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熱議:鄭德楊 與學生共讀《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仰望星空,關注太空

時間:2022-12-19 16:40:41    來源:科普中國網    

專家學者伴閱讀


(資料圖片)

科學筑夢共成長

本期

讀《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

我們邀請到了

云南省臨滄市第一中學

科創中心 鄭德楊 老師

以及學生代表們

共讀《知識就是力量》雜志

**鄭德楊老師作為《知識就是力量》雜志領讀者,在“讀《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活動中通過視頻分享了自己與《知識就是力量》結緣的過程。**老師在分享中提到,他夢想做好校園航天,讓更多青少年對航天事業產生興趣,讓中國航天精神代代相傳。

知識就是力量,講中國科學故事。大家好,我是《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領讀者云南省臨滄市第一中學科創中心鄭德楊。

我和《知識就是力量》雜志的緣分是這樣開始的:張心怡同學寫給中國航天員的一封信在評比中獲獎,后來發表在《知識就是力量》2022年第4期。

我的夢想是做好“鄭德楊校園航天”,并與中國航天接軌。我先后奔赴西昌、酒泉、文昌、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觀摩嫦娥四號、長征5號運載火箭等發射任務,為將來把更多的試驗載荷送上太空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院士專家曾給我題詞勉勵,題詞中折射出他們對航天人才培養的美好愿景。

只有讓更多的青少年愛上航天,與航天事業共同成長,中國航天精神才能薪火相傳。而恰巧的是,《知識就是力量》2022年第4期,刊登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科學院等專家學者發表 如何打包去太空、當小行星掠過空間站、少年航天員養成記、太空菜農的豐收日記等航天科普文章,深受我和學生的喜歡,《知識就是力量》將帶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仰望星空,關注更加廣闊的太空。

今年4月刊張心怡同學的作品登上了《知識就是力量》雜志,作為科學教師,我感到很榮幸,學校還組織學生進行了學習。同學們紛紛認為她為班爭光,為校添彩。張心怡同學也因此深受鼓舞。她說要更加勇敢追夢,要把個人未來的發展融入到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中去。

標簽: 知識就是力量 中國航天 中國科學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