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心有多大,文學的宇宙空間就有多大”(主題)
(資料圖片)
——作家朱秀海談新作《第十一維度空間》(副題)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韓曉玲 通訊員 李艷 杜子薇
著名軍旅作家朱秀海創作了多部軍事文學作品,其中長篇小說《遠去的白馬》入選2021年度“中國好書”。他曾從戰爭題材“跨界”到商界題材,長篇小說《喬家大院》(第二部)入選2017年度“中國好書”。
如今,年近古稀的朱秀海又“跨界”到科幻題材。近日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的《第十一維度空間》,收錄了他近年寫的一批人工智能(AI)類或者說虛擬類小說。
不久前,朱秀海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線上采訪,講述了該書的創作經歷和感悟。
站在更廣闊的時空視野
《第十一維度空間》包含《在醫院里》《打鞭子的人》《狗、城市和有著超級月亮的夜晚》《機器學習》等10篇中短篇小說,與朱秀海過去的作品相比,跨度非常大,還寫到了迭代器、區塊鏈、機器學習、算法、時空維度等。
“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像是發生在最近火起來的元宇宙里。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既是虛擬的,又是現實的,即使全都是虛擬的,仍然要對今天的現實有所觀照。”朱秀海笑言,關于這批作品的表現手法,他一開始想稱為“心理現實主義”,但大家說這是元宇宙敘事,他覺得也挺好。
談及《第十一維度空間》的創作契機,他表示首先在于機緣巧合和“應時”。
多年前科普讀物的廣泛涉獵、曾經因面癱而住院的經歷,是朱秀海創作出這本“軟科普”的內在動力。再加上近些年,新物理學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區塊鏈、機器學習等逐漸為人們所熟悉,手機已經成了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他認為,新形態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也必將引起人們思想、意識的改變,甚至對文學產生劇烈的影響。這些變化都為他寫這批小說提供了素材和誘因,同時也給讀者接受這類作品提供了可能。
創作這批小說的原因,還在于有益和有趣。
朱秀海說,新物理學進入我們的生活后,已經和正在改變我們對宇宙的看法。其中一個積極現象,就是我們的視野因之變得更加廣闊。這也促使寫作者站在更廣闊的時空視野里來看待我們的生活,做出文學方面的反應。作家總是要反映時代的,創作和時代發展息息相關的作品,用來滿足讀者的精神需要,是作家的責任。
“作家寫作某個題材,是因為能帶給自己創作的熱情和沖動。對我來說,這類寫作給我帶來了很多樂趣,開闊了我的寫作現場。能讓我生出樂趣的,相信一定也會讓讀者生出樂趣。”他說,這樣的寫作,給自己帶來了很多新的思考、新的故事,連同“新的玩法”,這很有趣,是支持他寫下去的動力。
用AI創造宇宙故事
《第十一維度空間》收錄的系列小說,是朱秀海在文學創作上的新嘗試——在現實世界之外,創造了一個虛擬的文學宇宙空間。
他風趣地說:“心有多大,文學的宇宙空間就有多大。在這一領域,物理學干不過我們,每一個文學創造者都是那個可以用AI創造宇宙故事的人。”
朱秀海認為,在科學之外,文學也是我們認識過去、今天和未來乃至認識宇宙和我們自己的重要武器。
因此,他在創作過程中“腦洞大開”,將無限、算法加入故事的邏輯中,大膽、愉快地在虛擬中思考同時也在真實的世界中思考各種問題,探尋人類生活的新邊界,從而使故事的內涵和外延有多種闡釋的可能。
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創作感受:“很刺激,很好玩,有一種升維的感覺,如同一頭扎進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就像進入了更廣闊的宇宙星空,地球村只是我們的故鄉。”
作為當下比較火的概念,“元宇宙”為文學創作帶來了怎樣的變化或啟發?
朱秀海說,對于元宇宙,目前還沒有一個大家都認可的定義。但是,“是什么”的問題是屬于科學家的,而對作家來說,只要知道元宇宙是一種現實宇宙和虛擬宇宙的連接與融合體就夠了,這個新宇宙將給人類帶來全新的體驗。事實上,有一些新體驗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客觀地說,在元宇宙的科學研究和定義這方面,作家做不了什么。我們能做的,是和科學有聯系、但又主要是文學的一種創造,稱它為‘文學的元宇宙’也行。”朱秀海充滿激情地描述,在這樣一個新的文學的元宇宙里,我們的視野更加開闊,時空更加奇妙。人們能夠遇到想見的人,包括外星人、奇人,還會遇到各種不可思議的事件。人類自己也在元宇宙里成了奇跡,進入了外宇宙的星辰大海。那些困擾著人們的難題,或許能在元宇宙里得到解決。
“這樣的寫作,還能幫助作家認識自己正在走進的這個新世界,幫助我們觀照社會和人心。”他說,能做到這些,文學的目的其實已經實現了,作家對元宇宙的文學描述就成功了。
另一個維度的現實觀照
在朱秀海看來,元宇宙敘事屬于當下文學的一個標簽,但其與傳統文學也有共通之處。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很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都是通過意識重構,來實現虛擬生活和真實生活的拼貼與改寫。”朱秀海認為,可能所有虛構類的文學作品都是從意識虛構開始的。今天的元宇宙敘事也不是獨出心裁,仍然是通過意識重構來實現虛構生活和真實生活的拼接與改寫。
《第十一維度空間》的所有故事都打破了現實和夢想的邊界,里面的主人公既是生活在現實中,又是生活在夢想中,意識、思想、夢和現實不再有分別,但又不是純粹的科幻。
朱秀海說:“我本來想過給我的這一批作品,貼上‘心理現實主義’的標簽。就是說,在‘我’的心理上,外星人、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人,小說里寫到的螞蟻、蝴蝶這些生物,對于元宇宙中的‘我’都是真實的、現實的。”他認為,現在貼上“元宇宙敘事”的標簽,其實也可行。因為,虛擬現實的時空就是虛擬生活與現實生活相連接、相融合的元宇宙時空。
他指出,文學總是要關注人生、關注人性,如果沒有對人心的深度觀照,沒有對生死、懺悔、愛等永恒的文學母題的深切關注,文學是沒有力量的,也是沒有魅力的。
“每個時代都有各自的難題,不同時代還有共通的難題。元宇宙時代的人類,相信也有自己的難題。通過文學作品給予人類安慰和鼓舞,是文學永恒的職能。”朱秀海說,元宇宙敘事雖然是一種新的文學現象,但諸如《第十一維度空間》,最終所要表達的還是文學一直以來對人心、對人類的關注。不同之處無非是,過去融合的是過去時代的生活和對生活的思考,而今天融合的是元宇宙時空的生活和思考。
上一篇:全球熱議:《流浪地球2》來穗拜年 影迷尖叫“利是拿來!”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心有多大,文學的宇宙空間就有多大”(主題)——作家朱秀海談新作《第十一維度空間》(副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韓曉玲通訊員李艷杜
2023-01-31 10:36
原標題:《流浪地球2》來穗拜年(主題)影迷尖叫“利是拿來!”(副題)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岸 文王維宣 圖昨日,電影《流浪地球2》“我們,
2023-01-31 10:43
原標題:營銷界人士與律師解讀《滿江紅》輿論風波(引題)起訴大V有其道理錯在營銷“戲太多”(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近日,張藝謀執導的春節
2023-01-31 10:35
原標題:245場演出吸引超過5 9萬人次走進劇場總票房較2019年增長67%(引題)春節假期本市演出市場強勁復蘇(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
2023-01-31 09:45
原標題:市群藝館“走進藝術之門”青少年寒假班開班(引題)美育冬令營教孩子們“玩轉”節俗(主題)解放日報訊(記者鐘菡)“我想畫‘大鬧天
2023-01-31 09:47
原標題:《紅樓夢》從通讀到讀通(主題)——詹丹教授在東方講壇·思想點亮未來系列講座的演講(副題)作者:周丹旎思想者小傳詹丹上海師范大
2023-01-31 09:41
原標題:“又見遼博”主題晚會為“和合中國”展作結(引題)以精湛技藝賦予國寶新的生命(主題)遼寧日報記者楊競核心提示逛展覽,看晚會,與
2023-01-31 09:53
原標題:京劇、評劇、遼劇、凌源影調戲將集體亮相遼寧大劇院(引題)我省首屆新春戲曲晚會讓你過足戲癮(主題)遼寧日報記者朱忠鶴我省首屆新
2023-01-31 09:56
原標題:小觀眾將在“兔王星”歡度元宵節北京日報訊(記者李俐)繼1月26日首演成功后,大型賀歲親子互動舞臺劇《卡酷大計劃—飛躍兔王星》將于
2023-01-31 08:44
原標題:短視頻獲得數百億播放量央視春晚舞臺上再次唱響(引題)《早安,隆回》走紅袁樹雄想當“大衣哥”(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
2023-01-31 08:50
原標題:豫劇+電音,《滿江紅》配樂何以如此“帶感”(主題)傳統戲曲與當代音樂創意“混搭”,網友留言“因為電影配樂愛上豫劇”(副題)文匯
2023-01-31 08:43
原標題:《三體》“摳書拍”之外,人物性格立體更勝原著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邱偉電視劇《三體》播出過半,17萬網友打出了8 1分的網絡評分,可以
2023-01-31 08:37
原標題:開年炸裂《狂飆》魅力何在?中新網北京1月30日電(記者高凱)幾乎每個劇情節點都登上熱搜引發熱議,眾多人物都為觀眾所耳熟能詳,《狂飆
2023-01-31 08:37
原標題:一圖讀懂丨未來12年,北京中軸線保護怎么做?經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以下簡
2023-01-31 07:42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富春璧合》全國巡演首站亮相澳門新華社澳門1月30日電(記者劉剛李寒芳)以千古名畫《富春山居圖》的傳奇經歷為藍本創作而
2023-01-31 07:34
原標題:新近熱播劇《狂飆》帶火2000多年前的《孫子兵法》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孫慶云近日,隨著電視劇《狂飆》熱播,圖書《孫子兵法》也突然
2023-01-31 07:51
原標題:《深海》關注青少年抑郁癥,心理專家表示——(引題)無論何時不要放棄愛你自己(主題)揚子晚報 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動畫電影《深海》
2023-01-31 07:51
原標題:吳京沈騰黃渤給他配戲(引題)對話央視春晚“最大牌演員”(主題)紫牛新聞記者|張楠圖片視頻來源央視新聞、央視春晚?受訪者提供今
2023-01-31 07:39
原標題:人民藝起評:從《流浪地球2》感受硬核科幻的重工業美學《流浪地球》系列作為近些年來中國科幻現象級大片,受到廣泛關注。如果說《流浪
2023-01-31 05:40
原標題:賈環的燈謎真的不通嗎?張德斌元宵節將至,想起《紅樓夢》中寫節俗,著墨最多的就是元宵節,其中第二十二回更是用半回書寫了“制燈迷
2023-01-30 17:46
原標題:《中國奇譚》原創故事《林林》像一篇散文(引題)導演楊木:用水墨三維營造“東方感”(主題)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李雨心由上海美
2023-01-30 16:46
原標題:春節檔開好頭?兔年電影蓄勢待發作為全年電影市場的前哨戰,2023年春節檔交出亮眼成績單。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2023年春節檔(1月21
2023-01-30 16:56
原標題:北京劃定中軸線保護區域范圍邊界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羅鑫)《北京中軸線保護管理規劃(2022年—2035年)》近日正式公布實施,首
2023-01-30 16:33
原標題:“今日中國”藝術周在澳大利亞阿德萊德開幕據新華社澳大利亞阿德萊德1月28日電?(記者岳東興、呂薇)“今日中國”藝術周活動28日在澳
2023-01-30 15:49
原標題:賀歲欄目劇《吉聚歡喜》收官,平凡年味故事撫慰人心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七個令人捧腹的故事,七種滋味不同的年味,七場關于家
2023-01-30 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