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生活,美好向往”之《熱帶作物種質資源圃》
【資料圖】
—農業農村部廣州荔枝種質資源圃
農業農村部廣州荔枝種質資源圃位于廣州市天河區,屬亞熱帶,年平均溫度22℃,背山面海,溫暖多雨、光熱充足、夏季長、無霜期,全年水熱同期,雨量充沛,適合荔枝生長。
中國是世界荔枝的起源中心,上世紀50年代末,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作為國家荔枝種質資源普查工作的牽頭單位,開始全面收集保存國內的荔枝種質資源、建立荔枝種質資源圃,種質圃于1989年通過了國家專家組的驗收授牌。2003-2005年,種質圃獲農業部國債資金項目的資助,進行了基礎設施改造。2008年起獲農業部熱帶作物種質資源保護項目資助,2009年被授名為“農業部廣州荔枝種質資源圃”,同年9月授牌。2017年獲國家種子工程項目資助-“國家荔枝香蕉種質資源圃改擴建”,總投資795萬元(其中荔枝圃經費397萬元),項目建成后荔枝圃地面積達80畝、可保存荔枝資源1000份,將擁有保存大棚1920平方米、田間路2700平方米,圍墻550米,圍欄750米等資源安全保護的設施以及資源精深鑒定評價的儀器設備和農機具35臺(套);擁有田間實驗室3間,新建資源鑒定評價實驗室1個,配備了資源鑒定評價的儀器設備30多臺套,田間農機具約10臺套,田間保存大棚3個;收集保存荔枝種質共775份,是目前世界上保存荔枝資源數量最多、遺傳多樣性最豐富的荔枝種質圃。目前該團隊有專業技術人員7人,其中研究員2人、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2人;博士學位2人,碩士學位3人;田間常年專職管理技術工人10人。
近5年承擔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項目、國家荔枝龍眼現代產業技術體系、農業部種子工程項目、農業部熱作種質資源保護項目、國家荔枝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項目、廣東省鄉村振興戰略專項、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廣東省科技廳、農業廳等省部級項目20多項,發表文章60多篇,出版專著5部,科普書籍20多本。制定行業地方標準4項,獲授權發明專利3項,“荔枝高效生產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排第2),“荔枝新品種“紅繡球”的應用推廣及標準化栽培技術”獲得2013年度廣東省科技推廣獎二等獎,
通過鑒定評價篩選出優良、特異種質資源100多份,其中已審定品種4個,‘紅繡球’、‘鳳山紅燈籠’、‘仙進奉’等列入農業部熱帶南亞熱帶作物主導品種和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賽糯’和‘離娘香’已申請品種權。通過創新利用獲得童期結束的雜交育種材料4000余份,其中華荔1~25號等一批優株有待申請品種權及推廣應用。種質圃的建設對我國荔枝產業和科研工作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一、新品種
品種名稱:鳳山紅燈籠荔枝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廣東省汕尾市果樹研究所、果農崔保國和陳泉
品種來源:汕尾果農崔保國引進荔枝苗的實生變異單株
審定編號:粵審果 2011005
審定情況:2011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品種,豐產性能好,綜合品質優良。果色鮮艷,果形為心形,平均單果25.5g、可溶性固形物18%,焦核率82%以上,可食率80%,肉質細嫩、多汁、口感清甜而不膩,風味品質佳;裂果率5%以下,相比糯米糍30-50%的裂果率,其裂果率大幅度下降,坐果力強,豐產。
適宜區域:在中晚熟荔枝適宜區推廣種植。
品種名稱:仙進奉荔枝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增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增城區新塘鎮農業辦公室
品種來源:從增城市新塘鎮基崗村實生荔枝單株中選出
審定編號:粵審果 2011009
審定情況:2011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晚熟品種,豐產性能好,綜合品質優良。果色鮮艷,果形為心形,平均單果25g、最大重29g,可溶性固形物19.1%,焦核率85%以上,可食率79.4%,肉質細嫩、多汁、口感清甜而不膩,風味品質可與糯米糍媲美,但裂果率僅為3.5%-3.8%,相比糯米糍30-50%的裂果率,其裂果率大幅度下降;果實皮厚,與糯米糍相比,較耐貯藏;成熟期較糯米糍晚7-10天。
適宜區域:在中晚熟荔枝適宜區推廣種植。
品種名稱:紅繡球荔枝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東莞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東莞市大朗鎮人民鎮府,云南省農業科學院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廣東省東莞市大朗鎮的荔枝實生單株
審定編號:粵審果 2003003,熱品審2015003
審定情況:2003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2015年全國熱帶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征特性:屬晚熟品種,豐產性能好。果色鮮紅,果形短心形,平均單果29g,可溶性固形物18.1%-21.5%,焦核率70%-80%,可食率75%-80.5%,肉質細嫩、多汁清甜帶蜜香,果實皮厚,遲熟,豐產。
適宜區域:在中晚熟荔枝適宜區推廣種植。
品種名稱:賽糯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品種來源:實生變異單株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品種,品質優良。皮色鮮紅,平均單果重19g,焦核率50%以上,可食率75%,可溶性固形,17.5%,肉質爽脆、蜜香味,品質優良。
適宜區域:在中晚熟荔枝適宜區推廣種植。
品種名稱:離娘香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品種來源:實生變異單株
特征特性:屬中晚熟品種。果色鮮艷,果心形,平均單果24g-36g、可溶性固形物17%-18%,肉質細嫩、多汁清甜,品質佳。
適宜區域:在中晚熟荔枝適宜區推廣種植。
二、優異種質
品種名稱:南島無核荔
保存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特征特性:實生變異單株。同一株樹上通常有無核、焦核、大核三種類型果實,一般情況下無核果較小,重16.7-40.1g;焦核果中等大,平均重21.3g;大核果較大,平均重35g;但近年過人工栽培技術可提高無核果率及增大無核果的單果重。果肉白蠟色,肉質爽,汁液中等,味酸甜適度,蜜香稍帶澀,可溶性固形物15%,可食率75.0%-80.5%。
品種名稱:鵝蛋荔
保存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特征特性:果特大,平均單果重62.5-74.0g,最大果可達80.5g,果實大小不均勻,心形,果皮紫紅色帶微綠;果肉黃蠟色,肉質爽脆,果肉內膜無褐色,汁多味清甜,微香、無澀味;可溶性固形物14.5~16.2%,可食率71.4%。種子飽滿或焦核,飽滿種子大,橢圓形,端部尖、似一小鉤而偏向一邊;焦核先端也是尖而帶小鉤。
品種名稱:脆香荔
保存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
特征特性:平均單果重29.6g,焦核率90%以上,皮薄、只占總果重的11.2%,可食率85%、比糯米糍的81%還高,肉質極爽脆,是圃內可食率最高的資源。
標簽:
上一篇:“二陽”了怎么辦?權威解答|微資訊
下一篇:最后一頁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上海文化館周5·20啟動(主題)萬場活動在18個文化館及線上舉辦(副題)新民晚報訊(記者朱光)以
2023-05-18 16:44
原標題:宣南文化博物館重新開放(引題)宣南文化穿越時空入眼來(主題)北京晚報訊(記者張驁通訊員李碩)
2023-05-18 16:45
原標題:愛情電影《請別相信她》周六公映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愛情電影《請別相信她》5月20日上映。昨
2023-05-18 16:36
原標題:《當燃青春》走進人大課堂,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創新聯動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陳俊宇由國家廣播電視
2023-05-18 15:35
原標題:5·18國際博物館日到來!“北京博物館云”小程序上線今天(5月18日),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委宣傳
2023-05-18 15:43
原標題:今晚,在市博物館邂逅國寶(主題)“圓明園獸首暨海外回流文物特展”開幕免費開展至8月27日(副題
2023-05-18 15:32
原標題:第三屆深圳職工音樂節開幕式暨深圳職工合唱音樂會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劉友婷實習生李心儀通訊
2023-05-18 15:50
原標題:2023楚雄牟定“三月會”開幕萬人齊跳左腳舞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趙黎浩過山號吹響喜慶調,松針鋪滿
2023-05-18 15:40
原標題:新華社權威快報丨我國博物館總數達到6565家記者施雨岑5月18日,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
2023-05-18 14:51
原標題:故宮“數字文物庫”再上新2萬件總數超過10萬件5月18日,結合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可持續性
2023-05-18 14:33
原標題:在京文化和旅游重點場館全面實現5G網絡深度覆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賴志凱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
2023-05-18 14:40
原標題:2023年國際博物館日廣東主會場活動在陽江啟動羊城晚報訊記者黃宙輝、戴靈敏,通訊員粵文旅宣報道:
2023-05-18 14:56
原標題:點亮北方戲窩子唱進百姓心窩子(主題)——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秀劇目展演觀察(副
2023-05-18 13:39
原標題:哪些地方博物館熱度最高?北京、西安、上海搜索熱度排全國前三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車輝“走,一起
2023-05-18 13:53
原標題:江西省博物館即日起連續3天開放夜場記者從江西省博物館獲悉,在5·18國際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為豐富
2023-05-18 10:32
原標題:家庭喜劇《外婆的新世界》熱播閆妮打破常規塑造老年“大女主”北京日報記者李夏至國產劇常見“大女
2023-05-18 10:48
原標題:遇見你丨賀宗耀和他的電影博物館膠片旋轉、光影重現。剛才畫面里的黑白電影,仿佛讓人一下子回到了
2023-05-18 09:38
原標題:北京金石博物館開館北京日報訊(記者牛偉坤)今天,位于慶云寺的北京金石博物館揭牌開館,這也是始
2023-05-18 09:47
原標題:推動非遺活化利用(引題)京西“非遺禮物”設計大賽啟動(主題)人民日報海外版電(聞逸)為進一步
2023-05-18 09:50
原標題:臺州亂彈講述脫貧致富故事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黃敬惟“臺州灣,波連波,潺潺流水唱新歌……”日前,
2023-05-18 09:55
原標題:《牡丹亭》亮相中國戲劇梅花獎澳門分會場人民日報海外版澳門5月16日電(記者富子梅)第31屆中國戲
2023-05-18 08:46
原標題:《爸爸當家2》:以“伴”之名,聚焦家庭育兒互助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鐘玲聚焦當下社會“全職爸爸
2023-05-18 08:35
原標題:80后花20年,讓洞頭貝雕有了第一家博物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浙江省溫州市洞頭區,一個擁有30
2023-05-18 08:48
原標題:上海責令“笑果文化”暫停演出、開展整頓上海市文娛領域綜合整治領導小組辦公室、上海市文化和旅游
2023-05-18 08:53
中國—中亞峰會原標題:腰鼓,打出個精氣神5月17日下午起參加中國—中亞峰會的中亞五國元首陸續抵達西安在
2023-05-18 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