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張愛玲逝世28周年:未踏祖籍故土,卻“書香繼世”

時間:2023-09-08 10:02:03    來源:中新社    

原標題:


【資料圖】

張愛玲逝世28周年:未踏祖籍故土,卻“書香繼世”

中新社唐山9月7日電

白云水 孟潮

在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歡喜莊鄉入口旁,一個大型書簡雕塑立于此地。這個雕刻有張佩綸、張人駿、張愛玲等名人的建筑小品,已然成為當地的文化坐標。

適逢作家張愛玲逝世28周年前夕,歡喜莊中學的孩子們手持鮮花,來到“書簡”前追憶張愛玲的“書香年華”。

9月6日,張愛玲故里河北省唐山市豐潤區大齊坨的學生們,手持鮮花在“書簡”前追憶張愛玲。朱大勇 攝

唐山市豐潤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三級調研員劉天昌研究張氏家族多年。他說,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張家頗有名氣,尤以晚清名臣李鴻章的女婿張佩綸(張愛玲祖父)、兩廣總督張人駿(與張佩綸是叔侄關系)為代表。

張愛玲曾在散文《天才夢》中寫道:“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滿清遺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眼看著他的淚珠滾下來。”劉天昌說,文中提到的“遺老”便是張愛玲的“二大爺”張人駿。

“1995年9月8日,張愛玲在美國去世,但屬于她的高光卻越加明亮。”劉天昌說,世界上有華人華文的地方,就有人談論張愛玲。

今年77歲的張象彬是豐潤張氏第21代族人,是張佩綸的曾孫輩,按輩份當稱張愛玲為“姑姑”。

張象彬翻開“河北豐潤大齊家坨張氏家族族譜”說,大齊家坨就是現在的大齊坨村,祖輩傳下來規矩,大齊家坨張氏后人不管從事什么行業,都要“書香傳家”,“尤其是女孩子,要上學讀書”。

在張象彬眼里,被譽為“中國近現代史上的20位杰出女性”的張愛玲,收獲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粉絲”與“書迷”。

今年4月,“張愛玲書屋”在張愛玲故里大齊坨村附近建了起來。書屋重點展示了張愛玲創作發表的《半生緣》《傾城之戀》等多部作品,收納與張愛玲相關讀物200余冊。

9月7日,張愛玲故里大齊坨村的學生們在“張愛玲書屋”觀看張愛玲生平簡介。朱大勇 攝

在書屋一角,記者發現一本大齊坨小學校刊,這是該校“愛玲文學社”的學生們創辦的。校刊指導教師張俊芝說,愛玲文學社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如今不少愛玲文學社成員在各類讀書創作活動中屢次獲獎。

歡喜莊鄉鄉長魯剛波說,大齊坨村目前有村民2000余人,其中超過60%的人姓張,而張佩綸一脈的族人有300多人。目前鄉里已經開始籌建張氏家族研究會,希望這份“書香”繼續傳承下去。

“書簡”里的張愛玲或許沒想到,她雖未曾踏過祖籍故土,這里卻盛開了絢爛的“書香之花”。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