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面塑小兔”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間:2023-01-31 15:50: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原標題:“面塑小兔”飛入尋常百姓家

中國文化報駐山東記者 蘇銳 文/圖


(相關資料圖)

今年春節假期,山東濟南面塑技藝非遺傳承人劉香格外忙碌。為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山東省文化館在非遺月期間推出沉浸式體驗活動,劉香帶著自己的諸多創意作品,亮相山東省文化館,受到觀眾的喜愛。

今年春節期間,劉香(右二)在山東省文化館現場制作面塑文創。

從手鏈項鏈掛件,到家居客廳擺件;從融合塑膠技藝的手機殼,到兼具傳統與時尚審美特點的文具筆筒……過去幾年,劉香在傳承發展面塑技藝的過程中,堅持與現實生活結合,秉承實用性與藝術性融合的理念,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

今年是農歷生肖兔年。進入農歷臘月之后,劉香早早開始設計。她的得意之作,便是一件將面塑小兔子與項鏈掛件結合起來的作品。

“面塑項鏈主要由三部分構成。主體是一個精致的面塑小兔子,制作時需要用更加細致的手法,有時甚至用上小刻刀等。”劉香介紹,面塑小兔子被放置在一個透明的小盒子內,小盒子兩端是銀質或金質項鏈。同時,小盒子本身也有魯繡的技藝在其中。

劉香所制作的面塑項鏈,靈感源于她參加市文化館的一次培訓。“當時老師在講課,提到現在非遺的傳承,說‘沒有融合就沒有出路’。”劉香說,那次培訓對她觸動很大。老師講了不少案例,有些非遺項目雖然文化底蘊厚重,但因為適應不了時代發展,最終歸于沉寂。

近兩年,不愛逛街的劉香主動走進濟南各大商場和旅游街區,尋找和觀察當下消費者的興趣點。在一家商場,她看到不少年輕人在挑選項鏈。那項鏈不是名牌,價格不高,但是深受年輕人歡迎。后來她一打聽才知道,那項鏈雖然材質一般,但是設計元素豐富,很有創意,均價三四百元一條,還能定制,年輕人特別是情侶非常喜歡。

劉香參考以上創意,推出了面塑項鏈。制作時,她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面塑一般比較大,無法跟項鏈結合。后來她又去請教同行和前輩,決定采用新工藝和新材料,讓作品顯得更加小巧,最終能裝進一個直徑兩厘米的小盒子,掛在身上十分別致。

除了面塑項鏈,劉香還推出了兔元素的辦公用品。比如,她將手機殼外部的美術元素,換用面塑技藝來制作。為避免長期使用面塑圖案被弄臟,她巧妙地將面塑放置在手機殼內部,與手機表面的縫隙很小,且能起到較好的保護作用。

采訪過程中,劉香的電話不斷。從北京、上海、南京打來的電話,都是要預訂她的兔年面塑文創。有的客戶甚至不還價,直接下訂單,約定交付日期。

劉香說,目前手頭的訂單,已經夠她做到今年6月。下半年,她計劃繼續深造,找專門研究文創的企業去學習,在研究技藝的同時研究市場規律,摸清消費者的需求,讓面塑這門技藝通過創意傳承下去。

標簽: 飛入尋常百姓家 山東濟南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