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在這顆最“躺平”的行星上,夏季長達42年

時間:2023-01-01 08:40: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審稿專家:趙良玉

北京理工大學宇航學院飛控系副教授


(資料圖)

浩瀚無垠的宇宙,總是吸引著人類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那遙遠的星球上,會有生命存在嗎?天體是如何形成和演化的?這一次,讓我們走進太陽系,一覽行星上的奇特景象,除了我們熟悉的地球家園,你對其它行星了解多少呢?

1

行星的分類

宇宙中散布著無數的星塵,包括流星、彗星和行星等,那么哪些星球可以稱為行星呢?按照國際天文學界的標準,行星需要具備三大條件:質量足夠大,能依靠自身引力使外觀呈近似球形;必須圍繞恒星運轉;軌道上或附近沒有比它更大的天體。根據這樣的定義,太陽系就發現了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按等比例顯示

來源丨維基百科

由于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不同,形成行星的方式有差異,可以將行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固態行星,行星的內核由固體的塵埃顆粒相互黏結而成,主要含硅、鐵、鎂等元素,內核經歷了融化和凝結過程。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就屬于此類,又被稱為類地行星,它們的體積較小而密度較大,自轉速度慢,衛星數量少。

另一類就是氣態行星,行星的內核由元素顆粒和氣體混合形成。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氣態行星,也稱為類木行星,這類行星的體積較大而密度較小,自轉速度快,衛星數量多。

2

個性迥異的行星- 水星——沒有水的行星

水星有著多個“最”:離太陽最近、直徑和體積最小、質量最輕、公轉速率最快。盡管它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但密度排第二,僅次于地球。水星的外表與月球非常相似,表面布滿了彗星或流星的撞擊坑。水星和金星是太陽系唯二沒有衛星的行星。

來源丨維基百科

雖然名字中有“水”,但水星上卻沒有水。由于它很輕,引力很弱,不能很牢固地吸住自己周圍的大氣,所以它本身就不含水蒸氣,也就不具備形成水的先決條件。而且距離太陽太近,使它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達到430℃左右,在高溫的烘烤下,即使表面有水,也會被蒸發殆盡。由于大氣稀薄,水星白天升溫很快,而夜晚降溫迅速,因此晝夜溫差約有600℃,是太陽系中溫度變化最劇烈的。

金星——夜空中最亮的星

如果你看見月亮旁邊有一顆很亮的星星,那么你遇見的很可能是“金星伴月”的天文美景,這顆星就是金星。金星是除太陽、月亮之外,我們肉眼能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古代稱其為“太白星”。

來源丨維基百科

金星是地球的“好兄弟”:距離地球最近,半徑只比地球小約300千米,質量是地球的0.8倍,密度比地球低5%,兩者還有相似的內部結構和大氣組成。或許是因為這些表面的相似性,金星成為第一個被人類探測的太陽系行星。

不過,探測器揭開了金星和地球迥然不同的一面。它自東向西進行自轉,是行星中的“異類”,自轉周期約243個地球日,所以每隔兩百多天才能看見一次日出。而金星的公轉周期是225個地球日,意味著金星上一天比它的一年還長!

由于金星厚達數千米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97%)組成,所以金星的溫室效應特別明顯,平均表面溫度約480℃,是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有科學家認為金星曾經有大量的水,由于高溫蒸發,水都消失了。金星上還分布著很多大型火山,使大部分地表被熔巖流覆蓋。

計算機模擬的金星上的火山來源丨維基百科

探測器還觀測到了“磁場重聯”現象,當太陽風(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進入金星磁層,使得電磁場發生變化,磁場經歷了瞬間斷開,再重新連接的過程。由于失去了磁場的保護,使得金星的含水大氣進一步逃逸了。

行星磁場抵御太陽風的示意圖來源丨網絡

火星——紅色的星球

火星是離地球第二近的行星,兩者的自轉周期和自轉軸傾角十分相近,因此,火星被人類寄予厚望,希望在上面找到生命存在的證據。

火星車來源丨NASA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火星上似乎有熊熊燃燒的烈火,使它成為一個紅色的火球。紅色的光芒是怎么形成的呢?科學家對火星探測器帶回來的物質進行分析后發現,火星表面的巖石很容易受到風化作用而分解,使其含有的鐵質暴露在空氣中,隨后被氧化成為紅棕色的氧化鐵。在風力作用下,火星上的沙塵四處飛揚,甚至發展成覆蓋全星的塵暴。當風力減弱后,這些含有氧化鐵的沙塵就沉積在火星表面,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紅色,所以火星看上去會發紅光。

來源丨維基百科

火星有著復雜多變的地形,如峽谷和山峰。最大的山峰被命名為奧林匹斯山,海拔是珠穆朗瑪峰的三倍。科學家一直在積極地尋找火星上暗藏的水源,有人認為火星上過去存在著海洋和湖泊,后來水消失了,火星變成如今干旱、荒蕪的模樣。

火星上發現的古湖泊(左側)來源丨NASA

木星——行星中的“老大”

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木星,那就是大!直徑最大,約是地球的11倍;體積最大,相當于1300多個地球;質量最大,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木星還有著太陽系內最強大的行星磁層,在距離木星140萬~700萬千米的范圍內都會受到影響。因此,木星被稱為太陽系的“行星之王”。

太陽、木星與地球的大小比較

來源丨NASA

大質量使得木星擁有很大的引力,吸引了眾多衛星,目前人類已發現79顆衛星。早在1610年伽利略就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即木衛一、木衛二、木衛三和木衛四。就連這4個衛星也都是“大塊頭”,最大的木衛三比水星還大。

從左向右為木衛一至木衛四

來源丨NASA

木星的外表同樣引人注目,表面環繞著一圈圈五彩繽紛的條紋,像一幅油畫。這些條紋是什么呢?答案是云。木星是氣態星球,擁有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大氣層,不同緯度帶的云層相互作用,形成環流,于是旋渦、風暴和閃電就產生了。人們推測木星大氣中的風向平行于木星赤道,形成12道平行于赤道的帶狀云,云層含有大量氨,由于溫度、高度的差異,呈現出紅色、褐色、黃色、白色等顏色。

來源丨維基百科

木星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大紅斑。大紅斑位于木星的南半球,是一團激烈上升的氣流,主要由氨氣和甲烷組成,以逆時針方向進行轉動。其東西長約4萬千米,南北寬約1.3萬千米,比地球大得多。

土星——自帶美麗光環

光環是氣態行星的共同特征,土星的光環最為巨大和壯觀,環的直徑是土星直徑的300倍,寬度為1190萬千米左右,內邊緣距離土星表面約595萬千米。

土星好似戴著一頂草帽,又被稱為“草帽行星”

來源丨維基百科

光環是怎么形成的呢?天文學家研究發現,光環主要由彗星、小行星、碎冰、少量巖塊、塵埃和顆粒等物質組成。碎冰很可能來自“冰殼衛星”,當它與土星相撞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外圍的冰塊形成了一個圓環圍繞著土星運動。組成光環的塵埃溫度很低(約-193℃),但是卻散發出熱輻射,正是這些熱輻射才讓光環得以被發現。

組成光環的物質

來源丨ineplanets.org

在太陽系中,土星的衛星數量最多,有82顆,堪稱“衛星之王”。第一顆被發現的衛星是土衛六——Titan(泰坦),它是土星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僅次于木衛三的第二大衛星。泰坦幾乎比月球大50%,質量是月球的1.8倍。泰坦的地殼下存在一個海洋,在這片海洋中,可能有適合微生物生存的環境,因此未來人類會對泰坦進行詳細研究。

泰坦(左下角)和月球、地球的大小比較

來源丨NASA

天王星和海王星——藍色姐妹星

由于表面溫度極低,天王星和海王星又屬于“冰巨星”,它們都是藍色的,這和大氣的成分有關。它們的大氣除了氫和氦,還含有甲烷和氨,甲烷可以吸收陽光中的部分紅色光譜,因而反射出藍綠色。

天王星

來源丨NASA

海王星

來源丨維基百科

雖然天王星不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卻是最冷的,平均表層溫度僅有-220℃。與金星一樣,天王星的自轉方向也是自東向西的。天王星堪稱太陽系中最“躺平”的行星,由于它的黃赤交角(黃道面與赤道面之間的夾角)約為98°,所以幾乎是躺著公轉的。因此,太陽光線幾乎可以直射極點,當太陽直射南極時,南半球處于夏季,且一直是白天。而公轉的周期是84年,所以每過42年,才會有季節的轉換。

天王星的自轉軸與黃道面大致平行

來源丨ineplanets.org

海王星是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唯一通過數學預測而發現的行星。海王星的公轉周期最長,約165年。海王星上的天氣非常活躍,常形成風暴,擁有太陽系中速度最快的風。

好啦,今天的“追星之旅”就到此結束了,但我們對太空的探索不會停止,期待大家去發現更多星體的秘密。

標簽: 氣態行星 公轉周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 全球快播:慶元旦賀新春 傳統文化伴你行

    原標題:2023年書香天津主題系列活動(引題)慶元旦賀新春傳統文化伴你行(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2023-01-01 08:40

  • 焦點!3萬市民首鋼園跨年迎新

    原標題:3萬市民首鋼園跨年迎新北京日報訊(記者李洋)昨晚,3萬人次市民夜聚首鋼園,在炫目的光影秀中跨年迎新。當晚,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01-01 08:38

  • 今日報丨國家院團廣泛開展新年文化演出活動

    原標題:國家院團廣泛開展新年文化演出活動新的一年,有一些朋友利用假期旅游休閑、放松身心,也有不少朋友選擇文化過節,走進音樂廳、劇院等

    2023-01-01 08:50

  • 通訊!投影孩童畫作 種下希望種子

    原標題:天塔元旦跨年燈光秀為市民送上新年祝福(引題)投影孩童畫作種下希望種子(主題)今晚報訊(記者王洋?攝影曹彤)天塔昨晚以一場元旦

    2023-01-01 08:38

  • 人在他鄉·打工文學擷英94丨第一次打工

    【人在他鄉·打工文學擷英94】原標題:第一次打工曹祖興我是個下肢殘疾人,2008年4月份,我在一本雜志上看到廣東省東莞市一家工藝品廠的招工啟

    2023-01-01 07:43

  • 天天精選!千古一堰

    原標題:千古一堰宋揚每一滴水都逃不出造化安排,每一條江河都奔流不息,或萬馬齊喑、粗獷奔騰,或夾岸桃花、溫婉無聲。有一條江,曾被視為長

    2023-01-01 07:38

  • 家書抵萬金

    原標題:家書抵萬金劉兵近日,收到堂兄寄來的一封紙質書信。堂兄現在在浙江寧波,由于疫情的原因,我和他已經有兩年春節未能回到老家團聚。有

    2023-01-01 06:32

  • 視線丨北京東城多元場景打造文化消費新地標

    【視線】原標題: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了解天壇、了解中軸線文化——(引題)北京東城多元場景打造文化消費新地標(主題)工人日報—中工網

    2023-01-01 05:55

  • 天天快看:現實題材作品如何觀照現實4丨爆發吧,工業劇!

    【現實題材作品如何觀照現實4】原標題:“硬”技術遇上“軟”故事,劇集創作焦點回歸“世界工廠”——(引題)爆發吧,工業劇!(主題)工人日

    2023-01-01 05:57

  • 全球微動態丨等待一個人

    原標題:等待一個人方冊等待一個人像期待一場夢突破現實與另一雙手相逢分享彼此的故事和感悟治愈內心的孤獨等待一個人像守候一場雨滴落枝頭洗

    2023-01-01 05:48

  • 觀點:南方的冬季

    原標題:南方的冬季杜觀水《無題》尤金·比道[法]?瑪咖供圖當早上的露水,濕了村前的草垛;當正午的陽光,少了往日的熾熱;當山梁的風,不再

    2023-01-01 05:35

  • 熱訊:又到荸薺上市時

    原標題:又到荸薺上市時申云貴農歷十一月以后,農貿市場就有新鮮的荸薺出售。那一顆顆像算盤珠一樣紫紅色的果子,看一眼,就讓人口齒生津。荸

    2023-01-01 05:37

  • 天天頭條: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動工開建

    原標題:總投資21億元建筑面積超10萬平方米(引題)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動工開建(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劉冕)昨天,海淀區西北旺鎮西玉河

    2022-12-31 10:44

  • 天天百事通!2023北京年貨節呈上年味兒盛宴

    原標題:60余個商圈、千余家品牌企業攜手(引題)2023北京年貨節呈上年味兒盛宴(主題)北京日報訊(記者馬婧)2023北京年貨節昨天啟幕,將持

    2022-12-31 10:44

  • 《阿凡達》2“水之道”,錢之道?

    原標題:《阿凡達》2“水之道”,錢之道?圓首的秘書近日,由美國知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最新科幻巨制《阿凡達:水之道》(以下簡稱“水

    2022-12-31 10:41

  • 世界資訊:日式純愛為什么那么純?

    原標題:日式純愛為什么那么純?李勤余由寒竹百合執導,滿島光、佐藤健共同主演的《FirstLove初戀》(以下簡稱《初戀》)自上線后就得到眾多網

    2022-12-31 10:36

  • 熱門:浙江天臺:“劇本殺”闖出文旅融合新路

    原標題:浙江天臺:“劇本殺”闖出文旅融合新路經濟日報記者黃平歲末臨近,在浙江省天臺縣文化館東岳宮內,一群孩子身著漢服,神情專注地向白

    2022-12-31 10:54

  • 世界微資訊!作品廣議丨話說針對話說針

    【作品廣議】原標題:話說針對話說針肖承森無題 彭追云漫畫是幽默與諷刺的藝術,看來漫畫和批評密不可分。如果我們說漫畫是批評的藝術,這就

    2022-12-31 08:38

  • 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開幕

    原標題:20個國家和地區的240位藝術家闡釋“共生”主題(引題)首屆北京藝術雙年展開幕(主題)北京日報記者王廣燕從中外藝術名家作品中感受當

    2022-12-31 08:36

  • 當前快報:工人的畫(第1734期)

    原標題:工人的畫(第1734期)開往春天的列車 上海 王祖和出事之后 吉林 孫德民暖心互助 北京 趙思蕊合奏 山西 李二保豈止有水分? 

    2022-12-31 07:47

  • 環球實時: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推動雙方影視文化交流合作

    原標題: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推動雙方影視文化交流合作29日,2022中國—東盟電影文化周在廣西南寧開幕,旨在搭建中國與東盟電影文化交流合作

    2022-12-31 05:41

  • 今日臘八丨過年序幕拉開!

    今日臘八原標題:過年序幕拉開!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濃香的臘八粥可口的臘八蒜……當臘八節來臨過年的序幕就此拉開資料圖:中國傳統

    2022-12-31 05:50

  • 環球觀察: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開工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開工12月30日,嘉賓為故宮博物院北院區項目培土奠基。新華社記者金良快攝新華社北京12月30日電(記者王鵬、施雨

    2022-12-31 05:54

  • 當前看點!臺灣19所高校注冊率不及六成 高教界吁當局推動陸生來臺

    原標題:臺灣19所高校注冊率不及六成高教界吁當局推動陸生來臺新華社臺北12月30日電(記者黃揚、趙博)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日前公布2022學年

    2022-12-31 05:53

  • 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

    原標題:原創音樂劇《夜半歌聲》在演藝大世界開啟首輪駐演12月28日晚,緊鄰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中國大戲院從內到外換上新“行頭

    2022-12-30 16:50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