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科技 > 正文

當前觀點:別只是和膽固醇較勁了,同型半胱氨酸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時間:2023-02-20 11:40:36    來源:科普中國網    

作者:崔怡輝 注冊營養師 醫學碩士

審核:王軍波 北京大學醫學部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話說人體每天的新陳代謝會制造出很多“副產品”,也可以稱其為代謝的“中間產物”。這些“副產品”如果不能被及時地轉化或清除,聚集起來就會“惹”出很多亂子,如自由基、尿酸,以及今天的主角——同型半胱氨酸(為了好記,可諧音簡稱為“同伴兒”)。

同型半胱氨酸并非直接來自食物,而是蛋氨酸(人體必需氨基酸)的中間代謝產物。這個叫“同伴兒”的副產品需要進一步被轉化或代謝掉,但這個代謝過程需要B族維生素的鼎力相助。

如果B族維生素不在最佳狀態,不給力,同型半胱氨酸也就無法完成轉化,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同伴兒”聚集在血液中,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已被明確地貼上了標簽,它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所謂“獨立危險因素”,就意味著不用其他因素“摻和”,僅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

人們過去一直和膽固醇較勁,認為膽固醇的高低對心臟病的風險有預測意義,后來發現這個并不友善的“同伴兒”在血液中濃度的高低,也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 高同型半胱氨酸對健康的損害

? 導致動脈炎癥,繼而引發血管病變

高同型半胱氨酸可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破壞血管壁的彈力層和膠原纖維,導致嚴重的動脈炎癥,從而引發血管病變,無論是心血管,還是腦血管,都經不起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折騰,其在血中濃度越高,血管受損的程度就越嚴重,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就越高。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人群,如果讓“高血壓”遇到“高同型半胱氨酸”(即所謂H型高血壓),兩者“狼狽為奸”的后果,就是各種后遺癥、并發癥,生命質量將大打折扣。

據報道,中國的高血壓人群中有75%的人是H型高血壓,難怪和西方的高血壓患者相比,中國的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發病率更高。

? 影響細胞的發育及分化,導致機體過早衰老

除了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呈正相關,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還會增加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年癡呆”)的危險性,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冠心病、腎病、視網膜病變等并發癥。

此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還容易引起妊娠并發癥,如流產、先兆子癇、早產、新生兒體重偏低及某些出生缺陷。

● 誘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不良因素

**? 先天基因缺陷:**先天基因缺陷即遺傳因素缺陷。

? 年齡與性別: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男性的發生風險高于女性,女性絕經期后男女之間比例相近。

? 體內B族維生素的水平:長期缺乏B族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B12和葉酸的攝入不足,很容易導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 長期罹患慢性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腎功能不全、腫瘤等慢性病患者容易出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又會加重其他并發癥的出現,形成惡性循環。

? 不良的生活與飲食方式:吸煙、過量飲酒或喝咖啡,高鹽飲食、高脂飲食、缺乏運動或運動過量、長期素食但未及時補充B族維生素,都很容易導致血中的“同伴兒”濃度升高。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如何應對高同型半胱氨酸

? 定期體檢,了解自己血液中“同伴兒”(高同型半胱氨酸)的濃度狀態,以明確自己是否處于風險中。建議在體檢時一定要將同型半胱氨酸列入必檢項目,你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達到6μmol/L或以上,就應該引起重視,并采取相應措施,盡快將指標降到正常范圍內。

(圖庫版權圖片,不授權轉載)

**? 保證B族維生素的攝取充足,提高人體對同型半胱氨酸的轉化力。**長期食素的人,一定要每天額外補充B族維生素。血中同型半胱氨酸超標不在安全范圍的人,也建議額外補充B族維生素。

**? 低脂且富含水果、蔬菜的飲食有助于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DASH飲食模式就很適合降低高血壓人群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該模式的主要特點是攝食足夠的蔬菜、水果、低脂(或脫脂)奶,并盡量減少飲食中的油脂量(特別是富含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性油脂)。

? 有意識地糾正前面所述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

標簽: 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 心血管疾病

相關新聞

凡本網注明“XXX(非現代青年網)提供”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其真實性負責。

特別關注

熱文推薦

焦點資訊