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資訊:南苑發現夏商周雙環壕遺址

時間:2023-05-31 15:33:53    來源:北京晚報    


【資料圖】

原標題:南苑發現夏商周雙環壕遺址(主題)

出土靴形陶尊展現3800年前防滑鞋底設計(副題)

北京晚報訊(記者牛偉坤)昨天,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商代最新考古發現。其中,豐臺新宮遺址是北京市區首次發現的夏商周雙環壕聚落遺址。

新宮遺址位于豐臺區南苑街道,地處燕山南麓古永定河流域沿岸的沖積扇平原。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對這個地塊進行了系統的考古調查和發掘。考古人員發現,遺址的主體內涵為大坨頭文化聚落遺址,碳十四測年顯示年代為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300年,此外還發現了一些晚商至西周時期的遺存。

考古人員在此發現了不同時期的遺跡單位300余處,主要包括夏商周時期聚落、墓地及部分古河道區,兼有兩漢墓葬、遼金道路、明清灶址等不同時期遺存。其中,商代前后聚落遺址主要包括一個由兩重環壕圍合而成的聚落及壕外墓地。考古人員在內環壕內發現了大小不一的灰坑、窖穴,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出土的遺物包括陶片、石器、獸骨等,陶器器類有鬲、盆、尊、甕等。在內壕接近中心位置,發現了一處平面大致呈同心圓形的遺跡,由內至外三圈,土質土色不一。

在外環壕聚落外東南方向,考古人員發現了27座豎穴土坑墓葬,墓葬布局規律,方向一致。這批墓葬出土遺物豐富,墓主人應該具有較高的等級身份。尤其是M77出土的金耳環呈喇叭口狀,制作極為精美;M75出土的靴形足彩繪陶尊,十分逼真,在靴形足的底部,還有9條防滑紋路,讓我們看到了3800年前防滑鞋底的設計。

專家表示,這處遺址夏代晚期至早商時期遺存最為豐富,屬于大坨頭文化。大坨頭文化為燕山南麓地區的早期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因最初發現于河北大廠大坨頭遺址而得名。新宮遺址是北京地區首次發現這一時期帶雙重環壕的聚落遺址,再現了青銅時代燕山南北與北方草原交流交融的歷史,填補了相關方面的學術空白。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