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天天速訊:《大博弈》:抒寫中國制造業崛起之路

時間:2023-02-09 09:35:0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資料圖片)

原標題:

《大博弈》:抒寫中國制造業崛起之路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張鵬禹

從《人間正道》到《人民的財產》,作家周梅森始終將目光投向火熱的現實生活,創作出一系列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作品,并通過影視改編,為廣大觀眾所熟知。他的長篇新作《大博弈》(作家出版社)也不例外。該書聚焦中國制造業在改革開放后走過的波瀾壯闊歷程,飽含深情地寫出了人物內心的民族工業崛起之夢,彰顯了一種永不言敗的奮斗精神。

小說開頭,百年老廠北方機械廠(下稱“北機”)經營不善即將破產,遠在東南亞擔任海外銷售經理的孫和平臨危受命就任廠長。憑借過人的膽識和敏銳的市場意識,孫和平帶領北機加入老同學楊柳掌舵的漢重集團,通過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北機獲得新生并成功上市。為了做大做強企業,孫和平又計劃收購老同學劉必定控股的紅星重汽……3個充滿夢想的企業家,展開了驚心動魄的大博弈。“《大博弈》講的是中國制造如何崛起,如何在博弈中發展壯大的故事。我希望能為改革開放后中國制造業走過的艱辛歷程留下文學記憶。”周梅森說。

他設計的3個主人公,分別代表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的領導者,3個昔日的“漢大三杰”如今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一決高下。孫和平頭腦靈活,勇于創新;民營企業家劉必定狡黠機敏,深諳資本運作;楊柳身為國企集團掌舵人,進退有度,運籌帷幄。“3人雖個性迥異,但他們都是中國制造艱難崛起的中堅力量,都懷著同樣的重型卡車整裝制造夢。”周梅森說,“我最欣賞他們身上的博弈精神和逆風翻盤不甘失敗的英雄主義。”小說寫到了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博弈,中國企業與外國資本的博弈,更揭示出人物內心更深層次的金錢欲望與道德底線的博弈。

引人入勝的情節、復雜的人物關系、扎實的生活細節是周梅森小說的特點。談及《大博弈》的故事從何而來,周梅森坦言:已在自己心中醞釀12年之久。在小說《夢想與瘋狂》出版后,一家重裝動力集團公司負責人與周梅森見面,講到了自己逆風翻盤的故事。這位企業家在最困難時,曾遠赴印尼雅加達開拓市場,但推銷并不順暢。他發現當地鼠患嚴重,便靈機一動,從國內購來老鼠藥售賣,在當地供不應求。“當時在雅加達售賣一包老鼠藥的利潤,甚至超過賣一臺小發動機。”周梅森至今都能回憶起當時的震撼。這個細節后來被他寫進《大博弈》的開頭。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有感于這位企業家身上的堅強毅力和商業頭腦,周梅森跟蹤了解多年,幾次到他旗下的企業采訪,體驗生活,獲得了大量創作素材。

但有了好素材,卻不一定有好作品。從工廠文學、改革文學一路走來,以往工業題材創作關于“中國制造”的作品體量龐大,如何推陳出新?“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走技術派路線,不走悲情路線。感傷情懷、工人困境、工匠精神、勞模奉獻、產品升級、技術突破,這當然值得寫,我把以這些內容為表現主體的創作思路稱為‘技術派’。我覺得光有這些還不夠。在講一廠、一地、一市的產品創新、轉型升級、工人奉獻之外,我更想講的是中國制造在什么基礎上、怎么崛起的,我們的時代精神是什么。”

標簽: 改革開放 時代精神 混合所有制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