄉愁,但我離他們更近,我也更了解他們。我想,其他地方的青年導演大概也是這樣的思路。
上一篇:科幻在國內仍屬小眾:《流浪地球》爆了,《三體》火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撥浪鼓咚咚響》“素顏”出圈(主題)小人物故事搭載素人演員和方言是爆款密碼?(副題)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電影《撥浪鼓咚
2023-02-10 14:56
原標題:《流浪地球》爆了,《三體》火了(引題)江曉原:科幻在國內仍屬小眾(主題)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孫慶云如果說近期最熱的話題,除了
2023-02-10 14:40
原標題:中國科幻影視正在創造自己的未來(主題)那里有屬于中國人的浪漫與執著(副題)?首席記者張磊2019年,影片《流浪地球》上映時,原著
2023-02-10 14:34
原標題:劇版《三體》發行多個國家與地區(引題)海內外觀眾盛贊其為“中國科幻劇的新巔峰”(主題)杭州日報訊(首席記者張磊)由騰訊視頻出
2023-02-10 14:54
原標題:療愈擱淺的城市焦慮(引題)微短劇《親愛的乘客,你好》上線(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楊文杰大鎖、于莎莎領銜主演的國內首部司乘視
2023-02-10 13:51
原標題:從短視頻到音樂會(引題)《京·粹》讓全球“遇見”最美北京(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苗春2月2日晚,北京中山公園音樂堂的舞臺煥然
2023-02-10 13:41
原標題:娛樂圈除了“絕望的文盲”還有“浪漫的作家”(引題)用小作文告別角色?《狂飆》又贏了(主題)羊城晚報記者龔衛鋒“絕望的文盲”梗
2023-02-10 13:43
原標題:《中國奇譚》B站播放量破2億?《小賣部》帶來胡同大爺奇遇記羊城晚報記者邵梓恒2月7日,動畫《中國奇譚》發布海報,慶祝該動畫在B站播
2023-02-10 13:34
原標題:新海誠新片《鈴芽之旅》定檔3月24日羊城晚報記者李麗由新海誠擔任導演、編劇的電影《鈴芽之旅》官宣定檔,將于2023年3月24日正式上映
2023-02-10 13:45
原標題:《熊出沒·伴我“熊芯”》攬獲近13億票房,導演林永長道出原因:(引題)每年都會在創意和技術上不斷探索(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袁云兒
2023-02-10 09:44
原標題:大型沉浸式戲劇莊園《新世界》開啟2023年演出中新網上海2月9日電(王笈)大型原創沉浸式戲劇莊園《新世界》9日宣布正式開啟2023年演出。
2023-02-10 09:54
原標題:2022華途杯視障者語言藝術大會落幕(主題)6位選手憑聲音實現靈活就業(副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楊兆敏“心隨聲動,伴音而行”2022
2023-02-10 09:51
原標題:曾擔任該樂隊第10任主唱憑《披荊斬棘的哥哥》迅速出圈(引題)張淇離隊黑豹樂隊公開招募新主唱(主題)本組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2
2023-02-10 09:36
原標題:中國電影博物館年度系列影展開啟(引題)六部比利時佳作周末開映(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比利時電影展將于本周六與觀眾謀面,從
2023-02-10 09:45
原標題:巨型裝置其其格與眾“兔兔”相聚798北京日報訊(記者王廣燕)2023年新年伊始,北京798藝術區迎來了一位“超大號女孩”——巨型藝術裝
2023-02-10 08:54
原標題:“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在京舉行(引題)業內熱議劇集制作降本增效(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李夏至)第一屆“新號角電視劇導演之夜
2023-02-10 08:56
原標題:好好的晚會變成了“廣告大會”(引題)觀眾吐槽晚會和綜藝節目植入太多廣告(主題)法治日報記者韓丹東法治日報實習生王意天“這哪里
2023-02-10 08:32
原標題:《文學館之夜》首期播放量超800萬,當作家評論家從書桌邊走到鏡頭前——(引題)看似“高冷”的文學綜藝靠什么“破圈”(主題)文匯報
2023-02-10 08:45
原標題:春光正好,申城音樂劇迎來“密集上新”文匯報記者黃啟哲姜方春日臨近,上海演藝市場加速復蘇。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強勢品類,上海音樂
2023-02-10 08:36
原標題:“全素人”出演《撥浪鼓咚咚響》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由青年導演白志強執導,惠王軍、白澤澤主演的電影《撥浪鼓咚咚響》將于2月25
2023-02-10 07:52
原標題:英文原版話劇3月來津演出(引題)《一個人的莎士比亞》開票(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北方演藝集團獲悉,英文原版話劇《一個
2023-02-10 07:56
原標題:舞蹈詩劇《東坡》登臺國家大劇院北京晚報訊(記者韓軒)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最新創作的舞蹈詩劇《東坡》近日公布在京首演日期,2月24日至
2023-02-10 06:50
原標題:熒屏再現八九十年代三個家庭平凡生活(引題)《我們的日子》著重對“日子”描摹(主題)北京晚報記者邱偉年代生活劇《我們的日子》日
2023-02-09 16:53
原標題:馮驥才小說改編為傳奇大戲戲劇人帶津味戲劇走向全國(引題)《俗世奇人》啟動首輪巡演(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爽)由天津市委宣傳部
2023-02-09 15:44
原標題:拍照的人們站在馬路當間兒(引題)鼓樓前留神看車了您吶!(主題)北京晚報記者張宇“北京鼓樓!你知道自己這么火嗎?”近日,一名女
2023-02-09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