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夏季高溫天氣,遭遇熱痙攣和熱衰竭,應該怎么做?

時間:2023-07-10 10:56:47    來源:科普中國網    

夏季高溫天氣,我們常常遭遇熱痙攣和熱衰竭。你知道它們具體是什么嗎?

熱痙攣是指在運動或勞動后不久,我們的骨骼肌會不受控制地收縮,引發劇烈疼痛。而熱衰竭則是長時間暴露在炎熱環境中,特別是在進行鍛煉或工作時,身體失去了自我降溫的能力,導致機體無法適應高溫環境。

那么,這兩種情況的癥狀是什么呢?


(資料圖)

癥狀主要包括腹痛、腹瀉、頭暈、頭痛、易怒、肌肉痙攣、運動協調性喪失、惡心、嘔吐、暈厥、虛弱等。當我們的核心體溫低于40℃時,我們的精神狀態通常是正常的,但可能會出現起雞皮疙瘩、面色蒼白、心跳加快、血壓降低等癥狀。

那么,熱痙攣和熱衰竭的發生原因是什么呢?

目前普遍認為,這兩種情況與大量出汗后導致的水分和鈉鹽丟失有關。不適當的補水或低鈉溶液攝入也可能導致熱痙攣和熱衰竭。此外,其他電解質如鈣、鎂、鉀等也會隨著出汗而丟失,但目前認為這些電解質的丟失并不足以導致細胞內液體中它們的明顯下降,因此在熱痙攣的發生中作用不大。

為了預防熱痙攣和熱衰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對于運動員來說,如果比賽環境悶熱潮濕,應提前適應新環境,調整好狀態。其次,對于在高溫潮濕環境下進行工作的人員,應注意配備通風降溫設備,嚴格限制工作時間,并適當休息。此外,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也非常重要,可以選擇商業運動飲料或者將1/4湯匙鹽加入500 mL水制作類似溶液來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預防發作。

對于某些運動員,可以測定其出汗率和通過汗液的鈉丟失量,量身定制有效的補鈉和補水措施以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如果不幸發生了熱痙攣和熱衰竭,我們應該怎么處理呢?

首先,休息是必要的,口服補充含鈉溶液。對于嚴重情況,可以靜脈注射生理鹽水500~1000 mL,或根據電解質檢查結果制定適宜的補液計劃。對于持續且嚴重的熱痙攣和熱衰竭,應該及時就醫,以排除其他潛在病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肌肉疾病等。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發生熱痙攣和熱衰竭后,口服水或不含鈉溶液并不能緩解癥狀,反而可能加重低鈉血癥,進一步惡化病情。

夏季高溫天氣中,預防熱痙攣和熱衰竭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適應新環境、注意降溫設備、合理補水補鹽、及時休息和求醫治療,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高溫天氣的影響。記住,健康的夏日從科學防暑開始!

標簽: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