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全國科普示范縣?丨擴大“朋友圈”,打造“科普圈”,鄞州亮出金招牌 天天熱點

時間:2023-06-21 11:37:33    來源:科普中國網    

近日,寧波鄞州科技信息孵化園里,一場《我的挑戰深淵極限的故事》報告正在進行。演講者是“蛟龍”號總體與集成項目負責人、第一副總設計師,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崔維成。

作為9次深入海底的“載人深潛英雄”,也是挑戰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的“萬米海底追夢人”,崔教授的講述,受到了現場觀眾“追星”般的熱捧。

這是鄞州擴大“朋友圈”,打造“科普圈”的一個縮影。


(相關資料圖)

作為第一批全國科普示范縣(市、區),也是寧波市唯一,鄞州堅持大科普理念,全方位調動社會資源力量,積極探索,涌現出一批科普典型亮點與“金招牌”。

一張手繪地圖串起70家科普文化場館

“哪里有科技工作者、科協工作就做到哪里,哪里科技工作者密集、科協組織就建到哪里,哪里有科協組織、建家交友活動就開展到哪里?!?/p>

讓科普盡在身邊,在鄞州這并不只是一句口號。

鄞州科協按“一社(村)一特,一街(鎮)一品”理念,形成大型場館、專業場館、村(社區)科普館、農業科普館(基地)、學??萍拣^、流動科技館、企業科技館、“點”狀微科普館等八大類全覆蓋的特色實體科普文化場館體系。

如今在鄞州,僅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就有27家。隨著科普“朋友圈”不斷擴大,2021年鄞州區科協發布寧波首張集合轄區科普資源的線上“科普地圖”,囊括全區特色鮮明、不同主題的科普文化場館。

這些場館都有哪些特色?中國科協公布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其中位于鄞州區的寧波科學探索中心、周堯昆蟲博物館、寧波海洋世界等3家單位榜上有名。而這3家單位,也是“科普地圖”顯示的場館之一。

其中,寧波科學探索中心是全國首家以“探索”為主題的大型互動式體驗科普場館,全館展品總數425件,均為互動體驗和動態演示型展品,還有浙江省最大球幕影院;寧波海洋世界是寧波唯一一家展示海洋生物、宣傳海洋知識的專業海洋館,擁有200多種、2萬多條(只)海洋生物;周堯昆蟲博物館是鄞州區特色鮮明的博物館,也是國內第一座昆蟲博物館,不久前剛剛入選全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館內各類標本、模型、書畫等藏品超一萬件。

通過掃碼進入線上鄞州科普地圖,地理方位、交通路線和場館類別一目了然。點進場館,包括視頻、音頻、門票信息、開放時間、地址導航等場館的信息一一呈現。

同時,發布的科普活動信息,讓科普愛好者能及時掌握場館動態與活動消息;開展的線上線下打卡積分活動,滿滿儀式感增強了市民參與科普活動的熱情。

一張圖串起特色鮮明、主題分明的科普文化場館,將鄞州“15分鐘科普圈”落在實處。

服務重點人群打造科普亮點品牌

“科普圈”已經形成,該如何深入基層?青少年和老年人無疑是兩大重點群體,由此也涌現出不少亮點品牌。

2022年,鄞州區科協啟動科普資源助力“雙減”專項行動,打造“科學風車”品牌項目,聯合特色科普場館,將精心設計的科學探究課程送進校園,通過“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持續開展館校雙向雙進活動。

截止2022年底,“科學風車”已順利完成“海底兩萬里”、“農場主的生活”等主題課程,“空天探秘”天文活動、“氣象萬千的科普”等主題講座,“執著的屠呦呦”科普劇等20余種類型的活動,向轄區內105個社區輸送近200場次活動,累計參與活動人數達24000余人。

2023年,“科學風車”總結經驗再出發,將向農村學校和外來務工子弟學校傾斜,并增加科普迎亞運、海洋環境等熱點知識,在節假日期間為青少年送科普到“家門口”。

而鄞州區新推出的“科學蜂巢”社區科技星火計劃,以“科學蜂巢”科普志愿者聯盟為品牌,開展面向社區,以6~12歲青少年(或以一老一小親子方式)為對象、以科技制作和互動科技實驗為主的科普活動,播撒科技星火。

針對科普的另一重點群體,鄞州區精準設計培訓體系,推動老年人融入智能社會。

根據老人們的智能手機使用水平,鄞州開設基礎班和提高班,以滿足不同群體對智能手機操作的差異需求;考慮到老年人眼睛花、理解慢,特意編印書面教材,用于課堂教學。

據統計,2017年至今,鄞州區送教遍及145個社區和132個村,已有超7萬名銀齡老人接受智能手機培訓。

在鄞州,科普工作也善于結合本土優勢。被稱為“院士之鄉”的鄞州,擁有鄞籍院士45位,數量居全省各縣(市、區)之首。鄞州充分發掘和利用本地科學家精神教育資源,講好本土科學家故事,讓科學家精神被看見。

來源|錢江晚報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