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也是《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作者羅貫中用很多筆墨來描寫曹操“頭風”之疾。什么是“頭風”?它和現代醫學中的卒中有什么關系?本文將從歷史和醫學的角度,對這個問題進行簡單的分析。
什么是“頭風”?
“頭風”是古代對某些頭部疾病的統稱,主要表現為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曹操的“頭風”發作時,會感到“頭痛欲裂,坐臥不安”,甚至會“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這些癥狀說明曹操的“頭風”并不是一般的偏頭痛或神經性頭痛,而是一種較為嚴重的顱內疾病。
(資料圖片)
曹操的“頭風”可能是什么疾病?
有人認為曹操的“頭風”可能是腦梗塞、腦腫瘤、顱壓升高等疾病。這些疾病都屬于現代醫學中的卒中(stroke)的范疇。卒中是指由于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腦部缺血缺氧或出血而引起的一系列神經功能障礙。 卒中可以分為兩大類: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指腦血管被血栓或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阻塞,導致腦部局部缺血缺氧而發生的卒中。出血性卒中是指腦血管因高血壓、動脈畸形等原因破裂,導致腦內出血而發生的卒中。
那么,曹操的“頭風”到底屬于哪一類卒中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結合曹操的發病情況和死因進行分析。
曹操的發病情況和死因
根據《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等史料記載,曹操在其一生中至少有四次明顯的“頭風”發作。第一次是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軍攻打袁紹時,聽到陳琳寫的討曹檄文后,氣得頭風大作,但隨后又奇跡般地好轉。第二次是在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攻打漢中時,因為天氣寒冷和勞累過度而引發了頭風。第三次是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在許昌聽說馬超攻打韓遂時,又發了一場頭風。第四次是在黃初五年(224年),曹操在洛陽聽說孫權殺了孫皓時,再次發作了頭風,并最終導致了他在同年去世。
從這四次發作來看,曹操的“頭風”似乎和他的情緒波動、氣候變化、體力消耗等因素有關。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腦血管收縮或擴張,從而引起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但是,如果仔細分析曹操的死因,我們會發現他更可能是死于出血性卒中。
據《三國志》記載,曹操去世時,“目不見物”,即雙目失明。這個現象說明曹操在去世前已經有了視神經受損或視網膜出血等情況。而視神經受損或視網膜出血更多地見于出血性卒中,尤其是高血壓引起的腦內出血。 雖然我們無法確定曹操是否有高血壓這個基礎疾病,但考慮到他長期從事軍事政治活動,精神壓力大,飲食不節制,喜歡飲酒作樂等生活習慣,他很可能存在高血壓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的隱患。
此外,《三國志》還記載,在曹操去世后,“開棺視之”,即進行檢視。這個過程也許能為我們判斷他是否死于出血性卒中提供線索。如果他死于缺血性卒中,那么解剖時應該能看到他的某個腦區有明顯的軟化或壞死現象;如果他死于出血性卒中,那么解剖時應該能看到他的某個腦區有明顯的出血或積液現象。不幸的是,《三國志》并沒有詳細記載解剖結果,只說“其心大如斗”,即心臟異常肥大。這個現象也可以說明曹操有心臟方面的問題,進而影響了他的腦部健康。
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推測曹操的“頭風”可能是一種出血性卒中,并且與他本身存在高血壓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有關。當然,這只是一個初步的假設,并不能完全排除其他可能性。如果能有更多可靠的歷史資料或醫學證據支持或反駁這個假設,那么我們就能更接近真相。
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華佗認為曹操的頭風是由于顱內有一種叫做“風涎”的物質,需要開顱手術取出。 這個“風涎”可能是指腦內的出血或積液,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么開顱手術確實是一種可能的治療方法。但是,開顱手術也有很大的風險,尤其是在古代醫療條件下,可能會導致感染、出血、神經損傷等并發癥。而且,即使成功取出“風涎”,也不能保證曹操不會再次發生卒中,因為卒中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他的高血壓或其他心腦血管疾病。所以,我覺得華佗能不能治好曹操的頭風,還要看很多其他因素。
標簽:
上一篇:【全球快播報】【科普】地球是宇宙中唯一的宜居星球嗎?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智慧快餐太注重“面子”,難免會變成面具。焦慮者常為昨天懊惱,替明天擔心,卻不把握當下。喜聽小
2023-06-03 07:45
原標題:河北玉田:泥塑老手藝煥發新生機6月1日,泥塑藝人在河北省玉田縣亮甲店鎮的一家泥塑工作室內整理泥
2023-06-03 05:53
原標題:火了非遺熱了景區(主題)——江蘇描繪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新圖景(副題)邰子君近期,中央廣播電視
2023-06-03 05:53
原標題:開心果左一:月圓之夜左二:重點保護左三:暗箭難防右一:禁止停車北京 趙春青
2023-06-03 05:45
原標題:《漂亮的戰斗》在線飆演技6月1日,真人秀《漂亮的戰斗》第四期如約而至。該節目由管樂、孟子義、王
2023-06-03 05:39
原標題:宮崎駿經典《天空之城》重映由世界級動畫大師宮崎駿執導,音樂大師久石讓配樂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
2023-06-02 16:40
原標題:即日起正式面向全球征片,時間持續至2023年8月12日(引題)第七屆平遙國際電影展10月11日開幕(主
2023-06-02 16:39
原標題:經典歌劇《托斯卡》即將在國家大劇院重磅開演文 洪文婷為再現經典,重塑精品形象,國家大劇院攜手
2023-06-02 15:38
原標題:學者還原古代戰場細節十五年創作寫盡波瀾壯闊的春秋戰史(引題)春秋車戰如何打?(主題)夏安編者
2023-06-02 15:37
原標題:《小鎮索雷斯》中文版首度引進講述北方小鎮上三個人的悲歡故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近日,譯
2023-06-02 15:55
原標題:知名編劇宋方金來蓉分享:文學創作講究“合法敘事”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在業內有“最會講
2023-06-02 15:52
原標題:考證歷史細節糾正車戰誤解李崢嶸書鄉:您可否給我們概括一下,春秋時期戰爭的特點?趙長征:主要有
2023-06-02 15:39
原標題:《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對故土的深情回望我在2020年加入《漫長的季節》劇本創作。從打磨劇本到拍
2023-06-02 14:40
原標題:文化“兩創”助推濟寧“鄉村振興”(引題)農文旅融合,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主題)孔茜康巖汪瀧優
2023-06-02 14:54
原標題:透過“嬰戲圖”看宋代靈動的兒童玩具孫曉明兒童“玩具”一詞最早見諸南宋《夢粱錄》:杭州人家給孩
2023-06-02 14:37
原標題:《哆啦A夢:大雄與天空的理想鄉》上映山西晚報訊《哆啦A夢》系列2023最新電影《哆啦A夢:大雄與天
2023-06-02 14:52
原標題:跑步帶來快感不只是“奇跡”還是科學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越來越多人發現,跑步這種簡單的
2023-06-02 14:48
原標題:揭示了演化歷史和規律我國在靈長類進化遺傳領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
2023-06-02 13:41
原標題:首屆黑龍江省少兒版畫展開展百幅作品引八方游客參觀中新網哈爾濱6月2日電(記者劉錫菊)1日,“小鹿
2023-06-02 13:56
原標題:新華娛論場|《夢中的那片海》鮮活時代里的激昂青春與燃情歲月《夢中的那片海》正在CCTV-8、騰訊視
2023-06-02 13:53
原標題:湖北省博物館少兒體驗館開館6月1日,小朋友們在館內體驗交互項目。當日,湖北省博物館舉行少兒體驗
2023-06-02 13:49
原標題:《平凡之路》真實職場的窗口和鏡子電視劇《平凡之路》給當下電視熒屏增添了一抹明亮的暖色。這部劇
2023-06-02 13:54
原標題:他是徒步穿越長城的首位外國人(引題)威廉·林賽出新書給孩子講長城故事(主題)北京日報記者路艷
2023-06-02 10:34
原標題:天歌《紅樓夢》主題專場音樂會明晚上演(引題)“寶玉”排練場再敘紅樓情(主題)新華日報訊(記者
2023-06-02 10:34
原標題:“書香社會”進小區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昂通訊員童安娜“你是滾滾東去的長江波濤,你是洶涌而來
2023-06-02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