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影視榜樣·2022年度總評榜”榜單揭曉(引題)
【資料圖】
《人世間》成最大贏家(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李夏至
歷經兩個月的初選和復選,“影視榜樣·2022年度總評榜”榜單今日正式揭曉。現實題材劇《人世間》斬獲了劇集領域的三項大獎,堪稱今年的“大贏家”,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音樂類節目《聲生不息》拿下了綜藝領域年度最佳綜藝和最佳綜藝總導演的雙重榮譽。此外,“影視榜樣·2022年度劇集報告”和“影視榜樣·2022年度綜藝報告”也同期發布。
“影視榜樣·2022年度總評榜”活動自2022年11月開始遴選入圍名單,累計收到近百部劇集和綜藝節目參加初選。結合數據支持機構酷云互動提供的收視率、點播率、口碑、市場反響、業界評價等綜合數據,綜合專家評審、媒體評審以及線上累計超220萬次的投票,最終于2023年1月形成“影視榜樣·2022年度總評榜”的榜單。
劇集領域方面,2022年初跨年播出的溫暖現實題材大劇《人世間》斬獲了年度劇集的最高獎項,將最佳電視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三個大獎收入囊中,演員雷佳音、辛柏青也借此機會彌補了此前在“飛天獎”和“金鷹獎”等主流獎項上的遺憾,符合觀眾預期,實至名歸。
最佳女主角的競爭尤為激烈,今年《人世間》《風吹半夏》《對手》《警察榮譽》等多部優秀劇作同期競爭,國內女演員均奉獻了值得被銘記的表演時刻。最終,演員趙麗穎憑借在《風吹半夏》中突破性的表演,贏得了此次“影視榜樣”的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則花落《開端》中“鍋姨”的扮演者劉丹,多年的戲劇舞臺表演經驗讓她為電視劇帶來了耳目一新的表演方式,也由此成功“出圈”。人氣演員方面,電視劇《余生,請多指教》的主演肖戰和楊紫,以明顯的網絡票選優勢最終贏得了2022年度人氣男演員和人氣女演員的稱號。
2022年國產電視劇整體展現出量質齊升的格局,在恢復產量的同時更加注重主流價值導向,現實主義創作手法也重新成為主導。位列前十的劇集中,現實題材劇高達七部,并覆蓋了不同的時間段和題材,從年代劇到農村劇,從商戰劇到警察劇,甚至還出現了科幻元素、無限循環的《開端》,以及將敵特題材融入現實題材的國安劇《對手》。古裝劇也表現亮眼,《夢華錄》以現代化的女性解讀方式,打破了古裝劇的傳統價值觀,《天下長河》突破性地以黃河治理入手,打開歷史劇的題材局限,而《風起隴西》將古裝與諜戰融合,展示了精品古裝劇應有的水平。
主創方面,2022年大導演、大編劇和大投資的作品不勝枚舉。最終,最佳劇集編劇由《對手》編劇王小槍獲得,最佳劇集導演由《天下長河》導演張挺獲得,最佳劇集制片人則花落《我們這十年》總制片人傅斌星。
綜藝領域,今年入圍的作品涌現出不少綜藝爆款,口碑收視雙豐收的作品占據較高比例,文化類作品一改往日清冷姿態,成為最受歡迎的類型。年度最佳綜藝和最佳綜藝總導演獎項歸屬于同一爆款綜藝——湖南衛視的音樂類節目《聲生不息》,該節目借由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契機,成功地打開了音樂類綜藝的懷舊之風,引起觀眾對港樂輝煌歲月的美好記憶。
上榜前十的綜藝節目中,文化類多達六個,《中國節日系列2022》《我在島嶼讀書》《舞千年》等節目均為觀眾呼聲極高的作品,《中國考古大會》《最美中軸線》《博物館之城》則進一步拓寬了電視綜藝的文化元素,從關注領域、視聽手法等多方面延展文化類節目的創新之路。
“影視榜樣·年度總評榜”由北京日報報業集團主辦,是北京市唯一由官方媒體主辦的影視類推優活動,自2018年首次舉辦以來,2022年已是第五屆。該活動堅持倡導主流價值觀,遵循主流文化價值取向,并結合大眾市場反饋、專家評審意見、媒體評審意見,力爭優選出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審美、贏得群眾口碑的精品力作。該活動由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作為指導單位,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相關文化報道部門承辦。
上一篇:天天視訊!不想再看戲份番位堆砌的“大男主”“大女主”了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影視榜樣·2022年度總評榜”榜單揭曉(引題)《人世間》成最大贏家(主題)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歷經兩個月的初選和復選,“影視榜樣
2023-01-11 11:42
原標題:不想再看戲份番位堆砌的“大男主”“大女主”了近幾年,部分影視制作公司、播出平臺對“大男主”“大女主”的執念,看得人滿頭問號。
2023-01-11 11:41
原標題:“影視榜樣·2022年度報告”同期發布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邱偉昨天,由酷云互動與北京日報·藝綻聯合推出的“影視榜樣·2022年度劇集報
2023-01-11 11:34
原標題:山東即墨古城張燈結彩年味濃1月8日晚,游客在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古城游覽。新華社發(梁孝鵬攝)隨著春節臨近,山東即墨古城張燈結彩,
2023-01-11 10:46
“網上中國”原標題:必須以質取勝,實現長遠發展(引題)你愛看網絡短劇嗎?(主題)隨著視頻拍攝制作技術的提升和網絡視聽平臺的發展,網絡
2023-01-11 10:46
原標題:全國大批年畫精品匯聚廣州展現“年畫里的中國”中新網廣州1月10日電(記者程景偉)“年畫里的中國”展覽10日在廣東省博物館開幕。展覽
2023-01-11 10:38
原標題:七部影片齊聚春節檔(主題)類型豐富觀眾選擇多(副題)齊魯晚報記者?宋說隨著電影《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宣布定檔大年初一,目前2023
2023-01-11 10:35
原標題:打造屬于當代孩子的“童年日記”(引題)《米小圈上學記》以“童話感”視覺凸顯童真、童趣(主題)近日,由中央電視臺和騰訊視頻出品
2023-01-11 09:45
原標題:著名導演何平去世享年65歲(主題)曾導演《雙旗鎮刀客》監制《甲方乙方》等作品(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肖揚據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消息,
2023-01-11 09:33
原標題:演員職稱評審下沉到縣級影視行業人才吸引力更強(引題)橫店群演就地評職稱(主題)解放日報記者于量2022年12月21日,浙江省東陽市四
2023-01-11 09:50
原標題:四川眉山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新網成都1月10日電(記者岳依桐)10日,“遂寧市桃花河遺址暨四川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專
2023-01-11 08:56
原標題:蘭州出臺黃河文化保護辦法人民日報蘭州1月10日電(記者付文)記者從蘭州市政府獲悉:當地制定出臺《蘭州市黃河文化保護辦法》,將于2
2023-01-11 08:44
原標題:嗑起中國劇,海外觀眾也上頭?閑暇時,很多人會沉浸在“放大鏡式”追劇的樂趣中。殊不知,一些海外觀眾同樣樂此不疲。尤其在海外視頻
2023-01-11 08:45
原標題:《中國奇譚》好在哪兒提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許多80后、90后,乃至60后、70后,都會會心一笑,想起兒時看過的《大鬧天宮》《哪吒鬧
2023-01-11 08:40
原標題:浙大與哥大收藏門神畫像杭州展出系經數碼轉換后重現中新網杭州1月10日電(童笑雨)春節將至,年味漸濃。1月10日,“守護·傳承門神展
2023-01-11 08:32
原標題:美術館奏響“愛的旋律”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聞逸)當動人旋律邂逅精美書畫,一場視聽盛宴正在上演。1月4日晚,“中國美術館之夜”在北
2023-01-11 07:36
原標題: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近年來,隨著現實題材劇集不斷涌現,聚焦行業發展態勢與運行規律、關注不同職業特點的職場劇
2023-01-11 07:33
原標題: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將在河南周口舉辦中新網周口1月9日電(王宇杜欣)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錄制工作將于10日晚在河南省周口啟動。春節期間
2023-01-11 05:44
原標題:川渝“詩詞列車”開進“中華詩城”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張旭李秋璇)1月9日,從重慶出發的“詩詞列車”G1534次緩緩抵達奉節站,川渝兩地
2023-01-10 15:48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三蘇故里“壽蘇會”:雅俗共賀蘇軾誕辰986周年中新網眉山1月10日電(賀劭清張浪陳選斌)1月10日,農歷壬寅年臘月十九,四川
2023-01-10 15:36
原標題:“演新戲是滋養歷練享受”(主題)何冰自導自演的阿瑟·米勒話劇《代價》明晚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攝影趙彤苑曉輝“何冰又要
2023-01-10 15:32
原標題:藏于深山的金代皇陵岳強除了明十三陵外,北京還有位于房山區大房山的金陵。和明十三陵一樣,金陵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陵葬有
2023-01-10 15:45
原標題:國潮才是最潮!中外學者剖析東西文化吸引力之變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闞楓)“國潮才是最潮,華流才是頂流”,這句中國年輕人常掛嘴
2023-01-10 15:44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對違法違規從業人員實施行業懲戒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全國廣
2023-01-10 14:51
原標題: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2》落幕,陳山聰江美儀分獲最佳男女主角萬千光輝演藝大獎意外花落“珍姐”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月8日晚,TVB
2023-01-10 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