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種說法:我們的免疫系統不知道眼球的存在,一旦一只眼球受傷激活了免疫系統,另一只眼球也可能被免疫系統“追殺”。這個說法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卻是事實。今天就給大家講講我們的免疫系統和眼球的這個故事。
【資料圖】
這個特殊的情況和“免疫豁免”有很大關系,這還要從我們免疫系統的工作過程說起。
免疫反應原理與免疫豁免
我們的免疫系統分為先天性免疫和適應性免疫。先天性免疫主要由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自然殺傷細胞構成。人體遭受入侵后,起初有先天性免疫細胞進行抵抗。同時,一種叫做樹突狀細胞的細胞也沖上戰場,吞下并分解病原體,分析完敵人的特征后,去淋巴網絡中去尋找并激活針對這一特征的T淋巴細胞和B淋巴細胞,從而動員大量有針對性、高效的免疫細胞和抗體殺滅入侵者。
在這個免疫反應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免疫系統對“敵我”的識別。那么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自胚胎一直到出生后早期是人體免疫系統的成熟時期,這個“成熟”的過程主要就是建立一個“白名單”和“黑名單”。這一時期免疫系統接觸到的自體正常細胞和成分都被寫進了白名單,而外來的入侵者則記入黑名單,而且這個名單還在不斷的更新。
正常來說,我們自體的所有細胞和蛋白都應該在“白名單”中,但確有一些例外。我們機體的某些部位,本身存在天然的屏障和特殊的抑制機制,這部分組織自身或外來的蛋白質正常情況下不會和淋巴細胞接觸,也不會引起免疫反應或免疫反應很微弱,以防止因免疫反應引起的組織損傷和功能紊亂。這個現象稱為“免疫豁免”,這些一般不和免疫細胞接觸的物質稱為“隱蔽抗原”,存在“免疫豁免”情況的器官叫做“免疫豁免器官”。
危險的交感性眼炎
對于眼球而言,最主要的隱蔽抗原就是構成晶狀體的晶狀體蛋白。晶狀體正常情況下由房水供應營養,沒有直接的血液供應,處于一種天然的屏障中。
在免疫系統成熟的過程中,未成熟的淋巴細胞接觸不到眼球內的晶狀體蛋白,免疫系統就不認識晶狀體蛋白,既沒有把它列入“白名單”也沒有放到“白名單”中,當然也沒有針對晶狀體蛋白的抗體。
機體發育成熟后,一旦眼球受到嚴重損傷,晶狀體蛋白就會進入血液與淋巴細胞相遇,免疫系統就會把它當作異物識別,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包括健側眼睛,最終產生炎癥反應,損害視力,嚴重者另一只眼也會失明。這種一側眼球受損引起雙側眼球肉芽腫性葡萄膜炎的情況叫做“交感性眼炎”。很多時候,如果眼球出現了嚴重外傷,為了避免另一側眼睛和視力受損,需要盡快將受傷的眼球切除。
配圖來自圖蟲網
既然眼球這一特點可能會導致交感性眼炎的問題,那為什么眼球還是要有免疫豁免呢?那是因為炎癥及免疫反應引起組織水腫、細胞聚集以及后期組織重建將導致視網膜前方的透明結構渾濁甚至無法透光。而視網膜和視神經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延申,免疫和炎癥反應會嚴重影響神經沖動的形成和傳輸。大家知道、人體的免疫反應其實時刻都在發生,并維持著動態的平衡,如果眼球內經常出現免疫反應,那我們的視覺也將經常處于下線的狀態。
一個正常人接收的視覺信息占全部感覺信息的 70% 以上。對于我們而言,視覺功能一旦下線,無疑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眼睛尤其需要保護
免疫系統時刻在全身各處進行著巡查,它們自己有個“白名單”,就是依照這個“白名單”來判斷對方是否是正常細胞。一旦發現對方不在“白名單”里,就啟動免疫反應對他進行攻擊,同時把這個“壞人”的特征記錄到“黑名單”里面。其他免疫細胞會重點對抗“黑名單”上的敵人。
由于胚胎發育過程中眼球的免疫豁免機制已經建立,我們的免疫系統并沒見過這個“自己人”,專職巡查細胞的“白名單”上也就沒有這個“自己人”。也就是說我們的免疫系統并不認識我們的眼球。
一旦發生嚴重的外傷,眼球里的蛋白質和免疫系統“見了面”,免疫細胞自然就認為這個“陌生人”是敵人,并且迅速把他列入“黑名單”重點照顧。于是另一個正常的眼球也就被當作壞人一并“倒了霉”。
除了眼球之外人體的免疫豁免器官還有大腦、睪丸和孕期的子宮,這些部位的功能十分重要而且脆弱,跟眼球的情況類似,一旦成為免疫反應的戰場,后果非常嚴重。
好了,眼球和免疫系統的故事就介紹到這里。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尤其在煙花閃耀的時節里,千萬不能給眼科大夫出急診的機會。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扶持作品
作者:王浩然
審核:陶寧(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研究員)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2023外灘藝術季啟動,游藝地圖鏈接外灘與豫園(引題)“外灘貓街”成網紅打卡點(主題)解放日報訊
2023-05-08 11:33
原標題:看電影度佳節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中國電影“五一”檔票房達15 19億
2023-05-08 10:33
原標題:聚焦中國空軍試飛員群體(引題)《長空之王》,不計功名的無冕之王(圖)(主題)天津日報記者張鋼
2023-05-08 10:42
原標題:故宮首部音樂兒童劇《甪端》(主題)大灣區首演創新演繹文物傳承(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張
2023-05-08 10:40
原標題:16米高開平灰塑壁畫面世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文生通訊員關炳輝)本月6日,位于江門開平市塘口
2023-05-08 10:44
原標題:歷時3個多月的首個收費展“從波提切利到梵高”創下超42萬人次參觀紀錄(引題)上博“現象級”展覽
2023-05-08 10:53
原標題: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促進可持續發展(引題)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主題確定(
2023-05-08 09:55
原標題:我國將建3至5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主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避免過度商業化、娛樂化、庸俗化(
2023-05-08 09:38
原標題:千年古村“文化游”:入目即古剎移步皆古建中新網運城5月7日電作者楊佩佩游古村、逛古宅、訪古剎、
2023-05-08 08:46
原標題:2023年全民閱讀活動暨第十九屆蘭州讀書節啟動近日,蘭州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文旅局
2023-05-08 08:54
原標題:江西省蓮花縣——(引題)為農村娃傳遞閱讀之美(主題)人民日報記者鄭少忠“‘媽媽’快點走,國學
2023-05-08 08:32
原標題:母女接力傳承非遺刺繡奧日雅瑪拉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王永欽?梁子晶色彩鮮艷的刺繡枕頭、時尚的蒙
2023-05-08 08:53
原標題:引入藝術元素、打造寫生基地,山西左權縣澤城村——(引題)古村入畫?古村如畫(藝術改變鄉村)(
2023-05-08 08:41
原標題:現代粵劇《三水女兒·紅頭巾》登陸京城唱出越洋往事5月6日和7日,反映華人女性群體勞工史的舞臺作
2023-05-07 13:48
原標題:校園“小人物”記憶李成上世紀80年代的大學校園,給我的印象是熱氣騰騰、生機勃勃,上演了許多奮發
2023-05-07 08:36
原標題:那時群英會馬克日前,路過久違的朝陽區三里屯,發現這里時尚、新潮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與我印象中
2023-05-07 08:38
【藝評】原標題:情懷哪有那么好“販賣”劉穎余眼見電影《灌籃高手》那么紅,心頭總難免有疑問閃過——為什
2023-05-07 05:53
原標題:不斷往返穿梭在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們,出于社火記憶里的鄉土情結,每年都會回到熟悉的土地上,去尋找
2023-05-07 05:53
原標題:運河春光汪麗麗“人間四月百鳥鳴,運河桃花始盛開”。“五一”假期,踏入這里就仿佛走進了花的海洋
2023-05-07 05:53
原標題:“五一”檔票房回春,突破660萬元(主題)比2019年增長20萬元(副題)齊魯晚報5月5日訊(記者李旭
2023-05-06 16:39
原標題:令人發笑耐人尋味(主題)京味話劇《半個月亮掉下來》首演(副題)北京晚報記者王潤方非攝生動的語
2023-05-06 15:38
原標題:深耕文脈勾畫時代林順文推出巨幅山水畫《高山流水匯松園》中新網廣州5月6日電(記者方偉彬)國家一級
2023-05-06 15:52
原標題:方清平寫的書既像自傳又像段子(主題)《越冷越幽默》把50年的故事和感悟娓娓道來(副題)北京晚報
2023-05-06 15:54
原標題:中國青年電影集體亮相戛納北京晚報訊(記者袁云兒)第7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將于5月16日至27日舉行,
2023-05-06 15:55
原標題:大型現代曲劇《魯鎮》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中新網鄭州5月6日電(楊大勇)你看過魯迅筆下的《狂人日記》《
2023-05-06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