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凜冽的高原寒風中,即將放假的孩子們,打鬧著穿過不大的操場,鉆進了一間閱讀室。這里新增了不少公益捐贈的書籍,他們讀得津津有味。
據網經社數字零售臺(DR.100EC.CN)獲悉,12月23日,拼多多“為你讀書”公益行動首次走進貴州省畢節市,為畢節市民族中學的孩子們帶來了5000冊精品圖書,并邀請“眾聲創作者計劃”作家、青年歷史學者張明揚線上授課。
【資料圖】
課堂鈴聲早已遠去。高三(7)班的燕桂蘭,還在“消化”這節閱讀分享課。尤其是那句“多多讀書,總有答案”,讓她記憶深刻。
拼多多“為你讀書”公益行動走進貴州省畢節市民族中學,為這里的3000多名學子送來5000冊精選的圖書。 陳曦 攝
閱讀的光亮
在畢節市民族中學就讀的學生,有彝、苗、白、回、布依、仡佬等少數民族,占總數近一半。風俗不同,方言各異。
高三(7)班的班主任楊章熠回憶,剛和孩子們接觸時,他們的眼神有些習慣性躲避,不大愿意與人溝通交流。自從《給孩子的詩》打開了師生之間那扇“掩著的門”,漸漸地,他找到了和孩子們親近的方式——閱讀。
兩年里,閱讀帶給孩子們的蛻變,遠超楊章熠的預期。
班上的許忠航同學在筆記里留下“寶藏”。他寫道: “我面對人生路口不知所措之時,閱讀總能讓我看到堅持的曙光,看到不同路的風景,帶給我無盡的希望。”也許這個十七八歲的孩子還讀不懂《游山西村》中“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深意,但楊章熠知道,閱讀給了愛思考的孩子以自信與力量。
“從此以后,世界上沒有了白頭,有的只是滿園的花兒與一屋子星星。”高三(9)班的黃家富在閱讀札記里,字里行間都是對父母親人的愛與感恩。
“黃昏的余暉透過窗,落在筆尖上,紙上灑滿了金光。”在燕桂蘭看來,閱讀是她與作者的對話和互動,既在生活中享受閱讀,也在閱讀中學會生活。
長期閱讀的積累,讓孩子們的表達有了情感,有了新意,也有了趣味。但在一些邊遠地區、小鎮鄉村,還有孩子為讀一本好書而不可得。2020年,拼多多工作人員在三區三州助力脫貧攻堅時,發現偏遠地區的青少年閱讀群體對于平價優質的正版圖書存在迫切需求。
從2021年4月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孩子們收到捐贈的第一本書開始,拼多多“為你讀書”公益項目組的足跡,遍布西藏、新疆、甘肅、青海、貴州、陜西、安徽、云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山區中小學、特殊學校。截至2022年12月,已累計捐贈圖書超30萬冊。
“為你讀書”公益項目組帶來的這批書籍,點亮了孩子們眼里的光。楊章熠臉上有濃得化不開的喜悅和感激: “這些好書,能為他們的人生道路播撒智慧的種子,讓他們帶著更明亮的眼睛看世界。”
此次捐贈給畢節市民族中學圖書已全部分類、上架,面向全校師生開放。陳曦 攝
經典的魅力
“36年來他們無時無刻不盼望著重回阿茲臺克的榮耀巔峰,這也是梅西肩負的使命。阿根廷詩人博爾克斯曾經說過:任何命運,無論多么復雜漫長實際上只反應于一個瞬間,那就是人們徹底醒悟自己究竟是誰的那一刻。”
甫一開場,張明揚就用扣人心弦的世界杯決賽和賀煒的詩意解說,牢牢抓住了高三(7)班全體學生的注意力。
話鋒一轉。“很多人認為,將來只要不從事文化有關的行業,就不需要讀那么多書。但我們從賀煒華麗的解說詞中可以看出,他讀過很多書,像羅曼·羅蘭、莫泊桑、福樓拜這些文學大師的精彩語錄,都曾伴隨著他的聲音,通過重大的足球賽事為人熟知………”張明揚說,人們需要通過閱讀經典,延展自己生活的現實世界,釋放自己人生中的可能性,對這個世界保持著開放性。
不局限于傳統的捐贈,每一次發起“為你讀書”公益捐贈落地活動,項目組都會邀請作家、學者走進偏遠地區,通過增加場景化的知識傳播,如念一段詩、讀一篇文,上一堂課,希望以更加豐富立體的形式助力偏遠地區中小學校公益閱讀事業的發展。
在這堂特殊的閱讀分享課上,張明揚圍繞“為什么要讀經典”和“如何閱讀經典”娓娓道來,旨在破除孩子們對經典的望而生畏,“經典并不是面目可憎的老頭子,其實早已存在于我們的生活。”
“《紅樓夢》應該怎么讀?”“怎么看待高考作文的局限性?”……在張明揚的啟發下,學生們也踴躍表達出自己在閱讀時的疑惑。
問答之間,張明揚為孩子們講述了經典著作中遼闊的世界與燦爛的星光。不僅是知識分享,更是經驗和精神層面的分享。
“眾聲創作者計劃”作家、青年歷史學者張明揚線上授課,學生們踴躍表達出自己在閱讀時的疑惑。陳曦 攝
山外的聲音
畢節市民族中學地處烏蒙山腹地——前山連后山,遠山連近山,看不到邊的還是山。對這里的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刻苦學習是走出大山的出路。
“永遠不要低估這些孩子的求知欲、好奇心。哪怕他們是來自偏遠山區,當他們有機會去接觸到外面的世界,接觸到一些新的知識時,剎那爆發出來的那種求知欲,會讓參與其中的人非常感動。”盡管這已經是第二次攜手“為你讀書”公益行動,張明揚仍然深受觸動。
課堂有限,閱讀無限。這次“為你讀書”的捐贈書目中,有像《紅星照耀中國》這樣的勵志讀物,通過革命先輩的動人事跡,傳遞紅色信仰的非凡力量;有的如《時間簡史》,想要引導孩子們突破現實的局限,張開想象的翅膀,擁抱更高遠的視野和格局;再如《文化苦旅》,把孩子們帶入歷史文化長河,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挖掘蘊含于當代世界文明中的審美價值……
這些穿山越嶺送到畢節市民族中學的書,來自教育文化行業專家推薦,以及教學組和項目組的精挑細選,覆蓋不同主題,方便老師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和實際需求引導學生閱讀。
“為你讀書”公益行動的足跡,遍布西藏、新疆、甘肅、青海、貴州、陜西、安徽、云南、湖北、江西等地的山區中小學、特殊學校。截至2022年12月,已累計捐贈圖書超30萬冊。陳曦 攝
“希望偏遠地區的孩子,通過閱讀和學習,看到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打開更遼闊的生命圖景”。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4月,拼多多提出知識普惠的長期理念,“為你讀書”公益捐贈行動會一直持續下去。
高山之上,回響起孩子們的讀書聲。他們在山里長大,但他們不會永遠“困”在大山之中。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首屆東郊記憶新年音樂季唱響2023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任宏偉說唱、電音、流行、搖滾……在成都傳媒集團所屬的東郊記憶里,音樂不曾缺
2023-01-03 16:34
原標題: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風起》開年熱播(引題)“老干部”靳東人到中年再創業(主題)今晚報訊(記者劉桂芳)都市職場情感劇《縱有疾
2023-01-03 15:43
原標題:何冰自導自演新劇《代價》上演北京晚報訊(記者王潤)繼2018年首次執導話劇《陌生人》后,演員何冰再次擔任戲劇導演,由他自導自演,
2023-01-03 15:37
原標題:北京人藝官宣開年大戲《正紅旗下》北京晚報訊(記者李俐)日前,北京人藝官宣了2023開年大戲《正紅旗下》,該劇由馮遠征、閆銳導演,
2023-01-03 15:41
原標題:對上眼了!三星堆“神人”“神獸”成功“跨坑”合體這是考古學家用數字三維模型技術合成的文物圖像。新華社發(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3-01-03 14:45
原標題:貴州黔西:民俗歌舞迎客來1月2日,游客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和苗族同胞一起圍著篝火跳舞。元旦假期,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
2023-01-03 14:50
原標題:作家王躍文立足“史筆為文”(引題)長篇小說《家山》出版(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作家王躍文的新長篇《家山》日前由人民文學出
2023-01-03 14:41
原標題:買飾品迎新年1月2日,市民在河南省開封市年貨批發市場購買新春飾品。隨著春節臨近,年貨市場生意紅火,人們開始置辦各種年貨,準備與
2023-01-03 14:33
原標題:2022年全國電影票房300億元(引題)《長津湖之水門橋》獲年度票房冠軍(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202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以300 67
2023-01-03 14:55
原標題:靈渠,究竟是一條怎樣的渠(主題)——來自“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第十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報道(副題)光明日報記者計亞男開鑿于秦始
2023-01-03 13:51
原標題:全市各大劇場實現應開盡開(引題)元旦假日全市線下營業性演出303場(主題)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據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數據顯示:2
2023-01-03 13:47
原標題:“藍兔子”好不好看,不妨交給時間去評判作者:徐剛據2022年12月29日《成都商報》報道,兔年春節將至,近日在一張標價為1 20元的郵票
2023-01-03 13:33
原標題:手藝,讓生活更美好(逐夢)王劍冰一山東,濰坊。走進楊家埠村一間敞亮的大屋,就仿佛走進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那么多的“蝴蝶”集
2023-01-03 13:33
原標題:在戲謔搞笑中拆解中年危機師文靜1月1日,靳東、宋佳主演的開年都市劇《縱有疾風起》播出,“背叛”“復仇”“搞笑戲謔”等成為看點,
2023-01-03 13:45
原標題:中國電影2022:現實主義、類型化與問題意識張沖2022年中國內地電影總票房約為286億,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幾位的有《長津湖之水門橋》《獨
2023-01-03 10:41
原標題:中國戲劇2022:走出“討好型人格”?閆小平在2022年很多個演出暫停的日子里,不少演職人員仍然在排練廳、劇場里孤獨地蹬踏,沒有全部
2023-01-03 10:41
原標題:李梅:只想做個真誠的演員牛嘉宇她憑借《酗酒者莫非》獲得2018國際戲劇學院獎最佳配角獎,作品《第十二夜》獲得1994年亞洲演劇祭舞臺
2023-01-03 10:37
原標題:三年修繕重新開放記者帶你探訪北海漪瀾堂→日前,北京北海漪瀾堂古建筑群經過近三年的修繕及布展工作,全面對游客恢復開放。漪瀾堂位
2023-01-03 10:52
原標題:湖北鄂州詩歌音樂節迎新年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鄒明強通訊員礦燈一元復始,萬象更新。2023年元旦,湖北省鄂州市詩歌音樂節上演,以文
2023-01-03 10:42
原標題:北京推動傳承急需保護的非遺項目人民日報北京1月2日電?(記者潘俊強)記者從北京市文旅局獲悉:近日,北京出臺《北京市急需保護的非
2023-01-03 09:35
原標題:2022武漢雙年展舉辦人民日報武漢1月2日電?(記者范昊天)近日,“藝以通衢——2022武漢雙年展”在湖北武漢舉辦。285位中外藝術家及團
2023-01-03 09:54
原標題: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元旦恢復開放(引題)四大展覽奉上文化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1月1日,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
2023-01-03 09:42
原標題:四川博物院蘇軾主題展受熱捧(引題)賞東坡風采品蜀地勝韻(主題)劉裕國“這次展覽特別用心,四川博物院值得表揚。”“今天真是賺大
2023-01-03 09:38
原標題:莞博三星堆特展驚艷亮相人民日報海外版電(黃翼)悠揚的古琴聲仿佛從時空深處傳來,光影變幻出三星堆青銅面具的圖案,威嚴神秘的青銅
2023-01-03 09:50
原標題:博物館在免票政策之下收入不減反增,這歸功于文創產品的開發。數字技術的注入,使傳統文化的發展逐步躍升為文創新經濟產業(引題)博
2023-01-03 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