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飲水標準
保障飲水安全
(相關資料圖)
民以食為天,食以水為先,飲水安全是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重大民生問題,是最大的民生福祉。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22)已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實施,為我國飲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新的技術依據。
1. 為什么說《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我國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的技術依據?
飲用水是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關系到廣大公眾的身體健康,但同時不安全的飲用水也是傳播疾病的重要媒介,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和不良健康效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我國保障飲用水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具有法律效力。標準從保護群眾身體健康和保證生活質量出發,對飲用水中與群眾健康相關或影響水質感官性狀的各種因素做出量值規定,對集中式供水單位生產、供應和運輸等各環節的行為進行了規范,做到了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有據可查。飲用水安全保障是從源頭到龍頭的整體保障工作,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是整個飲用水安全保障的核心環節,也是技術依據及準繩。
2. 為什么要對《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修訂?
我國政府十分重視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工作,建國后不久就組織有關部門開展了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研究和制定工作,之后根據我國國情和科學技術發展又多次組織了標準修訂完善,標準內涵逐步豐富完善。近年來,得益于國家扶貧攻堅、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和飲水安全工程等重大措施保障,我國城鄉飲水環境明顯改善。與此同時,飲用水水質監測網絡體系逐步健全,凈水工藝和檢測技術等方面都有了長足進步和新的提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適時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的修訂工作,標準的及時修訂將有助于促進持續改善我國飲用水水質,鞏固提升全流程飲用水衛生安全保障水平。
3. 新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有哪些特點?
標準實施后對老百姓的生活
有什么影響?
新標準在飲用水衛生管理和水質安全保障方面更加貼合當今的實際需要,在水源水質、凈水過程、輸水過程和儲水過程、檢驗方法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水源水方面,水源水水質對水廠的出廠水水質影響較大,比如,新標準將一氯二溴甲烷等消毒副產物指標歸入了常規指標,強化了對飲用水消毒副產物的控制要求,這也對水源中消毒副產物前體物的污染控制提出了要求。二是供水工藝方面,消毒劑指標游離氯出廠水限值的降低增加了對消毒工藝精確度的要求,加嚴了高錳酸鹽指數、硝酸鹽等指標的衛生要求,推動了水廠供水工藝的升級改造。三是輸配水方面,輸配水管網老化、陳舊等問題增加了末梢水中渾濁度、鐵、錳等超標風險,標準對管材管件也提出了衛生要求。四是在監測檢測水平上,標準配套的檢驗方法也已經發布,擴充了一系列更加高效的新技術新方法,助力標準實施的同時也對相關單位監測檢測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次標準在保障公眾健康的同時,加強了對飲用水口感的要求,在影響感官的鐵錳和色度指標,可能帶來苦咸味的氯化物和硫酸鹽指標等方面,統一了城鄉要求,更加關注公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足感。
4. 新版標準指標數量變化的原因
是什么?
指標數量減少是不是標準要求放寬了?
與2006年版飲用水標準相比,新版標準水質指標從106項調整到了97項,新增了4項指標,刪除了13項指標。一方面,基于水質指標在我國飲用水中的存在水平,污染物的人群健康效應或毒理學研究成果以及水質檢測方法等技術依據,將反映目前我國水質污染特征的指標納入標準,使指標體系更為完善,更好地保障水質安全;另一方面,將已不是當前我國飲用水水質風險關注點的指標進行了刪除,將其從標準正文納入到參考指標中,進一步提高了監管的科學性和針對性,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工作效率。
此外,根據污染物指標的人群健康效應或毒理學方面最新的研究成果,基于健康風險評估的技術方法,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本次標準修訂中還調整了8項指標的限值,其中7項指標都提出了更加嚴格的限值要求。還有一項重要的變化是,本次標準修訂統一了城市和農村飲用水的水質安全評價要求。
從總體上看,新版標準雖然指標數量減少了,但是技術要求沒有放寬,反而更能反映我國當前的飲用水水質狀況,更能體現我國污染物健康效應的最新研究成果,統一了城鄉飲用水水質評價要求,進一步強化了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的管理。
標簽:
上一篇:全球新資訊:死亡風險直降12%!愛發朋友圈,竟會讓你變得更長壽?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出名還是要趁早◎趙柒斤史上最早爆紅的神童項橐,7歲那年便以“三難孔子”紅遍大江南北。《三字經
2023-05-29 11:45
原標題:演藝動態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鄭娜報道整理音樂劇《俠影·詠春》日前在北京首演并開啟全國巡
2023-05-29 11:45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這些名家作品,一律不準出境從國家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日前頒布1911年后已故書畫等
2023-05-29 11:52
原標題:承大師精神奏二胡新聲(主題)——第二屆閔惠芬藝術周側記(副題)顧兆農近日,中國音樂家協會“金
2023-05-29 11:44
原標題:迪士尼真人公主片魂魄全失?這回真不怪她文匯報記者柳青真人電影版《小美人魚》的主角海莉·貝利有
2023-05-29 11:50
原標題:傳統茶的“年輕態”何嘗不是一種包容美【新聞隨筆】冷泡茶、速溶茶粉、茶拿鐵、茶葉冰激凌、氣泡茶
2023-05-29 10:43
原標題:在廣闊的天空翱翔(主題)——評殷健靈與她的新作《帆》(副題)【讀書者說】《帆》是作家殷健靈全
2023-05-29 10:47
原標題:2023中國國際網絡文學周開幕人民日報杭州5月28日電(記者劉陽)2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浙江省人民
2023-05-29 10:32
原標題:原創文物活化舞臺劇《盛世歡歌》在國博上演5月27日,演員表演舞臺劇《盛世歡歌》。當日,中國國家
2023-05-29 10:54
原標題:“流動”家中舊書,濃厚城市閱讀氛圍來信建議我酷愛讀書,因工作原因曾在國內多個城市待過,也參加
2023-05-29 10:45
原標題:原來考科舉也押題啊這是可以說的嗎(主題)古人備考花樣多(副題)在現代社會,人們從小到大會經歷
2023-05-29 08:42
原標題:與音樂會、舞臺藝術、圖書相結合希望觀眾感受到更多元的美(引題)“跨界”辦展美術館+有了新場景
2023-05-29 08:36
原標題:“看見”聲音檔案的多種藝術形式“聆聽”消逝的歷史與記憶之聲(主題)——探訪全國首個“聲音藝術
2023-05-29 08:52
原標題:音樂劇《愚公移山》在京演出人民日報北京5月28日電(記者陳世涵)27日,音樂劇《愚公移山》在北京
2023-05-29 08:41
原標題:唐宋古文的小品化趨勢“小品”一詞產生于魏晉時期,指佛經的略本,與詳本“大品”相對,到明代晚期
2023-05-29 08:34
原標題:航天科幻兒童劇《天宮少年之來自蟲洞的你》昨日首演(引題)融合“硬科幻”和“爆笑梗”《天宮少年
2023-05-29 05:54
原標題:國家文物局:豐子愷、齊白石等41名近現代大師書畫作品一律不準出境記者5月28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
2023-05-29 05:54
原標題:五月天回來了挑戰兩周6場演唱會北京青年報記者壽鵬寰實習生王佳懿久別重逢,五月天如約而至。經過1
2023-05-29 05:38
原標題:開封州橋里的千年夢華錄【考古中國】2014年,中國大運河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開封的州橋,
2023-05-28 22:56
原標題:刀木之間見精神(主題)——當代現實主義木刻美學探析(副題)彰顯中國氣派的木刻藝術,其現實主義
2023-05-28 14:52
原標題:近300件精品文物亮相成都展現中華青銅文明盛景新華社成都5月28日電(記者童芳)“吉金萬里——中國
2023-05-28 14:39
“青春派”原標題: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貢獻青春力量人民日報記者劉博通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2023-05-28 11:47
原標題:越劇《蘇秦》在漢上演——(引題)“小百花”演繹恢弘史詩大劇(主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嚴芳婷序幕
2023-05-28 08:35
原標題:故事匯講述職工自己的故事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書聞)“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
2023-05-28 08:48
原標題:長江流域青海段現有文物資源546處中工網訊(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記者日前從青海省文化和旅
2023-05-28 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