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漸凍人馮錦源,嘗試用AI寫小說
(資料圖片)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陳斯斯
2023年6月,馮錦源在房間的陽臺上操作電腦。本文圖片 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從日語翻譯到游戲開發、劇本設計,再到用ChatGPT寫小說、設計游戲鍵盤,漸凍人馮錦源始終與世界同步。
2023年6月21日是第二十三個“世界漸凍人日”,也是澎湃新聞記者跟蹤報道馮錦源的第七年。
這一年,他38歲了。1985年出生后不久,馮錦源就被發現腿腳無力,父母帶他四處求醫,但仍然無法遏制病情發展——“無力感”從雙腿擴展到雙臂、雙手,再到頭部,他全身上下只有左手兩根手指以及一雙眼睛能動,這樣的狀態持續至今。
因行動能力的缺失,近些年來,馮錦源很少出門。幸運的是,在沒有進一步治療的情況下,他的病情似乎沒有更加嚴重。
依靠著強大的學習能力和興趣愛好,他不斷在翻譯員和游戲開發者之間切換角色,游走于知乎、B站、Steam游戲網站等,制作或完成多個游戲產品、故事類游戲視頻及翻譯作品。
多年來,馮錦源與電腦相伴,和年過九旬的奶奶一起生活,日常起居由阿姨照顧,家人也時常來探望。新冠疫情三年來,他一度感慨“躲過了”,但2022年底,他與奶奶也經歷了發燒、嗓子痛等癥狀,持續1個月左右才逐步“陽康”。
如今,馮錦源依然靠日語翻譯維持生活開銷,并且不斷為新設計的游戲劇本尋找合作伙伴,希望有一天能推向市場,讓自己的作品“被看見”。
在看完電影《流浪地球2》后,他還曾想:是否有一天自己死去了,可以通過“數字生命”永恒地在另一個世界生存下去,“希望‘數字生命’可以記錄下我的人生、我的思想?!?/p>
游戲是馮錦源的一大愛好。
6年沒有下過樓,
很宅但也很自律
2023年6月17日,上海進入梅雨季節,悶熱與潮濕相伴。多年來,馮錦源租住在蘇州河邊的一處高層住宅,習慣依窗而坐,借著窗外一絲涼風,或是身旁一臺小風扇,選擇同一個姿勢,度過每一天。
“從2017年底搬來到現在,我一直沒有下過樓。”馮錦源坦言,行動的不便已經讓他失去了下樓的念頭,本身就很“宅”的他,早就學會了在網絡世界中尋找快樂。
盡管“宅”,但他非常自律:早上7點起床,晚上8-9點睡覺,白天大部分時間里,他都在工作或學習,每年都會翻譯一些日語著作。
除此之外,他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撰寫游戲劇本,尋找美術、音樂等團隊,以視頻化的形式開發游戲。他還時常逛知乎、看B站,去學習新的知識,給大腦一定的娛樂空間,并嘗試著去了解當下年輕人正在關注些什么。
馮錦源回想起2022年底,自己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的經歷,作為免疫力低下的罕見病人,他多少有些害怕,但好在這一次感染并沒有帶給他太多的痛苦。
“就像感冒的癥狀,發燒了2天左右,還有就是嗓子痛,但也沒有咳嗽、沒有痰,吃了退燒藥和中藥顆粒,5天就退燒了?!痹诟腥酒陂g,馮錦源只能躺在床上休息,偶爾吃一些東西。
在他感染后不久,93歲的奶奶和照顧他們的阿姨也陸續感染,好在大家的癥狀都不算嚴重,也沒有送往醫院治療,奶奶出現了低燒、咳嗽、心跳加快等癥狀,好在及時吃了退燒藥,馮錦源也提前網購了制氧機,給奶奶用上。
大約一個月后,經歷了疲乏和困頓,一家人陸續“陽康”,回歸到正常的生活節奏。
為了增強自己的抵抗力,馮錦源還開始服用一些維生素、膳食補充劑等。為了盡可能不讓自己感冒,他很少在夏天開空調,冷風會讓他加大感冒的概率,而一旦出現咳嗽、喉嚨有痰,他或許將面臨病情加重,導致呼吸困難的局面,因此要避免發生這種情況。
馮錦源的電腦桌上放置的物件,每天陪伴著他一起工作學習。
開發的一部游戲已回本,
新游戲作品在路上
翻譯和游戲,是馮錦源的工作,也是他的兩大愛好。
自學日語三年多,他曾于2004年考取日語一級證書,他的考分在當年華東地區5000名考生中排名前20。此后,他幾乎每年都會與出版社對接,翻譯動漫書、小說等,近20年來總共翻譯百萬字。
“今年翻譯的工作減少了,過去一年接5-6本書的翻譯,今年只接了2本書的翻譯。”馮錦源感慨,平均2-3個月,他就能完成一本書的翻譯工作,對他來說,這項工作很簡單,同時他也感慨,人工智能給翻譯帶來的巨大挑戰,“在翻譯方面,目前AI的能力很強,甚至比一部分翻譯者的水平更高。”
馮錦源的“游戲人生”從2018年開啟,《幽鈴蘭》是他的第一部游戲作品,這是一款文字冒險GALGAME,歷經一年多創作,于2019年6月誕生,劇本由他自己完成,人物形象設計、人物配音、游戲配樂等通過在網絡上尋找后期制作團隊一起完成。如今這款游戲在Nintendo Switch網站上線2年多來,已經回本,這給了他很大的鼓勵。
《山茶列車》是他歷時2年多創造的一款游戲,僅僅游戲劇本就有10萬多字。這款游戲于2022年5月底在steam網站上線,“目前來看,關注熱度還不是很高?!瘪T錦源說,另外還有一部游戲《夏日花火》他參與了演出腳本的設計,此外自己花了整整三年去撰寫的70萬字游戲劇本《幕海聆濤》,目前仍在后續制作過程中,資金方面還存在缺口。
撰寫游戲劇本之余,馮錦源一有空就會玩游戲,希望從中獲取設計的靈感。
在他看來,中國的單機游戲經歷過輝煌時代,如上世紀90年代出品的單機游戲“仙劍”,曾在國內獲得了頗高的市場關注度,游戲有完美感人的故事情節,曾感動諸多玩家。但放眼當前,很少有這樣的單機游戲出現,不少網絡游戲多以‘氪金’為目的,在劇情設計、游戲內容、人物情感方面的輸出少了很多。
他還關注到了米哈游公司出品的《原神》“出圈”的故事,“中國游戲的創新能力并不弱,《原神》無論從美術、音樂等來看在國際上都是拿得出手的,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這樣的爆款作品出爐?!边@是馮錦源的期待。
馮錦源嘗試用ChatGPT寫小說。
嘗試用ChatGPT寫小說,
只能打個及格分
人工智能、ChatGPT,是2023年馮錦源最關注的話題。
他坦言,自己的編程水平還在入門級,小時候學習過C語言,2022年也了解過Python語言的基本語法。
就在2個月前,他曾嘗試用ChatGPT寫小說,他給出人物設定、劇情梗概、故事大綱等,近4000字的小說,只用了近2個小時就出爐了,標題《詛咒的幽影:林家秘聞》。這是一部恐怖懸疑小說,講述了家族諸多成員在特定年齡時神秘死亡,死亡原因都與生前佩戴的一枚戒指有關,隨后主人公前往古宅尋找原因、解除詛咒。
“AI寫作的劇情內容中規中矩,沒有太大的新意,只能打個及格分,距離優秀還很遙遠?!彼ㄟ^實踐感受到,在個性化劇本的創作方面,AI還無法取代人類,人類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這基于豐富的人生經歷、生活經驗等等。
他還嘗試了和ChatGPT一起做了黑科技屏幕的鍵盤,主要用于游戲,并將自己的這項嘗試用文字記錄下來,發布到網絡分享。
“過去我也試過很多黑科技來幫助自己玩游戲,比如語音控制工具VoiceAttack、各種屏幕鍵盤,甚至朋友替我特制的主機專用虛擬手柄轉接器,那件設備真的非常有用,伴我度過了整個PS3和PS4時代。”馮錦源表示,Windows系統自帶的屏幕鍵盤因功能簡陋、可自定義程度低,對他來說并不那么好用,這也激發了他做了這款新的游戲鍵盤,大大方便他玩游戲。
除了ChatGPT,他還常常思考“數字生命”,這也源自《流浪地球2》觀影的體驗。馮錦源想,或許有那么一天,自己死去了,可以通過“數字生命”讓自己永恒地在計算機世界里活下去,“希望‘數字生命’可以記錄下我的人生、我的思想。”
馮錦源還把內心一份愛給了留守兒童。2022年,他申請加入了“藍信封留守兒童關愛中心”,半年多來他用鼠標“寫”下了2封信,希望能與留守兒童結對子,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樣的公益活動他做了很多,如幫助社會愛心人士在西藏建校舍,捐助過像他一樣無法進入校園讀書患“淋巴瘤”的少年,還曾教孤兒學習日語、讀電子書,幫助他們自學。
“希望盡我所能,去幫助一些人,這是我的信仰,也是我的社會價值所在?!瘪T錦源說。
標簽:
上一篇:今頭條!多方牽手助力“貓神”閃耀新空間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漸凍人馮錦源,嘗試用AI寫小說澎湃新聞首席記者陳斯斯2023年6
2023-06-21 12:53
原標題: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端午節天橋藝術中心“煥新”登場——
2023-06-21 11:39
原標題:《我們的荊軻》登臺曹禺劇場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荊軻刺秦,
2023-06-21 11:55
原標題:“三蘇”家風家教展演展示活動在眉山舉行光明日報眉山6月20日
2023-06-21 11:40
原標題:陜西發現春秋秦大型建筑遺址(主題)為了解研究秦雍城提供科學
2023-06-21 11:40
原標題:和·藝術館揭牌開啟16項展覽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和·藝術館
2023-06-21 11:38
原標題:人間好時節丨夏至:夏日如約而至與你悅享清涼夏至已至此時北半
2023-06-21 10:33
原標題:河北大名發現一合唐代墓志對考證當地區劃行政提供佐證中新社邯
2023-06-21 10:55
原標題:漢陽公園石榴花塔銘牌有記載(引題)?南宋時漢陽曾經叫過“漢
2023-06-21 10:57
原標題: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動漫節“金猴獎”揭曉6月20日晚,由中央廣播
2023-06-21 10:34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蔣菡“我們的獎金將用于藍天救援隊的公益活動……
2023-06-21 08:49
原標題:秦雍城發現時代最早秦國大型建筑遺址為春秋時期建筑遺址記者從
2023-06-21 07:55
6月15日,以“聚焦新時代塑造新動能”為主題的《科技創新與品牌》雜志
2023-06-21 07:33
原標題:第28屆國際啤酒節開幕(主題)為期71天(副題)廣州日報訊(全
2023-06-20 15:42
原標題:第18屆中國-東盟文化論壇在廣西舉行人民網北京6月20日電6月19
2023-06-20 15:34
原標題:國家級非遺項目苗族剪紙代表性傳承人姜文英:(引題)一把剪刀
2023-06-20 15:52
原標題:“走讀山東·外眼看濟寧”系列參訪活動走進京杭佳苑社區(引題
2023-06-20 14:44
原標題:走文化廊道看山東發展(引題)煙臺作家赴山區海島創作采風(主
2023-06-20 14:35
原標題:音樂劇《羅密歐與朱麗葉》9月來蓉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荀超
2023-06-20 14:39
原標題:游龍、岸龍、夜龍……容桂龍舟觀賞性強(引題)不比速度比“顏
2023-06-20 14:36
原標題:延時開放、增加講解場次、預約分流……(引題)成博“漢字中國
2023-06-20 14:42
原標題:“故宮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宣傳周”匯報展示活動舉辦中國文化報訊
2023-06-20 13:54
原標題:全國大學生迎“大運”詩詞大會在成都啟動新華社成都6月19日電
2023-06-20 13:39
原標題:“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在滬開幕6月19日,來賓
2023-06-20 13:43
原標題:黃河流域九?。▍^)文化館聯盟在青海成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2023-06-20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