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對京味兒藝術的認真探索
名著改編是藝術創新的一種路徑和方式。《正紅旗下》是作家老舍一部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從北京曲劇《正紅旗下》、上海話劇院的話劇《正紅旗下》再到如今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話劇《正紅旗下》,這部作品被藝術家們反復打磨,在舞臺上不斷與觀眾見面。作為北京人民藝術劇院2023年推出的第一部作品,《正紅旗下》以老舍的回溯視角展現其身世家境,藝術再現了歷史洪流中的中國百姓對和平生活的熱愛、對民族精神的堅守。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創作的話劇講究深厚的生活基礎,注重表達深刻的內心體驗,追求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正紅旗下》是一部與這種藝術風格較為匹配的話劇。它有著濃郁的京味兒文化特色,具有鮮活的意象形象、濃郁的市井風情,語言充滿妙趣機鋒。《正紅旗下》里那些性格鮮明的人物、喜劇性的戲劇沖突,讓人忍俊不禁,笑過之后又生發思考。這是一臺有戲劇性、趣味性、耐人尋味、啟人省思的戲劇。就如劇作家曹禺的一句口頭禪:“不簡單哪,不簡單!”透過故事表面,我們品味著戲劇豐厚的內涵。
一部好戲,總有讓人過目難忘的藝術形象、值得回味的戲劇故事。此劇的主題,從人物的命運和性格中自然而然地顯現出來。老舍的語言獨具特色,三言兩語就把人物寫活了。編劇李龍云對老舍原著筆觸、語氣、思路進行過深入研究,對京味兒文化特點十分熟稔。如在貧困中操勞的老舍母親,聰明利落、一身本領卻報國無門的福海二哥,連咳嗽都透著霸氣的大姐的婆婆……劇中人物的故事與命運寄托著老舍的人文情懷。
舞臺呈現融入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導演和表演藝術創造的集體智慧。在藝術形式上,《正紅旗下》多有探索和創新,它打破了以往同類題材戲劇的線性敘事和聚焦戲劇矛盾的慣例,以多視點、多層面、不同光影下的人生,組合出豐富劇情,讓老舍作為劇中人、回憶者、講述者、觀察者、反思者融入其中。劇中,由濮存昕扮演的老舍從看著自己出生到看著父親離世,從平凡日常到宏大國情,對于身邊的每一位親友、每一個事件,他都傾注了心血,賦予了人文關懷和悲憫同情。
此劇重視現實物象的意象化表達,講究京味兒話劇耐人咂摸的“味道”。戲曲程式化的穿插,音效的化用,增強了藝術表現力,凸顯了戲劇性。開場時,霧靄迷蒙之中,一隊人馬迤邐前行,他們牽著駱駝,拉著兒女,背著行囊,舉著柳枝,架著風車……從未知的遠方來,向無窮的未來走,他們是曾經的歷史,是人生的縮影。戲劇結尾時,人群再次前行,首尾呼應。舞臺設計中,一座座琉璃屋頂移動、拼合成城市的模樣,有效處理了此劇的多樣時空。
這部劇以40多位中青年演員為主要參演者,已經具有了良好開端,但是目前看來,還存在配合不夠默契、細節刻畫不夠細膩、場面之間的鏈接不夠嚴密的問題。此劇有扎實的藝術基礎、較好的完成度,希望它能不斷上演、持續打磨,展現持久的藝術魅力。
(作者為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整理老戲譜、創排新劇目,國家級非遺迷糊戲——(引題)?傳統戲曲綻放新光彩(主題)人民日報記者蔣云龍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芳
2023-04-13 08:48
原標題:導演郝宇:從電子工、保安“蛻變”為新銳影視人張丹千年古城青年力量8家鄉在被稱為“梁祝之鄉”的河南汝南,青年導演郝宇在2012年進入
2023-04-13 08:33
原標題:對京味兒藝術的認真探索名著改編是藝術創新的一種路徑和方式。《正紅旗下》是作家老舍一部未完成的自傳體小說,從北京曲劇《正紅旗下
2023-04-13 08:54
原標題:相信原著給出的人物底色,陳曉:(引題)高加林的抱負與掙扎,我很珍惜(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鏡頭一片開闊,飛躍蒼黃原野墚塬溝壑,
2023-04-12 15:55
原標題:《暴風》潮汕話版汕頭首發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陳家源通訊員汕宣、柯曉)“紅色之城”汕頭正掀起一輪紅色影視旋風。昨日上午,諜戰
2023-04-12 15:56
原標題:我國網文作家超過2200萬北京青年報訊(記者張恩杰)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發布《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
2023-04-12 15:44
原標題:香港芭蕾舞團攜手香港迪士尼呈獻全新表演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4月11日電(記者陳然)由香港芭蕾舞團與香港迪士尼樂園度假區首度攜手創作
2023-04-12 14:35
原標題:“盛唐密盒”的火爆密碼最近有兩個“人物”風靡全網。他們談吐不凡,一位叫“房玄齡”,另一位叫“杜如晦”。這兩位“古人”走出歷史
2023-04-12 14:51
原標題:白展堂的“葵花點穴手”,靠譜嗎?中新網北京4月12日電(記者上官云)在“下飯劇”《武林外傳》中,有一個橋段曾令很多小朋友爭相模仿
2023-04-12 12:54
原標題:這位兩院院士的故事被搬上話劇舞臺光明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季雅寧記者張士英“我的腳下只有一條路,這就是中國的雷達發展之路,因此,
2023-04-12 12:34
原標題:《白塔之光》角逐北影節“天壇獎”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第13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將于4月22日開幕,電影《白塔之光》將在電影節期間迎
2023-04-12 12:48
原標題:合作才能多方共贏??????????????????????????????????
2023-04-12 11:39
原標題:《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發布,市場規模實現8 8%高速增長(引題)網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有力載體(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
2023-04-12 11:56
原標題:在“微”中彰顯時代大主題,在“短”中呈現社會新氣象,在“劇”中樹立行業高標準(引題)微短劇,吸引人更要留住人(主題)網絡微短
2023-04-12 11:54
原標題:當代文學紅色經典搬上舞臺,為國家大劇院制作的第100部劇目(引題)歌劇《青春之歌》數年打磨首演在即(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高倩)
2023-04-12 11:51
原標題:紀錄片《家事如天》:在情與法中探尋為民初心近日,全國首部記錄家事審判工作的原生態法治紀錄片《家事如天》第三季在央視播出。這檔
2023-04-12 11:39
原標題:現實題材創作持續走熱(主題)——《2022中國網絡文學發展研究報告》解讀(副題)光明日報記者劉江偉4月10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
2023-04-12 10:56
原標題:安徽開展文化惠民巡演鄉村行活動人民日報合肥4月11日電(記者田先進)近日,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決定組織開展2023年全省文化惠民巡演鄉
2023-04-12 10:35
原標題:2023杭州國際音樂節開幕音樂會亞運專場舉行中新網杭州4月11日電(錢晨菲)11日晚,杭州愛樂樂團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隆重舉行2023杭州國
2023-04-12 10:55
原標題:山西推動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民日報太原4月11日電(記者鄭洋洋)山西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關于推動新時代山西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實
2023-04-12 10:34
原標題:Livehouse“大爆”,從業者卻希望演出市場冷靜一下(引題)“過載演出易致疲憊需要走進良性循環”(主題)解放日報記者劉暢位于合肥罍
2023-04-12 10:57
原標題:演員楊皓宇:你敢讓我來,我就敢給你一個五彩斑斕的春天澎湃新聞記者陳晨實習生耿乃丁《宇宙探索編輯部》上映后,主演楊皓宇每天都過
2023-04-12 09:56
原標題:浙江民間文化觀察:74個“湖州節”何以歷久彌新?中新網湖州4月11日電(施紫楠張志煒)豐富多彩的民俗節慶活動,是經過一代代人的實踐
2023-04-12 08:38
原標題:話劇《這些年》演繹時代變遷新華日報訊(記者于鋒)4月11日晚,首屆全國小劇場戲劇“紫金杯”優秀劇目展演迎來話劇《這些年》的精彩上
2023-04-12 08:54
原標題:《稍微想起一些》回到戀愛“終結時”北京日報訊(記者袁云兒)用倒敘手法娓娓刻畫男女主角從相識到分手的六年戀情點滴,日本高分愛情
2023-04-12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