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快遞包裝在生產設計環節有哪些考慮?我們探訪了一家循環包裝生產企業,嘗試尋找一些答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知路科技(以下簡稱“知路”)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循環快遞包裝生產企業,短短幾年時間內迅速發展成為行業領域的佼佼者。知路成立前,總經理周紅理已經投入多年精力在循環包裝的研發工作,其辦公室里擺滿了為各頭部快遞企業、品牌商家設計的箱子,成為知路發展的重要鑒證。
知路循環快遞箱
圖 | 攝于知路科技
殊途同歸的產品設計
2017-2018年期間,京東青流箱、蘇寧漂流箱、順豐豐BOX陸續面世,青流計劃、青城計劃、豐景計劃相繼出爐,在媒體報道中刮起了一陣快遞包裝“綠色革命”風。彼時,三家企業的循環快遞箱選擇了不同的材質(熱塑性樹脂、PP、牛津布+PVC),箱體結構設計上也各異,例如分別使用鎖扣或拉鏈替代塑料膠帶進行封裝。
4年過去,循環快遞箱經歷了數次迭代升級,無獨有偶,改良后的升級青流箱和豐多寶π-box都選擇了更易回收的單一化PP材質、重量更輕耗材更少的中空板(豐多寶π-box為蜂窩板),并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免去鎖扣、拉鏈等易耗材料的使用。
順豐豐BOX和π-box
在降本增效中提升產品體驗
**降本是驅動生產設計環節進行產品改良的重要因素。**作為京東物流的供應商,知路表示,單次消耗鎖扣0.06元,按50萬個箱子月循環5次計算,不使用一次性鎖扣所節省的耗材費用可達180萬元每年。
效率和體驗的提升則是另外的考慮。對奔跑的快遞而言,在派件單量的壓力下,追求速度成為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重要原則,而目前循環快遞箱主要采取用戶當面拆箱后由快遞員回收箱體的方式,直接增加了快件派送時長。據媒體報道,一名經驗豐富的快遞員單日可派件200件左右,按工作8小時計算,單件派送時間約為2.4分鐘,而循環箱派送時長平均為8分鐘,**同等條件下循環箱快件的派送效率只有普通快件的三分之一。**正因如此,通過結構設計實現一拉即開、一按即鎖,減少鎖扣環節的操作步驟,雖然只是細小環節的改善,在改善用戶體驗的同時,對效率提升的影響也彌足珍貴。
“相對于To B而言,To C所涉及鏈條的復雜度更高,知路選擇的是專注于產品研發,在設計生產環節做精做透,為行業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包裝容器解決方案。”周紅理如是說。
無需鎖扣的京東青流箱
為不同商業場景提供定制化設計
自2021年底《關于組織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的通知》發布以來,各寄遞企業陸續開展了循環快遞箱應用的探索,適用的場景和模式便是探索內容之一。根據應用場景和模式的不同,定制化的箱體結構設計也就應運而生,例如,知路與中國郵政集團共同推出的車牌循環包裝箱,在形狀規格上專門為車牌量身設計,目前已在杭州進行小規模線上測試。
另一方面,相較于C端循環快遞箱的發展緩慢,B端循環包裝呈現了更好的發展勢頭,除了快遞行業內常提及的循環中轉袋,在電商物流中用于上游品牌商和電商倉庫間商品運輸的周轉箱產品逐漸得到推廣應用。上游品牌的產品各異帶來了不同的商業需求,即便是普通的形狀規格,在細微處可能也需要調整,例如針對母嬰產品,箱體需要使用食品級材質,而寵物用品則要求箱體采用透氣性更低的結構設計。
在細分的應用場景,尤其是在配送簽收要求較高的場景,相應進行循環包裝箱的定制化設計,或許是循環快遞包裝有效落地應用的一個發展方向。
折疊不回彈的中通快遞循環箱
圖 | 攝于知路科技
產品設計如何支持共享共用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242.3億件,可循環快遞箱(盒)應用量達758萬個。相比快遞總量,循環快遞箱所占比例仍然相對較小。在推進規模化應用的過程中,共享共用是業內和媒體常常提及的突破點,從企業內部運轉的小循環到不同企業間共享的大循環,進一步降低逆向成本和提升周轉效率,成為眾人期盼的大勢。
然而,社會問題的商業化解決需要考慮的復雜性更高。譬如,共享共用意味著箱體規格外觀的標準化,而從商業角度考慮,不同快遞企業有各自品牌標識露出的需求,《快遞循環包裝箱》等擬出臺的標準將對基礎要求進行規定,但包裝生產企業需要在設計環節提出更進一步的創新方案。再者,共享共用需要政府、不同快遞企業、末端網點驛站、消費者等多個主體共同參與,實現周期較長、難度較高,從循環快遞箱設計的角度,需要融合RFID等技術以匹配信息溯源系統,為實現跨平臺運營提供基礎支撐。
蘇寧曾在2018年推出共享快遞盒回收站
多種解決方案并行的未來
在可預見的未來,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將受到持續的關注,多種解決方案并行是必然的結果。循環模式無法單一應對所有的快遞包裝問題,單一的循環快遞箱產品也無法適用所有的商品運輸,關鍵是找到循環快遞箱各自適用的商品品類、運輸場景。
目前循環快遞箱應用主要是選擇同城快遞等區域性場景進行嘗試。此外,部分快遞企業也已計劃推進試點循環快遞箱的終端共享回收模式,嘗試改善高丟損率、運營效率等難題,但仍需時間驗證。
鑒于跨平臺運營的復雜性,在各物流快遞企業體系內先行探索循環快遞箱應用的適宜場景,在局部范圍內先實現循環快遞箱投放數量的規模提升,讓循環快遞箱更加可見,或許是目前可行的發展路徑。
-End-
編輯:擺脫塑縛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敦煌奇妙夜》帶來“敦煌之旅”北京日報訊(記者韓軒)繼深圳、廣州等地的巡演后,9月2日至3日,親子音樂舞臺劇《敦煌奇妙夜》在北京
2022-09-05 15:27
原標題:中國原創話劇邀請展落幕北京日報訊(記者王潤)昨天,話劇《求仙學道》在國家話劇院小劇場上演。該劇也為為期五個月的第七屆中國原創
2022-09-05 15:27
原標題:賈淺淺:這三首詩不是我寫的9月4日晚,賈淺淺獨家授權頂端新聞發布辟謠:“《雪天》《真香啊》《黃瓜,不僅僅是吃的》這三首詩歌,不
2022-09-05 15:36
原標題: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文 北京青年報記者?郭佳陜西人藝茅獎三部曲繼《白鹿原》和《平凡的世界》之后推出的話劇《主角》,9月3
2022-09-05 15:25
原標題:暑期檔票房超91億元(主題)創三年來同期最佳成績(副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據國家電影專資辦數據,截至8月31日24時,今年電影市
2022-09-05 15:31
新華全媒+原標題: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日前開始,“繁星盈天——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展”在鄭州博物館文翰街館面向公眾展出。本次展覽以“百
2022-09-05 09:27
原標題:國產動畫片《青蛙王國之極限運動》在京滬首映,全國超前點映拉開大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彭冰柳姍姍作為《青蛙王國》系列IP的第三部,
2022-09-05 09:39
原標題:全國100處考古發現代表性文物亮相鄭州新華社鄭州9月4日電(記者史林靜、吳剛)良渚遺址神人紋玉琮、二里頭遺址鑲嵌綠松石獸面紋銅牌飾
2022-09-05 09:41
原標題:江西開展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人民日報南昌9月4日電(記者王丹)日前,江西省公布第一批省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示范縣創建名
2022-09-05 09:31
原標題:繁星盈天一眼千年(主題)——在百年考古發現中探源中華文明(副題)光明日報記者王勝昔光明日報通訊員郝永飛9月4日,參觀者在“繁星
2022-09-05 09:45
原標題:云南非遺文化展示亮相服貿會云南日報訊(記者韓成圓實習生吳姣)9月2日下午,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國家會議中心綜合展區內,
2022-09-05 08:25
原標題:青海省博物館連續六次入選全國熱搜博物館百強榜中新網西寧9月4日電(記者李江寧)記者4日從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廳獲悉,日前,由中國文物
2022-09-04 16:43
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首演光明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李韻)經過近兩年的籌備,故宮博物院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于2日在
2022-09-04 15:46
原標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譯者薛范辭世(主題)譯配發表世界各國歌曲近2000首曾6次獲得俄羅斯聯邦褒獎(副題)北京青年報記者田婉婷?上海
2022-09-04 15:42
原標題:《小井胡同》再登首都劇場重溫老北京歲月變遷中新網北京9月3日電(記者高凱)地地道道的老北京話,熱火朝天的生活氣息,北京人藝京味
2022-09-04 15:36
原標題:“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李國?通訊員趙俊9月3日至9月28日,“白石金刀”寫生中國,寫生美麗北碚主題
2022-09-04 15:43
原標題:第六屆現實題材網絡文學征文大賽收官(引題)“90后”創作者成為中堅力量(主題)今晚報訊(記者高麗)由閱文集團主辦的第六屆現實題
2022-09-04 15:25
原標題:諾獎得主古爾納作品首度整體引進天津日報訊(記者仇宇浩)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古爾納作品首度由上海譯文出版社整
2022-09-04 09:25
原標題:2022年暑期檔票房達91 35億元人民日報北京9月3日電(記者劉陽)來自國家電影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暑期檔(6月1日至8月31日)電影總票房達91
2022-09-04 09:24
【藝評】原標題:網劇不需要虛假“神話”鄧崎凡中國的一部網劇能有多火?很多時候,它的播放量,全球人口數加起來都達不到。比如,2017年,在
2022-09-04 08:36
【三工藝苑】原標題:抄起“武器”能滅火拿起樂器能演奏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通訊員李嬡池鼓槌敲響四下,隨后小號進入,接著是薩克斯、黑
2022-09-04 08:31
原標題:著名歌詞翻譯家薛范逝世曾翻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在我國,廣為流傳著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海外經典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雪絨花》
2022-09-04 05:30
【新書榜單】原標題:有形的文化無形的生活《英國國家美術館·細究名畫(全九冊)》[英]馬喬里·威斯曼艾麗卡·朗繆爾等著汪暢王婷等譯廣西師
2022-09-04 05:49
原標題:深情濃得化不開(主題)——讀侯軍散文集《雪霽》(副題)阿鏜侯軍新書《雪霽》(四川人民出版社)有著濃郁的“親情友情家國情”,更
2022-09-04 05:42
【高談闊論】原標題:讀書是個技術活秦延安許多人以為,能識字便會“開卷有益”,其實讀書也是一門技術活。教育學家葉圣陶一生致力于語文教育
2022-09-04 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