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今頭條!多方牽手助力“貓神”閃耀新空間

時間:2023-06-21 11:39:57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端午節天橋藝術中心“煥新”登場——(引題)?


(資料圖)

多方牽手助力“貓神”閃耀新空間(主題)

北京日報記者 王廣燕

生活在故宮里的御貓“寶貝兒”,即將在新空間劇場引領觀眾開啟一場奇幻旅程。昨天,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發布新空間、新內容、新劇場三大創新舉措,作為“傳統煥新計劃”的開幕戲,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在端午假期開啟首演。該劇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共同出品,由仙童國際戲劇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日報報業集團聯合出品。在發布會現場,幕后出品方紛紛現身,講述多方合作創作過程,揭示繁榮演藝市場、推進演藝新空間的新探索。

談到開創演藝新空間的緣由,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副總經理楊樹聰說:“這兩年圍繞探索演藝新空間,業界有很多討論的聲音。天橋藝術中心既有的四個劇場涵蓋了大、中、小劇場,共計3300座,每年能上演900多場演出。在劇場之外的公共空間,天橋藝術中心舉辦了不少展覽,并呈現文創周邊產品。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城市空間載體和演藝內容的創新,進一步培育天橋演藝區的演藝產業生態,豐富文化消費供給。”

眾嘉賓合力啟動天橋“煥新計劃”。北京日報記者 方非攝

“當得知《貓神在故宮》要在新空間上演時,我是非常興奮的。”《貓神在故宮》原著作者、中國兒童藝術劇院院長馮俐在看過排練場后欣喜不已,“主創團隊為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出新的嘗試,特別了不起。作為原著作者,我很想呈現一只貓眼中的故宮,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離故宮很近,對傳統文化更加有情感。”她透露,貓神IP還將推出同名音樂劇,形成兒童戲劇生產、運營矩陣,滿足更多孩子的不同需求。

回顧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最初醞釀時的想法,仙童國際戲劇文化(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悅說:“天橋藝術中心在北京中軸線的南端,我們要做一出具有北京特色的、有趣的、年輕派的劇目。在看了馮俐老師的繪本《貓神在故宮》后,我們如獲至寶,可以說這本書一下點亮了我們心目中的新空間劇場項目。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的導演劉曉邑很有才華,對于這部劇的創作有著無限的激情。我們希望觀眾走進劇場,發現不僅大戲看北京,小戲也精彩。”

“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是北京日報報業集團首次參與舞臺劇目出品,這既是一次跨界之旅,也是報社多元化發展的新嘗試。”北京日報社副總編輯、社務委員會委員毛曉剛說,北京日報報業集團發揮在全媒體內容生產與傳播渠道的優勢,用媒體平臺為文化賦能,為演藝空間、文藝院團、權威媒體攜手進行藝術創作積累經驗,期待為建設“演藝之都”和擦亮“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貢獻一份媒體的力量。

“第一次讀到繪本《貓神在故宮》的時候,‘寶貝兒’和它對人世間的情感連接讓我淚流滿面。馮俐老師創作的這個故事,飽含著深沉的情感。因此我想通過這次劇目創作,將這份情感傳遞給觀眾。”導演劉曉邑說。“在新空間里創作劇目既是創新也是挑戰,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將‘貓神’做得更好,也希望未來它能夠走出北京,讓更多大小觀眾看到。”

相關新聞

天橋藝術中心迎來三重“煥新”

天橋地區是北京中軸線上的璀璨明珠。北京天橋盛世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徐曉輝介紹,作為北京天橋演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重磅推出包括新空間、新內容、新劇場在內的三大創新舉措。

新空間——酒旗戲鼓傳京韻。第三屆酒旗戲鼓天橋市主題公共開放日活動啟動在即,天橋藝術中心將敞開藝術大門,與群眾文化需求有效連接,呈現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藝術、文化等資源。新空間的建設將激發傳統文化新活力,讓文化藝術融入大眾生活。

新內容——傳統文化煥新顏。天橋藝術中心在6月至12月策劃并主辦“傳統煥新計劃”,讓多種藝術門類在此百花齊放。項目以公開征集的方式招募優質劇目,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共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82部作品,通過評審優選的20余部作品將陸續展演,作品類型涵蓋話劇、兒童劇、戲曲、音樂會、舞劇等。

新劇場——貓神亮相悅天橋。天橋藝術中心綜合自身發展及運營需求,在三樓的公共空間開拓了新劇場。在這個演藝空間與公共空間融合的新劇場里,新空間劇場《貓神在故宮》在端午假期開啟首演,首輪10場演出票已售罄,7月18日至30日27場演出已全網開票。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