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演員職稱評審下沉到縣級 影視行業人才吸引力更強(引題)
橫店群演就地評職稱(主題)
解放日報記者 于量
2022年12月21日,浙江省東陽市四級演員(初級)職稱評審工作在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演藝培訓中心舉行。經過前期報名審核,當天有38人參加了現場考核,其中31人最終獲評初級演員職稱任職資格。現場,38名參評的演藝人員兩兩搭檔組合,根據年齡、性別組成從題庫抽題表演,7名評委根據現場發揮及提交的資料在系統上直接進行打分。評委會邀請了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的專業教師,以及國家一級演員等,組建專家庫,隨機抽取產生本次評委。
演員職稱評審工作下沉至縣級,是一次制度創新。對于以影視產業聞名的東陽市橫店鎮,意義則更為重大。作為國內規模最大的影視實景拍攝基地,橫店鎮聚集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大批演藝人員,目前在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注冊演員人數超過10萬。
“橫漂”們真的有評職稱的需求嗎?對此,東陽市人社局人才開發科科長厲琦的回答是肯定的,且這一需求遠超外界想象:“評審結束當天,就有很多人來咨詢報名事宜,以及下一次評審舉行的時間。”厲琦認為,從現實角度出發,獲評職稱后的“橫漂”在找戲以及確定薪資時,面對劇組無疑多了一份籌碼。對于外來劇組,在挑選演員的過程中,職稱也是極具參考價值的維度。同時,作為一個能力評價體系,職稱向“橫漂”展示了完整的職業晉升路徑,不僅增加了他們的職業認同與成就感,也讓他們有了明確的努力方向和目標。
目前,東陽的演員職稱評審僅面向橫店影視城演員公會注冊人員。這些“注冊橫漂”有至少1/4常居橫店,相比規模更大、流動性更強的群眾演員群體,“注冊橫漂”是橫店的真正主力,據推測這一人群的規模在2.5萬人上下。考慮到龐大的人員基數,東陽人社部門正考慮提高職稱評審頻次,每年舉辦3—4次,滾動式推進這一工作。
影視行業正在回暖的關鍵時期,產業發展中人才是關鍵,有著“東方好萊塢”之稱的小城橫店,亟待重整旗鼓,“就地評職稱”的背后,折射出的是當地對于高質量影視行業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長三角,“小城大產業”的例子不勝枚舉,在謀求產業更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小城”需要向優秀人才展示切實的吸引力,才能讓“留人”與“引人”不淪為口號。人才吸引力的提升往往是全方位的,除了經濟硬實力,也需要更多、更靈活的制度和政策創新。從這一角度看,東陽“就地評職稱”效果仍需時間檢驗,但仍不失為一次有益探索。
上一篇:四川眉山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 天天視點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演員職稱評審下沉到縣級影視行業人才吸引力更強(引題)橫店群演就地評職稱(主題)解放日報記者于量2022年12月21日,浙江省東陽市四
2023-01-11 09:50
原標題:四川眉山發現成都平原迄今最早舊石器時代遺址中新網成都1月10日電(記者岳依桐)10日,“遂寧市桃花河遺址暨四川舊石器時代考古成果專
2023-01-11 08:56
原標題:蘭州出臺黃河文化保護辦法人民日報蘭州1月10日電(記者付文)記者從蘭州市政府獲悉:當地制定出臺《蘭州市黃河文化保護辦法》,將于2
2023-01-11 08:44
原標題:嗑起中國劇,海外觀眾也上頭?閑暇時,很多人會沉浸在“放大鏡式”追劇的樂趣中。殊不知,一些海外觀眾同樣樂此不疲。尤其在海外視頻
2023-01-11 08:45
原標題:《中國奇譚》好在哪兒提起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許多80后、90后,乃至60后、70后,都會會心一笑,想起兒時看過的《大鬧天宮》《哪吒鬧
2023-01-11 08:40
原標題:浙大與哥大收藏門神畫像杭州展出系經數碼轉換后重現中新網杭州1月10日電(童笑雨)春節將至,年味漸濃。1月10日,“守護·傳承門神展
2023-01-11 08:32
原標題:美術館奏響“愛的旋律”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聞逸)當動人旋律邂逅精美書畫,一場視聽盛宴正在上演。1月4日晚,“中國美術館之夜”在北
2023-01-11 07:36
原標題:職場劇為何越來越好看光明日報記者牛夢笛近年來,隨著現實題材劇集不斷涌現,聚焦行業發展態勢與運行規律、關注不同職業特點的職場劇
2023-01-11 07:33
原標題: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將在河南周口舉辦中新網周口1月9日電(王宇杜欣)2023年中國雜技春晚錄制工作將于10日晚在河南省周口啟動。春節期間
2023-01-11 05:44
原標題:川渝“詩詞列車”開進“中華詩城”中新網重慶1月9日電(張旭李秋璇)1月9日,從重慶出發的“詩詞列車”G1534次緩緩抵達奉節站,川渝兩地
2023-01-10 15:48
原標題:(新春走基層)三蘇故里“壽蘇會”:雅俗共賀蘇軾誕辰986周年中新網眉山1月10日電(賀劭清張浪陳選斌)1月10日,農歷壬寅年臘月十九,四川
2023-01-10 15:36
原標題:“演新戲是滋養歷練享受”(主題)何冰自導自演的阿瑟·米勒話劇《代價》明晚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攝影趙彤苑曉輝“何冰又要
2023-01-10 15:32
原標題:藏于深山的金代皇陵岳強除了明十三陵外,北京還有位于房山區大房山的金陵。和明十三陵一樣,金陵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陵葬有
2023-01-10 15:45
原標題:國潮才是最潮!中外學者剖析東西文化吸引力之變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記者闞楓)“國潮才是最潮,華流才是頂流”,這句中國年輕人常掛嘴
2023-01-10 15:44
原標題:國家廣電總局:對違法違規從業人員實施行業懲戒中新網北京1月10日電據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全國廣
2023-01-10 14:51
原標題:TVB《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2》落幕,陳山聰江美儀分獲最佳男女主角萬千光輝演藝大獎意外花落“珍姐”羊城晚報記者胡廣欣1月8日晚,TVB
2023-01-10 14:44
原標題:山東:寒冬時節送戲下鄉1月9日,在山東省鄆城縣黃集鎮陸胡同村,鄆城縣柳子戲劇團的戲曲演員在演出。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冬季農閑時節
2023-01-10 13:49
原標題:“讓民間文物修復技藝傳承延續”人民日報記者李強鐵匠將燒紅的鐵錠捶打成鐵藝裝飾;泥瓦匠用瓦刀和灰泥“修復”古老的建筑墻體;石匠
2023-01-10 13:42
原標題:海口國際免稅城里的“兔年”商品在海口國際免稅城拍攝的兔年主題化妝品(1月8日攝)。兔年將至,在海口國際免稅城,許多品牌推出融入
2023-01-10 11:54
原標題:唱出質樸真情,定位暖心聯歡《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完成第三次彩排1月9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完成第三次彩排。
2023-01-10 11:48
原標題:春晚總導演談“兔圓圓”創作歷程8日,廣電總臺2023春晚吉祥物形象“兔圓圓”、總臺文創兔年生肖形象“兔團團”產品首次對外亮相。由中
2023-01-10 11:47
原標題:主旋律電視劇創作有突破類型多元化貼近生活(引題)平凡人的故事最能打動人心(主題)今晚報記者劉桂芳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國產劇從
2023-01-10 11:52
原標題:河北石家莊:“家門口”樂享多彩文化生活1月9日,在石家莊市灣里廟步行街郝友友民間文藝家工作室,烙畫藝術家郝友友(右)指導孩子們
2023-01-10 11:33
原標題:2023深圳國際當代陶藝邀請展開幕中新網深圳1月9日電(鄭小紅朱族英)由深圳市龍崗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主辦的“圳出發—景色正好2023深
2023-01-10 10:34
原標題:河西區首屆西岸非遺文化迎春年貨市集啟動(引題)非遺文化綻風采紅紅火火過大年(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非遺文化綻風采紅紅
2023-01-10 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