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世界看熱訊:【胖熊科普】一感冒就用含這些字樣的藥?注意!長期濫用會損害身體,甚至還會無藥可用

時間:2022-07-21 16:41:30    來源:科普中國網    

夏季氣溫高,有空調續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也易導致感冒高發,

不少大人、小孩,都出現了

流鼻涕、喉嚨痛、咳嗽等感冒癥狀。

為了讓感冒快點好,

很多人便會自行服用感冒藥甚至抗生素來應對。

但我院藥學部主任陳萬一說,

雖然關于濫用抗生素的危害已眾所周知,

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有意無意間,

已經在濫用抗生素。

本期專家

陳萬一

陳萬一:藥理學碩士,主管藥師。現擔任重慶市腫瘤醫院藥學部主任,重慶市醫學會臨床藥學專委會青年委員,主要從事醫院藥事管理、臨床藥學、中藥制劑等工作。

感冒屬自愈性疾病,需多喝水多休息

從中醫角度而言,夏季常見的感冒可分為暑濕感冒、暑熱感冒、風寒感冒。但從西醫而言,感冒只分為由病毒感染引起或細菌感染引起。

“一般而言,感冒屬于自愈性疾病,因大多數情況下由病毒感染引起,只需要多喝水,多注意休息,適量補充維生素C,一周便可自愈。”陳主任說,但是現在很多人都忍耐不了感冒帶來的鼻塞、流鼻涕、咳嗽、頭痛等不適癥狀,便會急著自行用藥。但是,很多人使用的藥物,都可能用錯了。比如有人直接根據家里現存的感冒藥而用藥,或直接服用上次感冒,醫生開的沒吃完的藥。

“每次感冒的病因和癥狀都可能不一樣,這樣隨意吃藥不僅可能治不好病,反而還有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陳主任提醒說。

陳主任建議,感冒患者尤其是老人、小孩,最好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而且服藥時一定要注意看藥物說明書,謹慎用藥。

細菌感染類感冒,才需使用抗生素

“應對感冒,不少人還常常將感冒藥和抗生素一同使用。”陳主任表示,其實只有細菌感染引起的發燒、咳嗽等,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服用抗生素并沒有用。

陳主任指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習慣把抗生素稱為“消炎藥”,但炎癥不是特定的某種疾病的名稱,而是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來的一個癥狀。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過敏、跌打損傷等都可以引發人體表現出紅、腫、熱、痛等炎癥。而抗生素只針對細菌等敏感菌的治療,對病毒、真菌、過敏、跌打損傷等引發的炎癥沒有消炎作用。

“也就是說,抗生素可以消除因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癥,而對于如痛風患者發生的趾端紅腫、熱痛等無菌性炎癥根本無用。”陳主任提醒說。

長期濫用抗生素,當心產生耐藥性

“如果長期濫用抗生素,可導致產生耐藥菌。”陳主任說,細菌很聰明,在抗生素跟它斗爭的過程中,自己有了一些辦法來抵御抗生素的攻擊,醫學上我們稱這樣的細菌為“耐藥細菌”;而且這樣的耐藥細菌一旦產生,是可以傳播的。這就是為什么說細菌耐藥是一個全球性問題,哪怕你不吃抗生素也會和你有關系。

因此,濫用抗生素后,可能會產生抗生素的耐藥性,最終造成無藥可用的地步。去年G20峰會公報最后部分提到,抗生素耐藥性可嚴重威脅公共健康、經濟增長和全球經濟穩定。

盲目拒用抗生素,或會貽誤病情

“長期濫用抗生素,比如像左氧氟沙星等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可能會引起肝腎被損,周圍神經病變,中樞神經系統受影響,以及重癥肌無力加劇,過敏性休克等嚴重副反應。”陳主任說,所以,肝腎功能不全、嬰幼兒、孕婦等特殊群體在用藥時,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或特別注意抗生素的服用劑量和方法。

此外,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是“病急亂投醫,病來亂吃藥”,但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認為是藥三分毒,更何況抗生素副作用太大,所以堅決不吃抗生素。

對此,陳主任指出,雖然一般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不用吃藥治療。但如果在感冒中期,病毒感染合并細菌感染,或感冒癥狀比較嚴重,比如持續高燒,則應去醫院經過醫生的詳細診斷之后,尋求專業的治療方法,該吃感冒藥的就吃感冒藥,該用抗生素進行消炎治療的,就必須用。盲目拒絕使用抗生素,反而會貽誤病情。

科普多知道一招識別抗生素

1、名字中帶【磺胺】

磺胺類抗菌藥,用作詞頭。如磺胺嘧啶、磺胺甲惡唑、磺胺米隆等。

2、名字中帶【霉素】

各類抗生素都有用這個詞干。如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羅紅霉素、紅霉素等。

3、名字中帶【西林】

青霉素類藥物。如阿莫西林、氨芐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等。

4、名字中帶【頭孢】

頭孢菌素類藥物,用作詞頭。例如,頭孢拉定、頭孢地尼、頭孢曲松、頭孢哌酮等。

5、名字中帶【培南】

碳青霉烯類藥物。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帕尼培南等。

6、名字中帶【環素】

四環素類藥物。如四環素、土霉素、地美環素、美他環素等。

7、名字中帶【沙星】

喹諾酮類藥物。如諾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等。

文 / 胖 熊 圖 / 網 絡 審 稿 / 陳萬一

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可轉載

重慶市腫瘤防治科普基地 / 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成員

重慶市科委科普資助項目

標簽: 病毒感染 細菌感染 左氧氟沙星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