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人們過往印象中,性格越是內向的人,好像越容易被他人遺忘。同樣,在人際關系里一旦拒絕表達,也會立馬被貼上不合群的標志。在這種偏見認知下,內向漸漸成為了貶義詞,甚至很多人都懼怕自己被他人評價為內向的性格,這會令他們感到人際上的壓力和內心的羞恥。然而,**現實是那些性格內向的人,其實更容易獲得成功。**01
杰出的內向代表
一直以來,星爺周星馳都是娛樂圈里出了名的內向、沉默寡言。這和他自身所出演的角色格格不入,在角色中他能說會道,擅長與人交往,特別容易和他人自來熟。要不是通過采訪和其他人對星爺的評價,我們作為觀眾或許很難知道他真正的性格是怎樣的。但內向且孤寂的性格絲毫不影響他對電影的執著和熱愛。回顧過往,**內向的性格反而讓他更專注,也更容易捕捉到生活的細枝末節。**他將這些在生活中搜集來的素材運用在電影中,使得他的電影在深入人心的同時,也讓小人物更具筋骨和煙火氣。這就是為什么,星爺電影中的小人物總能和觀眾產生共情的原因。周星馳在采訪中也多次表示過:“我的電影都是我的感情以及體驗,我本身來自底層社會,我天然對普通人有親近感。”在美國版雜志《你絕對想不到的 9 位性格內向的名人》的文章中,有這樣一位名人曾如此描述過自己的生活。“我喜歡獨處,喜歡和我的狗一起散步,一起欣賞樹木、花朵、天空……如果給我機會讓我從周六晚上獨自一人待到周一早晨,我會很開心。”而這個人就是被大家稱為“掉落凡間的精靈”——奧黛麗·赫本。事實上,世界上還有很多出名的人物都是內向的性格,比如拍出《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李安,無聊就去喂鴿子的影帝梁朝偉等。內向的性格不僅沒有影響他們的事業,反而成為他們自身的優勢,如今他們也在各自的領域發揮著自己的才能。02
內向的人,為何如此厲害
那么,說了這么多內向的名人,自然會有很多人好奇和質疑。為何平平無奇的內向人,反而更容易擁有開掛的人生呢?這里就不得不講講內向人幾大優勢。1.敏銳的洞察力一個人能夠對人或事物做出準確的判斷,往往會被眾人歸咎是直覺在起作用。然而,內向的人每次精準的判斷,更多源于敏銳的洞察力。他們往往是人群中發言最少的,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在觀察和思考。**心理學家羅杰斯也說過:“安靜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沉默的人往往擁有深刻的覺察力。”**甚至也有相關研究表示,內向人腦回路更長,對多巴胺高度敏感,所以他們更容易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2.超強的專注力內向人不喜歡外界來干擾自己,他們更加沉浸于自我創造的世界中。在心理學上,他們很容易進入心流狀態,而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感及充實感,即我們常說的“自嗨”。**在“自嗨”的環境中,專注力會達到頂峰。**就像《三體》的作者劉慈欣,他現在的風光,一方面源于曾經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更是創作心流的加持。即便現在在采訪中他還是習慣性低著頭或者目光下垂,但他眼中的燦爛和筆下的恢弘,一點也不會影響你進入他所創造的科幻世界。多年的堅守,豐富而純粹內心,這才造就了真實的劉慈欣。3.細膩的感受力感受力在如今繁雜且忙碌的社交網絡中,實屬稀缺。但內向的人由于內心更偏愛安靜的環境,往往會選擇遠離嘈雜的事物。**這也讓他們不容易被外界所干擾,更容易保持細膩的感受力。**其中《十三邀》的主持人許知遠就是這樣一個人。作為曾經北大的文青,他在采訪別人的時候,注重的并非是頭銜,而更多的是抓住機會讓嘉賓談感受,有的盡是他對每個生命溫暖的抱持和聆聽。03
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年代里,我們習慣了快節奏的生活,也習慣了走馬觀花的看風景,更習慣了帶上外向的人格面具。長久下去,原本內向的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快樂,也越來越盲目。看似擁有了很多朋友,卻也失去了自由的靈魂。其實呢?**作為內向的人,我們真正要做的不是融入不適合的圈子,而是學會接納自己的與眾不同。**可能你就不是朋友里活躍的分子,但你卻能成為朋友里最知心的人,也許你不會很快被人賞識,但你很可能會一鳴驚人。上天給予眾人的機會是平等的,而越是內向的人,越要遠離世俗眼光,堅持做自己,也只有這樣下去才有別樣的機遇,以及成功且精彩的人生。作者:鳶尾
標簽: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原標題:考古確認陜西洛南盆地百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記者12日從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人員對位于洛南盆地的夜塬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掘,確
2023-03-14 15:50
原標題:電影《紙騎兵》看片會導演范小天:小小的夢想也值得被肯定3月13日,電影《紙騎兵》在京舉行看片會,影片導演、編劇范小天,編劇焦歡出
2023-03-14 15:32
原標題:三聯書店推出《柯魯克自傳》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應妮)《柯魯克自傳:從漢普斯特德荒野到十里店》日前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3-03-14 15:41
原標題:《內幕》發布先導海報郭富城任達華吳鎮宇方中信同臺飆戲3月14日,由麥兆輝自編自導,田啟文、邵劍秋監制,郭富城、任達華、吳鎮宇、方
2023-03-14 15:56
原標題:女性題材劇開始溫暖詩意師文靜近日,聚焦一對姐妹成長的都市女性劇《心想事成》開播,以生活流、治愈感的鮮明特征得到關注。今年以來
2023-03-14 14:56
原標題:作家殷健靈:兒童文學寫作像是登山和探險充滿挑戰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上官玉)通過兩條并行的故事線,探尋“成長”與“自我追尋”
2023-03-14 14:56
原標題:微短劇憑啥能火?大眾日報記者朱子鈺大眾日報實習生姜藝每集只有三分多鐘,由抖音、好有本領聯合出品的微短劇《二十九》一經上線便斬
2023-03-14 14:38
原標題:王凱:擔任《新民歌大會》推廣大使很有意義廣西日報記者趙娟3月7日,全國首檔大型新民歌實景創演秀《新民歌大會》推介會在南寧舉行。
2023-03-14 14:52
原標題:沈陽故宮展出西泠印社社員作品展現傳統書畫篆刻藝術中新社沈陽3月14日電(記者韓宏)西泠印社建社120年之際,由沈陽故宮博物院、西泠印
2023-03-14 14:34
原標題:《流浪地球2》天津路演主創團隊寄語學子(引題)?永遠對世界保持新鮮感和好奇心(主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上映51天、票房已突破
2023-03-14 11:52
原標題:TVB入局交出亮眼成績單(引題)?明星直播帶貨能走多遠(主題)3月7日晚,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TVB)淘寶直播間“TVB識貨”
2023-03-14 11:44
原標題:從產業鏈分類切入規范劇本娛樂經營高明作為文旅領域的新熱點,劇本殺近年來受到了年輕人的熱捧。2022年,由洛陽博物館聯合第三方聯合
2023-03-14 11:50
原標題:又一屆奧斯卡落幕,楊紫瓊如愿捧得小金人(引題)?《瞬息全宇宙》獲七項大獎成最大贏家(主題)羊城晚報記者李麗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
2023-03-14 11:32
原標題:這項傳統手藝還不是“非遺”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李悅美國作家劉易斯·布茲比在《書店的燈光》中寫道,書店“不是一天勞作后回家順
2023-03-14 10:39
原標題: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頒獎(主題)梁朝偉湯唯獲最佳男女主角洪金寶獲終身成就獎(副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第十六屆亞洲電影大獎
2023-03-14 10:48
原標題:《保你平安》上映四天票房超1 6億元,口碑持續發酵(引題)?直面網暴,這份社會觀照何其珍貴(主題)文匯報記者王彥剛過去的周末,中
2023-03-14 10:49
原標題:第95屆奧斯卡頒獎(主題)楊紫瓊獲最佳女主角(副題)今晚報訊(記者丁曉晨)北京時間3月13日,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于美國加州洛杉磯
2023-03-14 10:45
原標題:深情音符奏響“時代強音”(主題)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杭州愛樂樂團來滬獻演(副題)文匯報記者姜方春暖花開之際,國家大劇院管弦樂
2023-03-14 10:43
原標題:北疆博物院招募?小小“國保”人今晚報訊(記者高爽)作為天津自然博物館的前身,北疆博物院將于3月26日開設講解訓練營小小“國保”科
2023-03-14 09:53
原標題:中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工作站(殷墟)副站長何毓靈代表(引題)?推動甲骨文數字化工程建設(主題)【代表委員議國是】今年的政府工作
2023-03-14 09:49
原標題:《流浪地球2》在津校園路演天津日報訊(記者張鋼)上映50天、票房突破40億元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2》校園路演昨日來到海河中學,導演
2023-03-14 09:46
原標題:平津館及館藏文物入選紅色資源名錄今晚報訊(記者王洋)記者自平津戰役紀念館獲悉,該館及館藏15件(套)珍貴文物日前入選天津市紅色
2023-03-14 09:36
原標題:向天津歌唱傳統致敬(引題)?張園舉行李光羲歌曲欣賞會(主題)天津日報訊(記者劉莉莉)在天津籍歌唱家李光羲逝世一周年之際,昨日
2023-03-14 09:55
原標題:七旬阿姨實現“電影夢”(主題)拍紀錄片記錄廣州(副題)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黃岸)前日,“市民導演”盧綺萍作品放映交流會在廣
2023-03-14 07:46
原標題:踏訪化德裕民遺址:一個因考古而“揚名”的北方縣城中新網烏蘭察布3月13日電?中新網記者李愛平站在用鐵柵欄保護起來的考古發掘現場,
2023-03-14 0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